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央视财经》频道看到的一条新闻:6月18日,全球首台全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在上海建成运行。托卡马克装置,被称为“人造太阳”,被全球广泛用来研发可控核聚变发电。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尺寸小、成本低,具有商业化发电的潜力。这一装置的运行,标志着我国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完成了高温超导托卡马克的工程可行性验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闻不长,文字不多,也没有更多专业技术类的数据。但是在这简短的新闻当中,有几个字眼尤其值得注意:

第一个是“全球首台”;第二个是“建成运行”,注意不仅仅是建成,而是运行了;第三个需要注意的字眼是“标志着我国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完成了高温托卡马克的工程可行性验证”,是“工程可行性”,而不是“原理可行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核聚变发电,人们期盼已久。但是虽然这些年经常看到这方面的一些技术进展,但好像离实际运用距离还相当的遥远。而这一次的新闻当中,讲到了工程可行性验证,这显然是一个可喜的消息。由于想看一看这一次的全高温托卡马克装置究竟是怎么回事,在全网搜了一下。结果在上海市人民政府的官网搜到了我需要的信息,标题是“‘洪荒70’实现等离子体放电,上海制造全球首台全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工程可行性获验证”。

相关的新闻当中,有这么几个值得注意的地方:

一个是致力于可控核聚变能源商业化的上海公司能量奇点宣布,其设计研发制造的“洪荒70”装置成功实现等离子体放电。这意味着全球首台全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的工程可行性获得验证。“洪荒70”装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产化率超过96%,磁体系统全部采用高温超导材料加工建造。

能量奇点CEO杨钊告诉记者,目前全球虽已建造了100多台托卡马克装置,但“洪荒70”用高温超导材料建造托卡马克装置来控制和约束等离子体,此前无先例可循。据悉,公司选择这一全新技术路线,旨在大幅降低装置尺寸,加速实现聚变能源的商业化。自2022年3月启动设计以来,能量奇点在两年内完成“洪荒70”的设计和建造,实现全球全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研发建造的最快纪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洪荒70”之后,下一代强磁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洪荒170”,目前已在物理设计阶段,明年将开始工程设计,预计2027年建成。那么这个消息的权威性究竟怎么样呢?主新闻《央视财经》频道播出,而看到的详细内容是发布在上海市人民政府官网上,这在很大程度上证实了这一消息的权威性。

那么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技术究竟处在什么样的水平?看到的另一篇文章可以给大家做一个参考:当地时间6月17日,《路透社》引用华盛顿特区的公共政策智库“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的报告指出,中国由引进外国技术起步,如今其核电技术已经远远领先于国际同行。这个报告从在建的核反应堆,特别是4代核反应堆的数量和技术情况,对自己的观点加以了论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有一条很具参考性,给大家摘录一下:在技术创新领域,中国也在过去数十年实现了显著进步,在核能领域的科学出版物方面,中国在H指数上排名第一;从2008年到2023年,中国在全球核能专利中的份额从1.3%增加到13.4%,在核聚变专利申请数量上也处于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