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党的七大会议在延安召开,这个会议上选出了中央委员44人,候补中央委员33人。

薄一波就位列中央委员的44人之中,那时候他37岁,是其中最年轻的中央委员。

七届中央委员是党的历史上含金量最高的一届中央委员,而薄一波之所以年纪轻轻就当上了这个含金量最高的中央委员,完全是因为毛主席的赏识。

毛主席曾说薄一波虽然年轻,但是他的资历和能力完全能够胜任中央委员的职位。

薄一波的一生,极具波澜壮阔,而其中和阎锡山的智斗,成为他一生中最精彩的华章。

阎锡山晚年时曾说:“我一生中办事几乎都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并且大都成功实行只是,我竟想不到在成立新军这件事情上竟然败给了一伙年轻人。”

他说的年轻人当然是薄一波。

薄一波到底有什么本事能够斗败阎锡山,并能得到毛主席的如此赏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薄一波是山西人,属于是穷小伙子翻身干革命。

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之后,常年在白区从事工作,而毛主席等人则常年在苏区从事工作,所以直到抗日战争快要结束的时候,薄一波才有机会见到真正的毛主席。

这次相见使他对毛主席敬佩一生。

1943年薄一波,因为工作需要从太岳根据地赶到了延安,第2天毛主席就派人找他来谈话。

薄一波非常激动,因为这是他第1次见到毛主席。

两人之前虽然没有真正见过面,但是对他们双方来说心中对对方都有一定的了解,特别是毛主席,没有见过薄一波,但心中对他已经有了赏识之情,刘少奇同志和彭真同志多次向毛主席汇报工作时都提过薄一波,因此毛主席知道这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年轻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刚一见面,毛主席就紧紧的握着他的手,亲切的问他:“你就是薄一波同志?”

薄一波激动的回答:“是的。”

“你是哪里人呀?”

“回主席,我是山西定襄县人。”

主席脱口而出:“好啊,这个地方好,汉文帝的母亲和你一个姓氏,他的弟弟叫做薄昭,汉文帝曾经做代王的时候,就建都在你们山西的中部。”

薄一波没有想到主席对他们山西的文化历史这么了解,来之前他听说了,主席学识渊博,博文强识,如今面对面的感受,令他非常的敬佩。

在谈话中,薄一波向主席汇报了自己在北平草岚子监狱中的经历。

说起在监狱中的生活,薄一波可真是一个千古奇人,他曾经四次被捕,两次入狱,在监狱中,他不仅能够成功与敌人斡旋,还能够组织狱友进行斗争并发展组织党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说他提到的这次在草岚子监狱中的经历,他在狱中坚持斗争,对狱友们进行革命思想的教育,竟然建立了共产党的党支部并担任书记。

监狱中他说话比监狱长都好使,说他在监狱里面一呼百应一点都不夸张,真是一个奇人啊!

毛主席听了也是非常激动,他对薄一波连连称赞说:“你能够把监狱当成学校,与敌人斡旋的同时,还能够向狱友普及革命理论,锻炼了一批革命同志,这就是胜利。”

这次谈话一共持续了8个小时,虽然是与毛主席的第1次见面,但是在薄一波的心中主席早已成了他一生中誓要追随的伟人。

1945年,中共七大会议上要选举中央委员和中央候补委员。

本来薄一波是被提名为候补委员的,但是由于薄一波的经历特殊,比如他曾多次入狱,因此就连被提名为候补委员,也有很多人反对。

比如开国大将陈赓就认为薄一波曾经多次进监狱,而最长的一次就是他1931年被国民党抓走,1936年才出狱,出狱手续还有一些争议,因此他认为薄一波,如果当党员可以,但是如果要当候补中央委员就有些不太合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赓向周恩来和刘少奇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刘少奇同志说可以陪陈赓一起去向毛主席说明情况。

但陈赓则让刘少奇同志代他转达意见。

毛主席听了之后发表了意见:“薄一波同志提名为候补中央委员确实不合适,我看就他的资历能力直接当正式的中央委员也不是不可以嘛。”

毛主席的意见及时传达到了各个代表团中,最后薄一波就成功被选任为中央委员,那一年,他才37岁,是最年轻的中央委员。

薄一波的能力非常强,大家都知道共产党军队中当时有很多山头,比如说毛主席就说他是井冈山山头出来的,而薄一波则是唯一自己开创了军中山头的一号人物,非常了不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6年,薄一波被组织派到了山西工作,他本身就是山西人,在那里有很多的同学朋友,因此派他过去是非常明智的。

这一年薄一波刚刚结束了,自己在国民党监狱中的5年监狱生活,11月3日刚刚出狱的他和其他4人到达了山西太原。

第2天他就见到了山西王阎锡山,并与他谈判进行合作。

阎锡山这个人军事能力很差劲,但是为官当政倒是有一套,他看得很清楚,当时刚刚经历过华北事变,他的山西首当其冲会受到日本侵略者的直接威胁。

他有想过降日、迎蒋,但是这都会威胁他本身的力量,如果去抗日、拒蒋,他又没有那个能力,所以就不得不拉一个盟友,而他选择的这个盟友就是共产党。

当然阎锡山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他说:“我要用共产党的方法来削弱共产党。”

他想要任用一些有影响力有身份的共产党人,借着他们的政治影响,打着山西的旗号,而做一些对自己有利的事情,从而巩固他的山西地盘。

不得不说想的是挺美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薄一波对阎锡山说:“阎先生,我这次回来能在你的领导下做些事情,非常高兴,但山西对我有两道通缉令。”

