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沁园春·雪》中曾有:“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略逊,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风骚

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一共出现四百多位皇帝,其中有贤能者众多,昏庸者也不少,但要论对后世的影响力,唯有这四位莫属。

那么这四位皇帝分别是谁?他们又有哪些成就能让他们流传千古,以至于在这么多的帝王中脱颖而出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千古一帝秦始皇

秦始皇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史比较有争议的皇帝。史书对于他的评价也一直存在不同意见,有人说他焚书坑儒是绝世暴君,也有人说他统一中国是千古一帝,各种说法络绎不绝。不可否认的是他确实做过一些荒唐之事,可这都无法抹去他对中华文明进步的贡献。

战国末期,秦始皇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进而统一了天下,这也是中国历史首次完成了大一统伟业,不仅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长达数百年的割据状态,完成了多民族的首次融合,还顺应了历史潮流,为中华文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接着他又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车同轨,书同文”的政策。车同轨就是把不同车子的车轮距离改为统一尺寸,然后根据该尺寸将道路改为适合为车轨行驶的道路,这大大提高了对全国不同地域的资源调配和民生的发展,对后世仍有借鉴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书同文就是统一文字字体为小篆,这一措施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文字异化的趋势,也为今天的汉字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后就是修筑长城,秦始皇在位时斥巨资修筑了长城,沉重的徭役固然让当时不少人民都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压迫,可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修筑长城所带来的好处是无穷无尽的。

第一、长城的修筑可以更好的保护边疆地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中华文化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

第二、长城的修筑有利于中华民族统一意识的形成,有更好的民族归属感。

最后一点也是最主要的功绩。就是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派大军去南伐,历经数年鏖战,最终将百越之地化为大秦领土,为中国民族打下了辽阔的疆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后又派人南下带去先进的农耕技术与文化,促进民族融合,扩大了民族疆土。

同时又令大将蒙恬率军北击匈奴,收取河南地、阳山等地,为此在一段时间内摆脱了匈奴的骚扰与破坏,为边疆人们不再受匈奴的侵扰。

后来为加强和西南地区的联系,还打通了一条通往西南的栈道,大秦的势力也因此扩展到了西南,将其收为了大秦领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族人把手伸向我国的领土。

虽说始皇帝也做了一些荒唐的事,功不抵过,但是这也不能成为磨灭始皇帝功绩的理由,从中华文明的角度上来看,始皇帝嬴政不愧“千古一帝”的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雄才伟略汉武帝

除了秦始皇,同样具有争议的还有汉武帝刘彻。他和秦始皇嬴政一样均达成了傲人的成就,但与此同时也做过一些惹人争议之事。

首先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刘彻上位后将儒学思想定为正统思想学说,设立太学选拔人才。虽然在现在来看这种行为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可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极大的加强了中央集权,使得当时的汉朝无可匹敌。其中一些观点和措施对后世的教育学和道德礼法方面仍有着不小的借鉴意义。

其二就是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将中华文明传向西域,促进了西域和汉朝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推动了西域和汉朝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加强了各地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在军事领域方面取得的成就。汉武帝刘彻在位期间,北征匈奴,南据俩越,东平朝鲜,西通西域,使大汉王朝闻名传扬四海。

而且刘彻上位一改往日对匈奴的态度,拒绝和亲,多次派大将军霍去病和卫青等人北征匈奴,不断收复地盘,扩张领土,使得匈奴不断北迁,最终打的匈奴称臣,彻底打破了匈奴对北方地区的威胁,保证了北方边境地区数百年的安全,为北方文化、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

在南方则是通过数次争伐使得夜郎、南越等小势力称臣,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将西南边陲之地划为了中国国土。

在东北方向则是直接平推了卫氏朝鲜,将其纳为汉朝麾下,将我国版图至东扩大到朝鲜半岛和辽东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北方面则是收复了河套平原和河西走廊等地区,将中国版图不断向西扩进。尽管刘彻在性格方面有一些毛病,但是总体来说还是瑕不掩瑜的,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千古一帝。

文武双全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是继秦皇汉武后又一位风云皇帝,而且还是一位文武双全的皇帝。自幼跟随父亲李渊征战天下,上位后更是励精图治,开创了盛世大唐。

首先他在位期间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让盛世大唐的名号响彻各地。经济,文化齐发展,著名的“诗仙”李白就活跃在那个年代,创作中无数经典的诗句,中华文化得到空前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二是注重丝绸之路的发展,唐太宗在位期间在丝绸之路沿线设立重镇,以此来保证西域与大唐的联系,使得丝绸之路上的商品往来络绎不绝,真正意义上的成为了黄金走廊。

其三同样是在军事领域取得的成就。灭东突厥,俘颉利可汗,平吐谷浑,征高昌,让大唐势力扩张到西域各地,使得西域各地臣服,李世民也被西域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各族人民相处融洽,这极大的促进了民族融合的进程。

后又接连征讨薛延陀和西突厥,首次将外蒙古和贝加尔湖等地收为大唐麾下,纳为了中华版图。

尽管李世民是通过发动“宣武门之变”才得以上位,使之让人诟病。但这些也不能磨灭他的贡献,纵然他不是一位好弟弟,好儿子,却是一位好皇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传奇皇帝朱元璋

相比于以上三位,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就颇具传奇色彩了,他的王位、皇位不是继承而来,完完全全就靠自己擒拼杀出来的,最终建立的大明王朝威震四海,取得的成就更是让人称赞。

首先就是朱元璋极其重视农业和商业的发展。农业方面大兴水利,鼓励技术创新和工具发展,商业方面鼓励与外族人通商,在沿海设立通商口岸,大开海上丝绸之路,商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其次是注重教育,朱元璋在位期间鼓励创造,推动文化的发展,在当时各类技术得已飞速发展离不开朱元璋的支持。

同时朱元璋还很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下令修复了不少古物,这使得中华文化更好的保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三是朱元璋曾在国内进行了一次有组织,规模大的移民行动,这不仅让各地人数得以均衡发展,更是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交流与发展,为华夏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最后同样是军事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朱元璋建立大明后,提出“驱除鞑率,恢复中华”的口号开始北伐,接连剿灭元朝势力,收复了燕云十六州,更将东北地区完全以及库页岛附近的广大区域纳入了大明版图。

后来又派军收服福建和俩广等地区,接着又攻取了云贵地区,在青海等地区建立甘都司和藏都司,就此将青藏高原等地收入麾下,归为了中华版图。

在永乐年间更是在今东南亚地区设立三宣六慰,将明朝影响力扩大至东南亚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一介布衣,摇身一变成为大明开朝皇帝,将一个沉沦近百年的民族拯救出来,建立大明王朝,恢复汉民族统治,更使其威名远扬,传播四海,朱元璋不愧为千古一帝。

结语

无论是始皇帝嬴政、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还是明太祖朱元璋,都是对后世影响极深的人。不管是从经济、政治、文化、民族发展、疆域领土等方面都为中华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都值得后世人敬佩。

参考资料:
中国知网—王绍东—论秦始皇的自我历史定位及其影响[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5,28(06)
中国知网—蔡植卉—换个视角述评汉武帝[J].教育教学论坛,2016(17):106-108.
中国知网—汪篯—唐太宗[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02):72-9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