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留言区,经常有人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用来反驳我。别人的留言区,也常见这种反驳的方式。然而这句话正确吗?换句话说,群众的眼睛真的是雪亮的吗?我看恐怕要打个问号。

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历史证明,群众的眼睛有时候并不是雪亮的,而是看不透真相的,很容易被蒙蔽,很容易被误导,成为某些别有用心者利用的工具,甚至是帮凶,造成一些不幸的悲剧。

这一点,我想是显而易见的,读过一些书的人都应该知道这个道理。但是,为什么这句话——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又会被当作权威当作真理呢?这句话最早出自哪里呢?我对此产生了兴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句话不是毛主席说的

我上网搜了一下这句话的出处,发现这其实是一个谜,而且我发现,好多人在讲这句话出处的时候,都没有提供来源依据,只是自己随口一说,说是某某某说的。

最最常见的说法,是说这句话出自毛主席之口,或者其文章,而且称原话是“需要的时候,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需要的时候,群众是不明真相的”。

很明显,这种说法含有愚弄和利用群众的意思。毛主席会这样说吗?首先从逻辑上推理,毛主席不会这样说。其次,我查了《毛主席语录》,没有这句话。

因此,把这句话安在毛主席身上,尤其是上面这句所谓“原话”,是对毛主席的污蔑。毛主席说过“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但这意思与“眼睛雪亮”不沾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两种出处

除了说是毛主席说的,另外还有两个出处。一个是说出自于前苏联的领袖斯大林之口,称是斯大林在1936年大清洗之前说的。前苏联是社会主义,也是发动群众、依靠群众闹革命的。斯大林也有可能这样说,但是我无法考证其真假。

另一个出处,说是出自中国作家柳青的著作《狠透铁》,但是后面也还有,原话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但有时也有盲目性,这就全看指导了。”我没看过这本书,不过没关系,因为品味柳青这句话,他前半句其实是引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句话不是真理

不管是谁说的,似乎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句话正确与否。前面我已经说过,历史上许许多多事实证明,群众的眼睛有时候并不是雪亮的。就像上图,柳青也说群众的眼睛“也有盲目性”,全看指导。

类似说法还有。屈原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季羡林曾说:“……在公有制体系里,群众的眼晴都是瞎的、势利的……”木心在《文学回忆录》里说:“群众是没有眼睛的。”

看看历史。墨索里尼对心腹们说过这样的意思:意大利人太好骗了,也愿意受人支配,对于群众,不必让他们知道真相,这样更有利于驱使。他甚至对记者说,那些被他煽动的群众有时候令他感到恶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希特勒,这位堪称洗脑大师的法西斯恶魔,他就凭着一个舌头两个嘴皮,把整个德国的人都鼓动起来,共同走上侵略他国与屠杀犹太人的罪恶道路,而且是那样狂热。当然日本军国主义也是如此。

昨天看了一部电影,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的《阿Q正传》,里面有老百姓围观处决阿Q的场景,以及对阿Q到死没唱一句戏文的遗憾,由此我又想到鲁迅的弃医从文,这都说明群众有蒙昧的一面。

《三体》里写到了批斗的情节。那些群众被煽动起来后,破坏力量是那么野蛮可怕,他们狂热地崇拜、无条件地追随,狂热地相信自己是正义,柔弱小姑娘也能变成可怕的恶魔,甚至亲人也会断绝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群众大部分是普通人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句话不是真理,不能笼统地、绝对地说。这句话只能说是有条件的正确,即在某些情况下,在某些时候,在某些方面,群众的眼睛的确是雪亮的。

群众毕竟大部分都是普通人,处在信息流的发散区,甚至是盲区,加上朴实善良,以及趋利的本性,容易被超出自己认知范围却又能有点触动自己内心的夸夸其谈所迷惑而轻信。

因为这一点,所以就有人会特别注意迎合群众说话,他们的话娓娓动听,完全符合群众的价值观,而且让群众感到是在为自己发声,于是群众不仅相信,而且感恩戴德加以捍卫。

群众的信任达到狂热的程度时,就形成了强大的力量,可一呼百应,影从云集。这个时候,即使其所信赖者被曝出真相,他们也会拒绝相信,并攻击曝出真相者是造谣抹黑诬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这句话存在不同心理

实际上,不同的人说“群众眼睛……”这句话,会存在不同的心理。政府官员常说这句话。我认为官员这样说,是表示自己对群众的敬畏,不敢糊弄百姓

比如曾经发生过的鸭脖鼠头事件,那个什么局长就不懂得牢记“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句话,对群众缺乏敬畏之心,公然弄虚作假,最终咎由自取。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上面说的,迎合群众,给群众戴高帽子,根本上却是想利用群众。群众听到这句话,就觉得是赞美,却不防备,已经被这句话骗了。

最后一种,就是群众把这句话拿过来给自己撑腰。评论区里留言这句话,多数都是自嗨心理当他们不相信别人发的内容时,总会用这句话表明自己是聪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