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0日,复星医药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复星医药新加坡公司通过大宗交易以均价1771.81印度卢比/股(税前)出售所持有的990万股Gland Pharma股份(约占截至2024年6月19日,Gland Pharma股份总数的6.01%),交易总对价为175.41亿印度卢比(税前),折合约2.11亿美元(税前,约14亿人民币)。本次交易每股交易价格较2024年6月18日Gland Pharma股份收盘价格折让约3.69%。

本次交易完成后,复星医药集团持有Gland Pharma的股权比例约为51.83%(本次交易前约为57.84%)、仍保持对Gland Pharma的控股权,Gland Pharma仍为复星医药集团合并报表范围内子公司。按有现有市值计算,此次出售完成后,复星医药占有Gland Pharma股份对应市值为18.19亿美元。

而就在2017年10月,复星医药就以10.91亿美元(折合72.58亿元人民币)收购印度药企Gland Pharma。这一数字仅次于同年4月上海莱士实际控股股东科瑞集团14亿美元收购德国血浆产品制造商Biotest,成为2017年金额排名第二的药企收购案。

根据交易文件及其修订案的条款,收购Gland Pharma的控股权益已于2017年10月3日完成交割。交割后,Gland Pharma成为复星医药及复星国际间接持有的非全资附属公司,复星医药及复星国际(通过复星医药)间接持有Gland Pharma约74%的股权,且Gland Pharma的财务业绩将并入复星医药及复星国际的财务报表。

印度仿制药巨头:产品与原研疗效一致

Gland Pharma成立于1978年,总部位于印度海得拉巴,是一家拥有原研药及制剂研发生产能力的仿制药注射剂企业。目前主要为全球各大型制药公司提供注射剂仿制药品的生产制造服务等。Gland Pharma是印度第一家获得美国FDA批准的注射剂药品生产制造企业,并具备在法规市场的药品注册申报及销售能力,其产品主要销售往美国和欧洲。

这是复星医药官网即公告对Gland Pharma的简介。这家印度制药巨头在中文网络上鲜少被提及,几次抛头露面也是因为和复星医药紧密相关。但这家企业的发家历程和成为中资企业后、从一家小型肝素制造商转型为一家复杂的注射剂制造商的纪录都值得一提。

Gland Pharma的创始人PVN Raju本身也具有传奇色彩。PVN Raju毕业于马德拉斯总统学院化学专业,并获得了印度化学家学院的研究生学位。他先后在英国公司Evans Medical和瑞典生物制药企业Pharmacia接受培训。回到印度后,PVN Raju于1974年创办了企业Gland Chemicals,随后于1978年创办了Gland Pharma。

这位富有远见的技术专家于1960年在印度率先引领开发了肝素技术,并于1998年建立了印度第一家最先进的LMWH预充式注射器(PFS)设施。在他的指导下,该设施于2003年获得FDA认可,成为印度的又一创举。PVN Raju任职过的机构和协会包括印度制药协会 (IPA)、美国肠外药物协会(PDA)和国际制药工程学会(ISPE),且是ISPE的终身会员。PVN Raju获得的荣誉包括Y Nayudamma教授纪念金牌,和南亚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协会(SASAT)的特别表彰奖。

Gland Pharma的另一位创始人Ravi Penmetsa正是PVN Raju的儿子。Ravi博士在印度奥斯马尼亚大学获得医学学士学位后,在美国东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主修医学。在完成了七年的医院实践后,他于1992年加入 Gland Pharma 担任执行董事。1999年,Ravi出任公司董事总经理,带领公司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里实现了快速、多维度的增长,在建立全面的研发基础设施(分析和配方)以及各种注射剂型的CDMO业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促使Gland Pharma能够承接全球各地的合作项目,并满足多国、不同的监管要求。

现任董事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Srinivas Sadu于2019年正式上任,他于2000年加入Gland Pharma,并于2011年晋升为首席运营官。Srinivas Sadu拥有纽约长岛大学工业药学硕士学位、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分校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以及伦敦商学院金融与管理硕士学位。他在业务开发、制造运营、供应链管理和战略规划方面拥有超过23年的经验。在他的领导下,Gland Pharma的收入和利润持续增长,同时业务继续扩展。

目前,Gland Pharma垂直整合API设施、配方设施和研发三大方向业务,并建立起严格的质量控制系统、丰富的监管程序经验以及成熟的营销和分销基础设施。。

Gland Pharma在印度拥有四个一流的、符合cGMP标准的配方生产工厂,能确保在无菌灌装或终端灭菌条件下生产各种注射剂。而印度海得拉巴的两个先进研发部门则专门从事配方开发、分析方法开发、API工艺开发和稳定性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尽可能开拓全球市场,Gland Pharma的制剂生产工厂依次取得了美国FDA、英国 MHRA、德国BGV、巴西国家卫生监督局(ANVISA)、澳大利亚治疗用品管理局 (TGA)、南非MCC(药品管理委员会)世界卫生组织和加拿大卫生部等一种监管机构的认证。

依据长年累积起来的资源,Gland Pharma形成了以对外授权、技术转让以及印度境内合作营销的盈利模式;又因产品与原研的疗效一致,且符合美国cGMP标准的无菌生产工艺,从未出现过违反cGMP的重大问题,Gland Pharma在全球市场获得了口碑。

