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官以及各种有问题的公职人员频频落马被通报,大众早已见怪不怪了。不过,同一个地方曾经的一把手,在同一天被通报处理,这样的情况还是有点罕见的。

两位落马的官员,都曾担任过市委书记职务,共同任职的城市为柳州。而且根据通报的资料显示,两个人还曾搭过班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郑俊康

这两位便是郑俊康和吴炜,吴在接替郑担任柳州市委书记之前,他们一个是一把手,另一个为二把手。

而通报显示,两个人所犯的问题,都出现在柳州任职期间。这也就是说,他们的问题还有可能是相通的。

这种相通,都不约而同指向了往脸上贴金的所谓政绩工程。

通报中,虽然没有公开提及大搞的政绩工程是什么,但外界还是立刻会想起这个城市烂尾的轻轨工程。

曾经,柳州要在整个广西乃至华南西部地区提升城市地位,然而一个轻轨修了多年,最终只留下钢筋混凝土柱子在矗立,当地人自始至终没见过轻轨的毛。

值得一提的是,郑俊康2008年担任市长,2013年后担任市委书记期间,正是当地轻轨项目上马的时段。

而在此之前,作为浙东人的郑俊康,当年大学毕业后几乎从未离开过柳州。他早年从机械厂做起,而后做到厂一把手,接着又从区一路升迁到了市里。直到2021年初,郑俊康从市委书记任上退休。

可以说,郑俊康虽然是外地人,但在柳州,几十年工作下来,也算是彻头彻尾的本土干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多年来,搞形象工程几乎成为各种有问题官员的通病。因为相比于其他政绩,表面上的政绩不但当地百姓能看到,关键是上级也能看到。

上马的工程一旦做好,就能成为自己晋升的资本。何况在多数时候,推动工程的一把手,还能从其中捞取不少好处。

如果说政绩工程是为了获得晋升资本,那么利用现有的手中权力敛财,更是常规操作。

收取他人的好处,将权力肆意支配用于个人和家族敛财,其他落马官员存在的问题,郑俊康一个不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一位官员吴炜,他是在郑俊康退休后,接替的市委书记的职务。吴炜是广东普宁人,早年一直在南宁工作,曾做到南宁市副市长。

2015年,也就是郑俊康担任柳州一把手两年后,吴炜从南宁调任柳州担任副书记,并在随后很快担任柳州市长。也就是从那时候起,两个人在工作上有了交集。

2021年初,吴炜由二把手升任一把手,到2023年底,他的任期还未届满就落马了。

从时间线来看,郑俊康虽然先于吴炜在2021年卸任退休,但因为此前共同的工作经历,两个人的贪腐问题,大概率是交织在一起的。

何况通报中也明确提到了,劳民伤财上马形象工程,郑俊康和吴炜都有份。一个是书记,一个市长,从党务到政务等各个方面,都被两个有问题的官员把持了,仔细想想难道不讽刺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两个人的问题中,有一项是地方性的隐性债务问题,2022年时,还曾被国家财政部作为负面典型在全国通报过。

根据公开的资料来看,这一隐性债务从2018年到2021年,新增有176.95亿元。围绕这些债务的一系列公司,其中之一便是柳州的轨道交通投资发展集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说,虽然通报中没有提到详细的情况,但两个人的贪腐,肯定跟烂尾的轻轨工程脱不了干系。

目前,郑俊康和吴炜的问题是通报,接下来等待两人的是司法处理。

如果经常关注官员落马的新闻,你会发现近期的落马官员通报处理频率很高,几乎成为了常态。

抓贪腐人员对社会和民众来说当然很好,可如果一边抓一边继续有新的官员落马,时间一长,难免会让人想起朱元璋曾经慨叹过的“朝杀暮犯”的情况。

什么是朝杀暮犯,字面意思就是早上杀了贪官,然而刚到傍晚就又出现了新一批。贪官仿佛成了野草,几乎是野火烧不尽。历史上明朝在朱元璋时期的这种局面,曾经让他头疼不已。

朱元璋虽然大刀阔斧对问题官员进行惩治,但他毕竟是古人存在局限,因此不能把贪官处理殆尽也没什么。

而在今天,世界各国关于反贪的制度和办法多到数不胜数,虽说保持着常态化的反腐形势,但贪腐依然不能彻底绝迹。这就充分说明,贪腐和人的欲望一脉相承,而贪欲又不可能彻底根除。

如此一来,常态化的反腐,就成为了一种必要的手段。除此之外,古人制定不出的监督和制约框架,现代人则可以做到。

从抓到监督,形成合力,从惩罚再到尽可能用框架去禁止,这些都是现代人反腐可以不断打磨实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