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加装了金属防护笼的美制M1坦克。 图片来源 乌克兰“美特投资集团”

综合编译 张贵余

欧美各国向乌克兰提供了数以千计的装甲车辆,其中包括西方顶尖的主战坦克。然而,人们很快发现,这些钢铁猛兽遭遇的是一场前所未见的战争。它们拥有强大的火力和厚重的装甲,但仅凭这些不足以消灭对手、保护自身。坦克在无处不在的自杀式无人机面前显得异常脆弱,这种情形在以往的军事行动中从未出现。

为避免昂贵的西方坦克迅速战损,乌克兰企业开始制造五花八门的防护设备,旨在为战车提供更强的生存能力。近日,乌克兰“美特投资集团”运营总监奥列克桑德·梅罗年科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保护装甲车辆免受无人作战系统威胁是这家企业的首要工作。

公开资料显示,“美特投资集团”以钢铁和采矿为主营业务,总部设在乌克兰扎波罗热市。俄乌冲突爆发后,该公司为乌克兰军队的T-64和T-72等苏式坦克制造格栅式防护笼。近日,这项业务的服务对象扩大到美国提供给乌克兰的M1“艾布拉姆斯”坦克。

M1主战坦克是美国在冷战期间为对抗华约装甲部队设计开发的主力战车。去年秋天,31辆M1坦克运抵乌克兰。据美联社报道,今年2月下旬到4月中旬,至少5辆该型坦克在战斗中损失,其中一些被无人机击毁。此后,乌军一度将它们撤出前线。

美国《新闻周刊》网站称,俄乌冲突爆发前,坦克和其他装甲车辆的首要威胁是导弹、炮弹和地雷。过去两年多的实战显示,廉价的小型无人机同样可以对战车实施致命打击;这些无人机装满了炸药,熟练的操作员可以控制它们精准撞击目标的薄弱部位。俄乌双方公开的视频显示,三四架无人机就能彻底摧毁一辆坦克并杀伤其乘员。和装甲车辆相比,训练有素的车组成员是更宝贵、更难以复制的资源。

在这场矛与盾的竞赛中,乌克兰和俄罗斯都积极为战车加装外挂防护设备,作为抵御来袭火力的最后一道防线。这类设备有时被称作“顶盖笼”,外观和效果各不相同,有些看起来是临时拼凑的,有些则更加坚固。它们并不能使装甲车辆“无敌”,但可以显著提升车内人员在车辆中弹后的生存概率。

按照奥列克桑德·梅罗年科的说法,随着俄军配备的无人机越来越多,乌克兰军备供应商加班加点,优先为性能较差的老式装甲车辆加装“顶盖笼”。美制M1坦克抵达乌克兰后,遇到了和老旧苏式坦克类似的问题,而且经常受到俄军“重点关照”,乌克兰军方随即向“美特投资集团”这样的民间承包商寻求帮助。

M1坦克的外形尺寸和重量大于苏式坦克,为其量身打造的外挂防护笼需要一周时间才能制造完毕,安装则需要12个小时。每套防护设备重数百公斤,成本约两万美元。虽然防护笼的价格比携带炸弹的无人机贵,但相对它保护的对象而言是非常划算的。英国路透社指出,一辆M1坦克的成本超过1000万美元,后勤保障成本也非常高昂。

乌克兰方面发布的照片显示,纵横交错的防护格栅覆盖了M1坦克炮塔的顶部和两侧,但不会妨碍炮塔水平旋转。并非所有外挂防护设备都会充分考虑与车辆的适配性。比如,俄罗斯今年早些时候将一款被外界称为“乌龟”的车载防护套件投入实战,这套外挂装甲不能与车辆联动,“乌龟坦克”只能射击前方一小片区域内的目标。

乌克兰军队广泛使用的苏式坦克历经战火考验,虽然免不了被无人机击伤,但在有外挂装甲保护的情况下往往可以坚持战斗。M1坦克最近才开始尝试同类防护措施。梅罗年科说,他在耐心等待,想看看美制坦克搭载防护笼后表现如何。他强调,笼状防护设备侧重于对抗无人机,大口径炮弹和导弹仍有可能导致防护失效。

M1主战坦克并非“美特投资集团”着手改进的唯一一款外国战车。6月,该公司开始为美制M2“布雷德利”步兵战车制造防护套件,这款战车的应用场景比坦克更广泛。

西方一些军事观察家相信,即便俄乌冲突结束,千奇百怪的外挂防护设备也不会从战车上消失,因为俄乌双方围绕无人机的攻防已经勾勒出地面作战的未来图景。

澳大利亚退役少将米克·瑞安在接受美国“商业内幕”网站采访时表示:“在‘艾布拉姆斯’坦克上看到针对无人机的金属防护笼并不奇怪……乌克兰人很聪明,适应能力强,他们正探索用更好的方法保护自己。”值得注意的是,在战争中学习和改进不是乌克兰人独有的特长,俄罗斯人同样如此,他们部署的“乌龟坦克”就是证据。

美国海军陆战队退役军官、“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高级顾问马克·坎西安对“商业内幕”分析说,考虑到无人机这种反坦克手段会进一步普及,金属笼和其他外挂防护装置可能成为装甲车辆的标准配置。“这种情况会持续下去。”他说,“今后,你要么会看到坦克在参战前统一加装金属防护笼,要么会看到生产坦克的厂家把防护笼列入标准零件范畴。”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