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6月20日讯(记者 吴雨其)在科创板开板五周年之际,监管官宣“科创板八条”。

在近日举办的陆家嘴论坛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宣布,证监会将发布深化科创板改革八条措施,进一步突出科创板“硬科技”特色。当日下午,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以下简称《八条措施》、“科创板八条”),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升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包容性,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大局。

吴清表示,发布深化科创板改革的八条措施,进一步突出科创板“硬科技”特色,健全发行承销、并购重组、股权激励、交易等制度机制,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八条措施》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新“国九条”有关部署要求,紧紧围绕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突出重点、远近结合,推出一揽子改革举措。特别是,针对市场反映较为集中的新股发行高价超募、活跃并购重组市场、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等问题,《八条措施》作出了相应安排,既积极回应市场关切,也为下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积累经验、创造条件。同时,《八条措施》对于助力上海加快“五个中心”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私募如何看待“科创板八条”,对资本市场有何深远影响?财联社记者采访了多家私募,对“科创板八条”的出台进行了深度解读。

高弹性改善需耐心 将深远影响市场

“科创板八条”的提出是否利好?钜融资产基金经理袁美洋对此认为,科创板八条的提出对资本市场整体上是利好的,《八条措施》深入贯彻新“国九条”部署要求,涵盖允许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增加网下投资者持有科创板股票市值要求、鼓励支持科创企业并购重组、完善交易机制等多方面。

袁美洋特别指出,当中丰富科创板ETF品类及ETF期权产品的措施,将使得科创板中的大盘龙头短期受益。科创板目前整体估值处于低位,风险回报比较高,但具体到细分结构上,高景气资产估值已经不低。《八条措施》为科创板及整体资本市场的影响是在长期层面上,科创板企业基本面高弹性改善仍需耐心等待。

《八条措施》深入贯彻新“国九条”部署要求,鼓励支持科创企业并购重组及使用股权激励等,这将有助于科创板企业实现快速成长,推动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八条措施》也将促使科创板上市公司响应政策导向的变化,优化其管理和治理结构,从而改变A股市场特征,吸引更多长期资本流入市场。

顺时投资权益投资总监易小斌认为,“科创板八条”的提出,虽然是针对科创板的改革再出发,但同时也是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对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肯定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比如说强调硬科技的属性,其实就是对不同板块上市公司的具体要求,形成有差别的发展层次。再比如说优化新股发行定价机制,就是防止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共同抬高发行价,扰乱市场秩序。这具体的八条都是详尽的、可操作的措施和手段,有利于优化市场结构,吸引长期资本,提升投资者信心。”

黑崎资本首席战略官陈兴文认为,“科创板八条”的出台,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中开创了一段新纪元,它不仅预示着科创板的改革再出发,更是对整个资本市场的一次深刻赋能铸造了政策指导的引擎。

“科创板八条”的提出,对资本市场的积极影响首先体现在对科创板定位的进一步强化上。它标志着资本市场的“硬科技”春天的到来,为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了更加肥沃的生长土壤。通过优化发行承销制度、支持并购重组等措施,政策为科创企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融资渠道和更高效的资本运作平台,这将极大激发市场活力,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尤其是长期资本的注入,有助于让中国形成更加稳健和成熟的投资环境。

措施落地后,对未来市场发展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促进科技创新和推动产业加速升级迭代,助力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科创板八条”为科创板注入了新的活力,预示着未来市场将在科技创新的引领下,迎来更多结构性投资机会,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半导体芯片、创新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这些领域的发展将为资本市场带来新的增长点,吸引更多国际化人才,推动形成更加多元和平衡的市场结构。

为私募资产配置提供新风向标

“科创板八条”颁布后,是否会对私募基金的选股方向或资产配置产生影响?

袁美洋认为,配置上预计会有一定的改变。“目前科创板公司估值普遍处于相对低位,提供了较好的买入机会,可能会增配有外延并购潜质的优质科创板公司。”

陈兴文则认为,“科创板八条”的推出,为私募基金在科创板的投资布局提供了新的风向标。科创板作为资本市场的新兴板块,其上市公司普遍具有市值较低、入场门槛较小的特点,这为私募基金提供了更为灵活的投资空间。

同时,科创板聚集了众多成长性强、技术含量高的“小而美”企业,这些企业往往专注于高精尖领域,拥有快速成长和突破的潜力。政策的红利叠加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使得科创板成为私募基金寻求超额回报的沃土。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私募基金可以利用其专业的投资策略和灵活的操作手法,捕捉科创板企业的成长机遇,实现资本的增值。

陈兴文总结,“科创板八条”的提出和实施,将为资本市场带来深远的积极影响,为科创板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动力。这不仅是资本市场的一次重大利好,更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

“科特估”将走出长期行情

近日,“科特估”概念持续走热,“科创板八条”是否能助燃行情?多数私募认为行情持续性取决于科创板的基本面改善以及相关个股的“硬科技”属性。

易小斌认为,“科特估”的行情有着长远的发展机会。但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存量资金博弈,市场信心不足,板块轮动极快,任何主题或行业的机会都表现为一波三折,很难形成大级别的趋势性机会。

明泽投资基金经理胡墨晗认为,“科特估”是实现产业链、供应链高水平安全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支撑,是资本市场重点支持方向。从绝对水平上看,国内科技企业在经历了近两年的调整之后,目前估值相对偏低,具有较大的估值修复空间。从长远来看,基于高质量发展需求,预计政策将会持续支持科技创新,盈利增长、基本面改善将会是“科特估”概念上涨的长期驱动力。

安爵资产董事长刘岩表示,“‘科特估’行情的走势往往受到宏观经济环境、政策导向以及市场资金流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从当前的市场环境来看,有很多积极因素支撑‘科特估’板块的上涨,如政策支持、科技水平飞速突破等,不过考虑到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市场估值的合理性以及投资者情绪的波动等因素,‘科特估’行情在短期内可能还是会有相当的波动,但中长期内具有巨大的上涨空间。”

行业方面,止于至善基金经理何理更看好电子、通信、计算机行业,重点关注围绕算力产业链的GPU、光模块、HBM,以及AI杀手级应用、可以实现L4级或更高级别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的投资机会。

陈兴文也看好智能汽车行业,作为“科特估”版图中最为耀眼的星辰与“扛旗手”,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支柱。智能汽车的崛起,不仅仅是一个行业的飞跃,它更是中国新质生产力的集中展现,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有力证明。它带动了人工智能、电子、通信、计算机、新能源、机械设备等产业链的蓬勃发展,形成了一个以智能汽车为核心的新型产业集群。

明泽投资基金经理胡墨晗重点关注高景气、业绩不断提升的AI+产业链,政策加码、基本面复苏的半导体产业链,以及以人形机器人、星链通讯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产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