梁化之(阎锡山一派)说:“现在不通缉了,不就把你请过来了嘛。”

薄一波接着说:“俗话说,丑话要说在前面,有几句话我想提前说好,我参加共产党很多年了,所以说话做事总会有党员的影子,希望得到理解;第二,只要是于抗日有利的事情我都会做,其他事情一概不做;第三希望在用人方面能够给予方便,我用的人中不少会是共产党人,希望阎先生能够保证他们安全。”

在一番谈判之后,阎锡山和薄一波达成了共识,薄一波不在山西省政府和军队里面发展党员,在抗日的总目标下,薄一波代表中国共产党在山西与阎锡山展开了特殊形式的上层统一战线的合作。

阎锡山想要借共产党之势发展自身实力之实,而薄一波则巧妙地实现了用阎锡山的面袋装共产党的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着手工作之后,薄一波首先做的就是接手了牺盟会并改组发展壮大,大大扩充了共产党的队伍。

牺盟会员名是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这个名字是阎锡山专门起的,就是为了区别“抗日救国会”等一般的名号。

他怕叫“抗日救国”,会刺激到日本人和国民党当局,而且他本身之前在日本留学,加入过孙中山先生的同盟会,他喜欢一些比较彰显血性的名字,因此就把它改成了牺牲救国同盟会,后来薄一波要组建新军,他又坚持把新军叫做决死队。

不过这个富有血性的名字在建立之初还是引起了公然的反对。

1936年,时值九一八事变发生5周年之际,山西正式宣布成立牺盟会。

不过刚成立就引起了日本和国民党政府的反对,山西周围的顽固势力也趁机出来质问阎锡山,阎锡山马上含糊不清的说这个牺盟会的纲领和宣言,仅仅是两个发起人的意见,还没有正式通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牺盟会刚刚成立就宣告了夭折,而薄一波接手之后,就对牺盟会进行了改组。

经薄一波改组之后的牺盟会,不管是常委还是执行委员,还是普通的会员,共产党员进步分子都占到了80%以上。

到了后期牺盟会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共产党的抗日组织,薄一波的这一招用阎锡山的面袋装共产党的面实现了。

牺盟会的发展壮大,掀起了山西的抗日救国热潮,并且牺盟会中还派出了多位特派员到山西的各个县城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就说山西全省105个县中就有70个县的县长是牺盟会特派员担任的,大部分是共产党员。

当时牺盟会在山西的势力是非常大的,比如杨尚昆曾经回忆说他当时在山西做秘密工作时,还专门从薄一波那里要来了一个牺盟会的牌子来挂,有了这个名头连警察都不敢惹他们。

后来抗日战争爆发,阎锡山依靠旧有的军队,抵挡不住日本人进攻的步伐,因此他就想要建立一支新的军队,为此他找到了薄一波。

阎锡山决定先搞一个青年抗敌决死队,并把这个任务交给了薄一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听取了刘少奇的意见之后,薄一波就把牺盟会的工作委托给了其他人,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新军的创建之中。

1937年8月份,薄一波组建了第1支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他本人任政委,这个就是第1支山西新军,同时也是实际上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

不得不说薄一波在集聚力量创建军队这个事情上的能力实在出众,1939年,过了不到两年的时间,新军的主力部队已经达到了5万人,加上地方武装数量多达10万之众。

要知道10万之众的军队力量是非常可怕的,比如同一时期我们可以做一个对比,同时期的新四军人数是1万多人,而八路军129师人数是5万多人,主力大概有3万人。

所以可以预见到薄一波创建的这支山西新军将来会在党的领导下起到多么重要的作用。

杨尚昆曾说薄一波创建了一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从开始到结果,这是在共产党的统一战线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是一个伟大的创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抗日战争的后期,国内的政治局面诡谲云涌,反共的趋势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阎锡山这个时候也在山西有了反共的想法。

而且在这短短几年里面,薄一波代表的共产党在山西的声势实在太大,牺盟会和新军已经完全成了共产党领导下的组织,对阎锡山来说,这成了他为别人做嫁衣,他当然不乐意。

阎锡山说,天要下雨要赶快准备雨伞,薄一波察觉到了这种趋势,他对其他的领导干部说,我们也要开始准备雨伞了。

1939年,阎锡山召开了高级干部会议,著名的秋林会议。

会议上,阎锡山用自己的一个梦境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他说:“我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里有一个人对我说,你不要看不起你过去用的那辆破车,破车可以把你拉到目的地,虽然慢一点,但你不要太相信你现在用的新车,新车速度快,但是也可以把你掀翻在地。”

阎锡山用这话来暗示他准备放弃新军转而用旧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9年底阎锡山发动了企图消灭新军的晋西事变,而薄一波因为早有准备率新军自卫反击,直接脱离了阎锡山的阵营。

这才有了阎锡山在晚年的时候感慨自己这一次竟然没有斗过几个年轻人。

建国之后,陈云,薄一波分别成了中财委的主任和副主任,同时薄一波,还兼任新中国第一任财政部长,从此为中国的经济建设事业殚精竭虑。

晚年时候的薄一波曾经担任国务院副总理、中顾委常务副主任等,并常年列席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地位非常之高,被人们尊称为薄老。

2007年,薄一波病逝,他是最后一位去世的中共七大中央委员。

“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这是晚年的时候,薄一波经常教育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的话语,其出自孙中山先生,这是薄一波的终生信仰,也是他为中国革命建设事业兢兢业业一生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