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建国之后,先后发生了五次中东战争,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国家大溃败,以色列一举拿下了埃及西奈半岛、几乎全部巴勒斯坦地区(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叙利亚戈兰高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这次战争后,4个阿拉伯邻国对以色列的态度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被打服了”的埃及

埃及曾经是阿拉伯世界反以先锋,却也是第一个承认以色列的阿拉伯国家。第三次中东战争的溃败打断了埃及的脊梁骨,在第四次中东战争的反击失败后,彻底失去了纳赛尔时代的荣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埃及2023年GDP3908.94亿美元%,人口超过1亿,是非洲第一大经济体,放在中东绝对是地区性大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奈何以色列有美国资助,埃及根本打不过。第四次中东战争之后的1979年,认清现实的埃及与以色列签订了和平条约,埃及承认以色列,而以色列归还西奈半岛,西奈半岛成为非军事区。

“老好人”约旦

约旦本与巴勒斯坦同源,是英国人强行以约旦河为界,分成巴勒斯坦和外约旦。巴以冲突的外部受害者首当其冲就是约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量巴勒斯坦难民涌进了约旦,有新闻说约600万、一半的原巴勒斯坦人在约旦。

约旦曾经是巴勒斯坦的铁杆支持者,收纳过巴解组织,但是结局并不美好,巴解组织对原约旦人的挤压太激进,导致反噬。1994年,约旦与以色列签订和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约旦名义GDP折合508.14亿美元。约旦人口约1140.9万人,其中包括了很多邻国的难民,不仅仅是巴勒斯坦,还有叙利亚、伊拉克。这里是难得的稳定地区。

“不完整”的叙利亚

叙利亚与以色列有直接领土冲突。以色列至今未归还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占领的戈兰高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0年,叙利亚GDP估算为230亿美元,现在可能更低。叙利亚的灾难来自于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由此产生的叙利亚内战导致了“叙利亚之冬”。2011年时叙利亚GDP超过700亿美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阿勒颇

叙利亚人口大约1929万人,80%是阿拉伯人。叙利亚是石油和天然气大国,资源丰富到已经宣布撤军的美军还留在叙利亚石油区“给祖国偷石油”。

“矛盾”的黎巴嫩

黎巴嫩比较复杂,是中东地区少有的基督教国家,曾经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两派发生16年内战,目前基督教人口占比4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黎巴嫩曾经是中东金融中心,可惜被内战毁了。

2022年10月,黎以签署海上划界协议,但是在陆地上存在领土争议。黎巴嫩南部存在真主党武装割据,真主党与叙利亚、伊朗密切相关,他们与以色列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贝鲁特

黎巴嫩人口约607万,2023年GDP约180亿美元。

在以色列外围的4个阿拉伯邻国中,埃及和约旦政府保持着与以色列的正常关系,叙利亚和黎巴嫩与以色列矛盾比较尖锐,尤其是叙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