中资印度企业转型,复星医药曲线进入美国市场

2017年9月18日,复星医药公告称,拟出资不超过10.91亿美元收购印度药企Gland Pharma约74%的股权,其中包括收购方将依据依诺肝素在美国上市销售所支付的不超过2500万美元的或有对价。复星医药的这一股权收购比例相比较一年前下调了约12%:2016年7月,复星医药公告将收购印度药企Gland Pharma现有股东持有的79.997%的股权,同时认购标的公司发行的6.083%的可转换优先股。交易完成后,复星将持有标的公司86.08%的股权,该计划原定于2017年1月27日完成交割,但此后受印度内阁经济事务委员会的审核影响,延迟半年交割仍未获完成。

彼时,据第一财经报道,根据印度CCEA(印度内阁经济事务委员会)“外资在印度公司直接控股不得超过74%”的规定,在下调了控股比例后,同年10月3号复星医药与Gland Pharma将直接完成交割。

Gland Pharma财报显示,截至2016年3月31日的财年,公司总营收折合人民币约为13.58亿元,净利润为3.14亿元,在印度同类公司中处于领先地位。2017财年,Gland Pharma实现了营收149.16亿卢比(约1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9.9%,实现净利润41.37亿卢比(约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9%。与此同时,公司在美国有超过20个品种上市,主要为注射剂剂型,覆盖的领域包括心脑血管、抗肿瘤、抗感染/抗生素、精神麻醉类、儿科用药等市场规模较大的治疗领域。

复星医药此次的收购主要来自于其对于全球市场布局的战略考量。收购Gland Pharma后,复星医药可以借助其生产线以及注册平台,从而扩大品牌在国际上的效应,以此协助复星医药进军包括美国在内的海外市场,同时也有助于复星医药推进药品生产业务的升级。

此外,Gland Pharma公司的业务范围覆盖心脑血管、麻醉、抗感染和糖尿病等,核心产品包括肝素钠、依诺肝素钠注射液、罗库溴铵注射液、万古霉素和重组人胰岛素等多个领域。这些资源与复星医药已有的创新药产品力结合,能进一步帮助其实现药品在印度的本土化和市场拓展,进一步扩大复星医药的规模。

而正式成为中资企业的Gland Pharma依然保持了飞速发展。

2020年,Gland Pharma正式宣布上市,此次上市被认为是印度制药公司规模最大的一次IPO。Gland Pharma的最大股东复星医药和其他股东将发售4320万股股票,募资额最高可达645亿卢比。与此同时,Gland Pharma表示将投入125亿卢比在印度安得拉邦的人口与辖境第一大城市维沙卡帕特南建立一个全新的API工厂,并扩建位于海得拉巴附近的工厂规模。

Gland Pharma继续坚持B2B的CDMO模式,并一如既往注重仿制药质量。

此外,Gland Pharma的业务模式越发趋于混合。发展至今,Gland Pharma一方面拥有知识产权,能够像前端公司一样获得一定份额的利润;另一方面,它又像CDMO企业一样向多家合作伙伴供应产品,从而实现规模效应,并直接反应在营收环节。

一边聚焦业务,一边布局全球

2019-2020年间,Gland Pharma约三分之二的收入来自全球最大的医药市场美国,约18%来自印度。其2020财年的营收为277.24亿卢比,利润为77.28亿卢比,全部收入均来自生产注射药物。这3年间,Gland Pharma收入平均增长 27.4%,利润率为36.9%。

然而,并非没有隐患。

一方面,注射剂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而且产能过剩。随着新型药物的不断涌现和治疗方式的创新,注射液的种类和应用领域有望进一步拓展,满足不断增长的临床需求,但短期增速缓慢,且耗时较长。

另一方面,就在Gland Pharma上市的2020年,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承认中印关系紧张加剧成为自身的风险因素。该公司表示,由于中印的政治关系的紧张,有可能导致印度进口中国产品的关税提高、印度对中国的出口限制和印度国民抵制包括中资在内的各类外资企业。印度证券公司PROFITMART调查部门负责人Avinash Gorakshakar曾指出:“问题在于Gland Pharma增长的原动力会是中国市场。两国贸易关系紧张,那么Gland Pharma在股票市场的业绩或将被严厉的目光审视”。

尽管乐观预测认为,Gland Pharma的仿制药还迎来中国市场需求迅速增加的东风。但在2022年,Gland孟买上市股票今年下跌了54%左右,市值约为35亿美元。也正是在同一年,复星医药已经开始评估出售Gland Pharma股份的相关事宜,直到2024年6月下旬正式实施。

回到复星医药的出售公告,复星医药持有Gland Pharma的股权比例为51.83%(本次交易前为57.84%)、仍保持对Gland Pharma的控股权,Gland Pharma仍为复星医药合并报表范围内子公司。本次交易所得款项将主要用于补充复星医药营运资金、偿还带息债务等。

但这并不代表复星医药布局全球市场的脚步会停下。2017年复星医药收购Gland Pharma 时,复星集团联席总裁、复星医药董事长陈启宇就表示:“复星医药国际化战略的核心,是最终可以进入欧美、日本等市场,此次并购对未来进入印度市场,进而进入全球市场十分关键。” 而2024年下半年,行业仍有望看到复星医药在相关布局方面的重磅举措。

* 参考资料

How the Chinese-owned Gland Pharma transformed from a small-time Heparin maker to complex injectable manufacturing

*封面来源:123rf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