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万历年间的一个晴朗午后,龙溪知县徐胡乘坐官轿,在衙役的簇拥下,来到漳州东门外的赤岭社关帝庙行香。徐胡威风凛凛的身影一出现,顿时引起了围观百姓的阵阵骚动。人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都想一睹这位新任知县的风采。

就在这时,一个身穿褴褛衣衫的青年挤进人群,手里托着一担沉甸甸的油桶。他就是岳口社的卖油郎吴春。吴春一边往前挤,一边四处张望,寻找安放油担的地方。突然,他瞥见关帝庙前伫立着两尊石狮,便心生一计。

"狮爷狮爷,您一定要给小的照看好这担油啊!小的去看看徐大人行香,马上就回来!"吴春将油担小心翼翼地放在石狮脚边,双手合十,虔诚地祈求道。石狮憨态可掬,似乎默许了吴春的请求。

吴春放下心来,转身钻进人群,目不转睛地盯着徐胡的一举一动。然而,当他满心欢喜地回到关帝庙时,映入眼帘的却是一个让他魂飞魄散的场景——石狮脚边空空如也,油担不翼而飞了!

吴春顿时如五雷轰顶,两腿一软,跪倒在地。"狮爷啊狮爷,小的的心血就全指望这担油了!您不是答应给我看好的吗?这可如何是好啊!"吴春捶胸顿足,泣不成声。

就在此时,徐胡的官轿恰好经过,吴春灵机一动,拼命喊道:"徐大人!救命啊!小的的油担被狮爷给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胡听到呼救声,眉头微蹙。他挥手示意轿夫停下,吩咐衙役将吴春带上前来。

"愚民,你说你的油担是被石狮偷了?此言差矣!"徐胡端坐轿中,语气严肃。

吴春泪眼婆娑,跪伏在地,颤声道:"回大人的话,小的这担油价值三千文钱,是小的全部的家当。小的将油担托付给狮爷照看,去观看大人行香,回来后油担就不见了踪影。除了狮爷,小的实在想不出还有谁能把油担偷走啊!"

徐胡听罢,摸着下巴沉思良久,突然目光犀利地扫向石狮,厉声喝道:"好一个忘恩负义的石狮!受人之托,反倒通贼盗窃,你该当何罪!"

围观百姓一听徐胡质问石狮,顿时哄堂大笑,议论纷纷。"徐大人今日是不是中暑了?石狮乃泥塑木雕之物,岂能偷盗?"

徐胡不理会众人的嘀咕,沉声命令道:"来人,将石狮押回衙门,我要当堂审问!"

衙役面面相觑,犹豫再三,还是照命将石狮抬上官轿,浩浩荡荡地押解回县衙。一路上,百姓蜂拥而至,争相询问缘由。消息传开,竟引得全城轰动,万民空巷。

徐胡回到衙门,二话不说,便着手布置"审理石狮盗油案"的种种事宜。他命人在衙门正中搭起高台,台上立一告示,赫然写着"审石狮"三个大字。而在衙门两侧,则设下收费观审的水桶,百姓每人需投二文钱方可入内旁听。

消息传遍漳州城内外,无数百姓争先恐后,涌向县衙,欲一睹为快。水桶里的铜钱很快便堆积如山,叮当作响。

午时三刻,鼓声咚咚,徐胡端坐堂上,衣袍鲜亮,双目炯炯有神。他一挥手,吴春和石狮便被押上堂来。

"吴春,你且将案情再次陈述一遍,勿要遗漏任何细节!"徐胡拍案问道。

吴春颤巍巍地跪在地上,结结巴巴地将事情的始末复述了一遍。台下的百姓屏气凝神,生怕漏听任何蛛丝马迹。

徐胡听罢,勃然大怒,一指石狮,咄咄逼人:"石狮,你有何狡辩之词?受人之托,反倒助纣为虐,私通盗贼,此等恶行,天理不容!"

石狮默默伫立,对徐胡的诘问充耳不闻。台下的百姓窃窃私语,禁不住发出一阵哄笑。但徐胡面色凝重,并未流露出一丝玩笑的意味。

徐胡缓缓起身,来到石狮跟前,附耳细听了片刻,忽然高声宣布:"石狮招供不讳,坦承是受贼人指使,将油担盗走!"

