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3—2024上海游戏出版产业报告》发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上海网络游戏总销售收入1445.28亿元,同比增长12.89%。其中,国内销售收入1190.11亿元,同比增长14.77%;海外销售收入约合人民币255.17亿元,同比增长0.09%,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6月20日下午,一年一度的上海游戏精英峰会在沪举行,现场发布《2023—2024上海游戏出版产业报告》,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上海网络游戏总销售收入预计将达到740亿元。

从全国的数据来看,2023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3029.64亿元,同比增长13.95%。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为163.66亿美元,已连续两年出现下降。除市场环境变化、获量成本提高等因素使中国游戏出海难度加剧外,汇率波动导致中国游戏企业在出海过程中面临更多不确定性。尽管如此,中国游戏在海外多个市场中上榜数量不断增加,表明中国游戏企业在海外竞争力依然持续,随着出海策略优化,海外市场潜力有待进一步发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

在此背景下,上海网络游戏市场国内外同比增长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2023年,上海网络游戏销售收入中,移动游戏、客户端游戏、网页游戏占比分别为77.6%、17.3%、2.9%,其中移动游戏销售收入923.62亿元,同比增长18.04%,仍为游戏市场主力。“以米哈游为代表的上海头部企业带动作用显著,使得上海游戏在长线维稳、新品孵化方面均取得较优表现。”伽马数据联合创始人兼首席分析师王旭表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海网络游戏国内销售收入

作为中国游戏产业重镇,上海孵化出米哈游、莉莉丝、鹰角网络、叠纸游戏等头部游戏企业,自主研发实力强劲。2023年,上海自主研发网络游戏收入1037.86亿元,同比增长17.85%,自研收入占比持续升高。随着游戏企业自研能力的增强,游戏科技为芯片、5G高速通信网络、XR、人工智能等产业技术进步带来增效。当前,已有上海企业在部分游戏相关领域开展研究并申请专利,2023年,大模型、脑机接口、增强现实领域相关专利中,分别有9.5%、8.3%、8.1%由上海企业申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海自主研发网络游戏收入

王旭分析,上海自研实力提升,得益于头部企业加码自研比重,多家企业去年均有自研新品上线,带动上海自研游戏市场整体上涨,如心动游戏推出的自研产品《铃兰之剑》《出发吧!麦芬》等。此外,拳头游戏、unity中国、育碧中国等企业也在上海成立研发中心,加速推动上海自研实力提升。

“2023年,上海头部企业保持优势,游戏收入TOP50的企业中,上海企业占据24%,米哈游、莉莉丝等已连续多次上榜。”王旭认为,头部游戏企业的溢出效应强化集群优势,完善产业链结构。上海持续打造的营商环境优势,也使游戏人才、企业进一步在上海集聚。去年,中国新成立的网络游戏企业中,5.2%位于上海,相较于2022年有较大幅度增长;游戏人才相关岗位招聘中,上海地区岗位为10.1%,仅次于广州。

从游戏出海情况来看,头部产品的稳定表现,是上海网络游戏在海外保持较高水平的重要来源。伽马数据统计,在进入2023年移动游戏海外收入榜TOP100的上海产品中,连续两年上榜的产品收入占比为74.2%。以《无尽对决》为例,沐瞳科技构建的全球化电竞生态潜力得到释放,年度最高级别赛事M5峰值观众数量超过500万人,且逐年增长。高活跃度的电竞生态反馈到产品表现,使产品在已上线超过7年的情况下,2023年海外收入同比增长仍超过2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海网络游戏海外销售收入

海外新兴市场也受到上海游戏企业的关注。《无尽对决》便位居印尼市场移动游戏收入榜榜首。同时,放眼全球市场,二次元文化在全球范围内都有较多受众群体,而二次元游戏正是上海传统优势赛道。伽马数据统计,全球13个重要海外市场中,约六成用户喜欢二次元文化。如今,日韩市场已成红海,巴西、印尼、土耳其等同样对二次元文化偏好度较高的地区,有望成为二次元游戏出海突破机会。

在业内看来,面对越来越高的研发成本,游戏产业降本增效需求强烈,从而推动AI在游戏产业应用的加速落地,目前,AI技术在降低游戏开发成本、优化游戏内容、降低开发门槛等层面的应用已得到广泛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