央视披露!

有关部门在一次抽检行动中,发现深圳某服装公司生产的女装含有巨量致癌物质,超出国家安全标准27倍之多!

而且,这只是冰山一角,更多"毒衣服"可能正躲在我们的衣柜里。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多的"毒衣服"?它们对人体健康会造成什么样的危害?我们又该如何识别和避免这些"隐形杀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造成"毒衣服"猖獗的主要源头,隐藏在服装生产的整个工艺链条之中。

一些不法商家为了减少生产成本,会使用来历不明的"洋垃圾"作为原料。

所谓的"洋垃圾",指的是从国外的停尸房、垃圾站和废品处理站走私回来的旧衣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衣物并没有经过任何消毒和检疫,就直接被人们拿来进行翻新、改造,然后销售到市场上。

此外,在服装的染色、印花等生产工艺中,也大量使用了一些有害的化学物质。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联苯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联苯胺是一种典型的致癌物质,当它进入人体后,会在体内经历一系列活化反应,最终改变DNA结构,导致细胞失去正常的分裂调控,从而诱发恶性肿瘤的发生。

根据专家分析,只要联苯胺含量达到6.7毫克/升,就已经存在致癌风险。

而在上述"毒衣服"事件中,我们发现那些女装的联苯胺含量高达540毫克/千克,竟然超标了整整27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不仅会威胁个人健康,甚至可能遗传给下一代!

因为联苯胺不仅会改变DNA结构,还可能引发基因突变。

联苯胺虽难溶于冷水,但在人体内会被分解并被皮肤吸收,经过一系列活化过程后,就会与人体DNA结合,从而改变DNA的结构和排列顺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DNA是生命体的"遗传密码",一旦发生变异,就有可能导致细胞失去正常的生命活动,出现畸形或者无限增生,对后代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害。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一些不法商家敢于在服装中大量添加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我们要明白联苯胺和甲醛这类物质在染色、印花、整理等工艺中确实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们能够提高产品的色泽度、光泽度和抗皱性,让衣服看起来更加漂亮动人。

正是出于这些考虑,一些不法商家会在生产过程中滥用甲醛,追求极致的抗皱效果和色彩亮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牛仔裤尤其如此,他们往往会在漂洗和染色的环节大量使用含甲醛的物质,以营造那种独特的"复古磨白"效果。

一些商家甚至认为,消费者都希望买到平整服帖的衣物,不介意多花一些钱。于是,他们就肆无忌惮地使用各种有害添加剂,置民众的健康与安全于不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正常合格的服装产品中,甲醛的含量都是在国家规定的安全范围内的。

根据相关标准,A类婴幼儿服装的甲醛含量要低于20mg/kg,B类可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品含量不得超过75mg/kg。而C类不可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甲醛量300mg/kg以下都是安全的。

但一旦超过这些标准,甲醛就会对人体造成各种危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避免被发现,他们还会收买监管人员,通过内外勾结的方式逃脱检查;又或者将从国外走私来的二手服装进行翻新,然后打上名牌贴标签销售。

他们为了谋取暴利,不惜违背道德底线,大量使用有害物质,严重威胁消费者的生命健康。

这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只要一接触,后果不堪设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面对这些暗藏杀机的"毒衣服",普通消费者该如何识别和规避呢?

首先,要注意衣服的安全等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国家标准,A类为婴幼儿服装;B类可直接接触皮肤;C类不可贴身穿着。

选择对应级别的服装很重要,尤其是给娃儿买衣服时,更要挑选A类产品,确保安全无虞。

另外,仔细观察衣物色泽和做工也很关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过于艳丽或颜色不均匀的服装,很可能掺了大量染料;平整度太高或无法熨平的,则可能藏了过量甲醛。

此外,异味浓郁、面料粗糙,都可能意味着化学品超标。对此我们要多加留心,切记贪图便宜。

再次,选择大品牌商家和实体店购物相对更加安全可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比来路不明的网店小作坊,知名品牌和线下商场在产品把控上会更加严格、规范。

但也不能完全放松警惕,偶尔还是要查看商品信息和评价,多一层保障。

最后,对于新衣服,不管种类如何,回家后都要先清洗消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尤其是贴身衣物,要反复清洗,甚至需要晒太阳杀菌。对于经常穿的衣物,也要定期清洁和更换,避免长期暴露于有害环境下。

作为普通消费者,只有了解掌握上述这些"识毒"绝招,时刻保持警惕,才能最大限度规避"毒衣服"的威胁,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撑起一把坚实的保护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此同时,我们也呼吁有关监管部门要厉行法治,对那些违法添加有害物质的不法商贩绳之以法,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只有监管到位、源头把控,彻底杜绝"毒衣服"流向市场,我们的衣食住行才能无虞,大家的身心健康才能得到根本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服装企业自身也要诚实守信,恪守行业道德操守,切实落实国家产品质量标准,绝不能贪图一时之利而玩忽职守,损害消费者权益。

坚持质量为先、效益为重,用优质的绿色产品赢得消费者的青睐,这才是企业长治久安的不二法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时尚与健康之间,我们理应权衡取舍。追求时尚固然可喜,但决不能以健康作为代价。

让我们共同呵护美好的"衣"生活,远离"毒衣服"的威胁,拥抱安全舒适的穿衣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