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公共交通出行的选择中,地铁和公交是承载武汉交通运行的大动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地铁对于武汉的意义是地下交通的血管,那么公交就是武汉交通体系的血液,二者共同构建了武汉整体公共交通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武汉的地铁出行非常便利,重要的弊端是出行成本高,短途出行很贵;武汉的公交出行非常便民平价,重要的弊端是交通很拥堵,特别是早晚高峰期。

为了解决早晚上下班高峰期的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共享单车应运而生,曾几何时,成为与公共交通互补的出行工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地铁的运行线路、站点和出站口都是固定的,有些写字楼或者产业园,距离地铁口有一定的距离,而这样的距离又没有公交的衔接,共享单车的存在,解决了这样的短距离运输。

武汉的公交在上下班高峰期非常堵车,在公交遭遇堵车高发地段,如果依旧选择公交车,或许出行时间会增加至少半个小时,选择提前下车骑共享单车上班,能解决因为拥堵导致有可能迟到的问题,至少共享单车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武汉每年春季的周末,很多人骑共享单车在东湖绿道骑行,这是一种特有的享受,特别是樱花开放的季节,进入武汉大学和武汉东湖磨山樱花园的八一路和鲁磨路,基本上呈现出大型停车场的境地,骑共享单车是性价比最高的出行方式,这个阶段在东湖绿道想要找到一辆能扫码能骑的共享单车成为一件奢侈的事情。

不过,共享单车经历了曾经的野蛮生长期,以及黄金期后,目前在武汉的运营存在着诸多问题,逐步被诸多消费者放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武汉共享单车的投放非常成问题,共享单车的投入区域和比例,极其不平衡,共享单车投入的区域,主要是武汉各大地铁口,以及重大商圈、写字楼周边,对于一些远城区,基本不会投放,造成的结果是,繁华的商圈共享单车投放的密度过大,导致有大量闲置的共享单车停滞太久而落灰生锈了,而又大量的小广告被贴在车身,而一些远城区特别需要共享单车的区域,这些共享单车的企业不会在此区域投放单车,造成共享单车投放的区域旱的旱死,涝的涝死,极度不平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共享单车的停放区域一直在变化,曾几何时东湖风景区作为最需要共享单车的区域,但是阶段性不能在这个区域停放车辆,如果在此区域停放,要交五到十元钱的调度费,而这样的范围过段时间又接触了,让很多消费者对共享单车的游戏规则云里雾里。

武汉对于共享单车的停放不断规范化,在划定的区域才能停放共享单车,但是很多骑行共享单车的人对于共享单车并不爱护,大量共享单车倒在地上,非常不雅观,严重影响市容。

共享单车的损坏率也很高,经常停在路边的有坏的共享单车,共享单车的运营成本和维护成本在不断上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共享单车的价格也不上涨,目前单次骑行的价格1.5元/15分钟,套餐中季度的价格是40元左右,这样的价格相对2019年前基本翻了一倍,当时很多单次骑行不要钱,共享单车大量做活动,让消费者免费骑行单车。

共享单车的企业从前期的ofo,摩拜,到现在的美团、哈啰、青桔三家还在武汉依旧留在武汉的市场,但是这三家企业更多的是从消费者端开始构架盈利模式,在运营越来越规范的情况下,共享单车的红利,消费者也越来越感知不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使用场景上而言,共享单车的作用和社会意义还是非常明显的,从运营的区域范围而言,由于武汉市实在太大了,将资源重点放在中心城区的商圈和写字楼,仅仅只是抓取最精准用户的使用价值,但是从对于远城区更需要共享单车的区域,共享单车降低运营和维护成本,造成了目前的局面和现象,在逐利和社会责任有分歧的情况下,共享单车企业选择了逐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共享单车企业无法培养使用者的使用习惯和使用者的素质,对待平时和法定节假日的计费标准上做文章,资源调配的能力,以及运营和维护能力依旧有提升的空间,更应该是在满足社会责任的情况下逐利,情怀价值和市场的兼容性,往往从细节最能看得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