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媒体聚焦•广西法治日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反诈预警“快一步” 预后被骗“零发生”

今年以来,河池市公安机关追赃挽损929.69万元,

全市电诈犯罪立案数同比下降56.5%

今年以来,河池市公安机关加大资金预警劝阻力度,坚持“快速响应、劝防结合、及时止付”的工作思路,创新建立动态跟踪止付、劝阻、回访、救济“四部曲”工作法,为被害群众和企业追赃挽损929.69万元,全市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立案数同比下降56.5%、群众被骗损失金额同比下降60.13%,预后被骗“零发生”,牢牢守稳群众的“钱袋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河池在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反诈中心建立专人专岗,形成7×24小时的预警工作机制,全面规范预警线索下发、签收、处置、反馈各环节,明确要求各地各部门接到预警线索10分钟内在接警止付平台导入预警对象名单进行止付,保证每个预警对象的全量银行账户百分百得到保护性止付。同时,快速启动“应见尽见、不漏一人”预警见面劝阻机制。民警在上门劝阻前,根据预警线索对转账金额特征、诈骗类型进行确定,有针对性地进行劝阻,并使用群众能接受的规范口径与表达方式,做到语言有“温度”,行动有“尺度”,坚决做到群众“听得明白、听得进去”。

今年4月7日,河池市反诈中心接到预警线索:金城江区的韦某向3个不同涉案账户各转账5万元。市反诈中心立即对韦某的银行卡进行保护性止付。反诈民警找到韦某进行劝阻时,他情绪激动,坚持要求解封银行卡,并计划继续向陌生账户转账。民警立即联系他的家属到场共同劝解。在警方及家属的耐心劝解下,韦某意识到被骗,停止转账。最终,韦某的12.8万元被成功保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应对类似不听劝阻的情况,河池市公安机关组织专门力量持续跟进,进行二次上门劝阻,必要的多次上门回访;已经唤醒人员要求预警责任单位周见面、月提醒,最大程度确保该人员不会二次被骗,以达到最佳的跟踪回访实效。在见面劝阻时,民警会告知预警对象保护性止付解封的申诉渠道。全市各派出所在接到群众解封申诉后,经核查无误符合解封条件的,将第一时间为群众进行解封;不符合条件的,会耐心向申诉人解释并做好安抚工作,避免给预警对象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造成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河池市公安机关树立实战导向,紧紧抓住发破案黄金时间,按照“精准到人、落地到点、串并到案”要求,对资金环节开展全量分析。攻坚专班对涉案要素进行资金流、网络流、信息流全要素、全方位的穿透分析,为全链条打击提供有力支撑。凤山警方在破获百万保障诈骗案中,通过筑牢前段技术反制、中端资金前置、末端劝阻保护三道防线,共为被害人追回被骗资金120余万元。宜州警方及时对被诱骗投资黄金期货13.6万余元的群众进行止付见面劝阻,并立案调查,网上追逃嫌疑人,不到1小时,在天津警方的协助下,成功抓获嫌疑人。5月28日17时35分,市反诈中心接到国家反诈大数据平台下发预警,称大化瑶族自治县居民黄某遭遇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诈骗,遂按照处置流程指令大化警方接力开展预警。大化警方于当日17时43分完成保护性止付,整个流程仅用时8分钟。

截至今年5月31日,公安部共下发1543条预警线索,河池市100%完成10分钟内保护性止付,查询资金流、信息流1600余条,形成研判报告15份,预后被骗“零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传递社会正能量,传播公安好声音

来源:广西法治日报

初审:韩 雪

二审:蒙剑锋

终审:张振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