满堂哗然,百姓面面相觑,难以置信。

"审理到此,石狮暂且押入大牢,候罪伏法。吴春可到签押处领取赔偿,此案未完,尚须深究!"徐胡一锤定音,快步走下高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百姓纷纷退堂,议论纷纷。有人拍手称快,赞徐胡审案神速;有人却疑窦丛生,总觉案中另有玄机。

而徐胡此刻却独自在书房中冥思苦想,他望着堂前两个盛满铜钱的水桶,神情愈发凝重。

"师爷,你可发现什么端倪?"徐胡唤来师爷万智君,低声询问。

万智君捋须沉吟,缓缓道:"老爷所言极是。观审百姓投钱入桶,水面泛起的油花,分明昭示着一个惊天秘密!"

徐胡点点头,又问:"可查明那些投钱之人的身份?"

万智君禀报:"属下已暗中察访,共有十五人投钱时带有油迹。其中十人是卖油食的小贩,两人是油行掌柜,两人是卖油郎,只有一个……"

"只有一个什么?"徐胡突然起身,目光如炬。

"只有一个是职业与油毫不相干之人,此人名叫吴纹,是岳口社的无赖赌徒!"万智君一字一顿地说道。

徐胡拍案而起:"好!看来这吴纹与本案脱不了干系!速去将他拿下!"

万智君领命而去,徐胡则带领衙役,兵分两路,在漳州城内外搜寻吴纹的下落。

三日后,万智君和徐胡在城北的彩云楼酒肆汇合,两人神情兴奋,似乎掌握了重要线索。

只见酒肆二楼雅座中,几个大汉正在豪饮,其中一个便是吴纹。吴纹酒意醺然,酩酊大醉,口无遮拦地高谈阔论。

"你们知道吗?那个叫吴春的卖油郎,他的油担就是我偷的!哈哈哈!"吴纹突然大声嚷嚷起来。

"什么?你偷的?徐大人不是已经断定是石狮偷的吗?"一个赌友惊讶地问。

"哈哈,徐胡那个老东西,不过是在装疯卖傻!他怎么可能审出石狮偷油?蠢材!"吴纹一边摇头晃脑,一边放肆地大笑。

就在此时,徐胡带领衙役,蜂拥而入,将吴纹一伙人团团围住。吴纹猝不及防,酒意瞬间醒了大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纹被押解到县衙后,起初还在百般狡辩,矢口否认偷油一事。直到徐胡提出用老虎凳、脚扇等刑具逼供,他才不情不愿地招认罪行。

"小人鬼迷心窍,见吴春的油担无人看管,一时贪念起,就……就偷走了油桶,拿去卖了1500文钱。小的知罪,望大人网开一面!"吴纹瑟瑟发抖,磕头求饶。

徐胡冷笑一声:"你这厮做下亏心事,倒还敢去看本县审理此案,好大的胆子!你可知这油担对吴春的重要性?他的生计就全指望着这担油了!"

吴纹羞愧地低下头:"小人确实是下作,愧对堂兄。求大人从轻发落,小人愿将赃款如数归还。"

徐胡摇摇头,长叹一声:"你虽是初犯,但偷盗亲友之物,实在丧尽天良!依律当处鞭刑二十,另罚赎金三千文,发配边疆充军!"

吴纹一听判决,顿时脸色煞白,瘫软在地,不住求饶。徐胡却铁面无私,不为所动。

次日清晨,徐胡升堂,当众宣布案情始末,并对吴春和吴纹两人进行训诫。

"石狮虽非偷油真凶,却也教众人认清了人性的贪婪和欺诈。吴春虽诚实本分,却也过于单纯轻信,险些丧失生计。而吴纹更是恃亲行恶,此等歹徒,不除不足以平民愤!"

徐胡将赃款和赔偿悉数归还吴春,并嘱咐他引以为戒,提高警惕。对吴纹的家人,徐胡亦是一番开导,希望他们自食其力,远离赌博恶习。

至于审案所得的胜余铜钱,徐胡尽数捐献给城中的孤寡老人和贫苦百姓,赢得阵阵喝彩和口碑。

"审石狮"一案,终于大白于天下。徐胡不仅机智过人,审案如神,更是心系百姓疾苦,堪称一代明君!百姓们纷纷向这位青天大老爷投以敬仰的目光,故事在一片欢腾喜悦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