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年,李鸿章大摇大摆地跑到美国,想要给美国人瞧一瞧他的中国风。他特意穿上了太后赐的黄马褂,准备秀一波。不过,他一出现,旁边的美国人都穿着时髦的西装,简直跟他格格不入!

清朝后期,因为闭关锁国的政策影响,中国的发展开始远远落后于西方。

西方飞速发展的时候,中国却还困守在落后的封建制度中,错过了见证工业时代发展的时机。

这也为之后列强来犯时,清廷无力抵抗埋下了惨重的伏笔。

十九世纪后期的时候,李鸿章作为清廷的外交大臣,来到了美国进行友好访问。

根据史实记载他访美并非是要完成重要的外交使命,更多的是想要看一看外面的世界,亲自感受西方和中国的不同。

然而这次访问竟然给李鸿章带去了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次回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的清廷许多方面的发展进程早已落后于西方,可悲的是,清廷的封建统治者们仍旧傲慢地认为天朝为尊,不愿意开眼看世界。

李鸿章作为生长在封建制度下的典型代表,在到访的时候特意换上了慈禧亲赐的黄马褂,以示尊贵。

可当他来到西方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黄袍马褂在这里简直就是奇异的存在。

但对于李鸿章来说,美国人全部穿着奇怪的服装,这些服装看起来剪裁更为轻便合身,和清朝所推崇的黄色为尊显然不一样。

李鸿章的到来,对美国的媒体来说是一件轰动性的大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就是那时候东方的典型代表。

多家媒体都将他的来访做成了头版头条,以此来吸引人们的注意。

这是中国第一次来到美国进行访问,也是中西方观念第一次产生剧烈碰撞。

这次出行,李鸿章可谓是做足了准备,在开眼界的同时也不忘向外国人宣传中国的文化。

他吃饭的时候并未用美国的大厨,而是随身带着专门烹饪的中国厨子,让外国人啧啧称奇。

美国人头次见识到燕子的口水也能够做成食物,这简直是一件不可置信的事情!

更别说李鸿章行李中的奇珍异兽,这些都让当时的美国人大开眼界。

但是比起来美国人的好奇,李鸿章受到的冲击显然更大。

在他离开纽约火车站前往另一个城市的时候,在场的华人告别的方式竟然是向他鞠躬和叩首。

这一奇特的方式让在场的美国人顿感好笑,像是看到了有趣的景象。

这其实也体现了当时清朝时期国人思想的迂腐和对封建帝制的推崇。

在城市中参观的时候,他看到人人都骑着有两个轮子的铁皮车,对此情景感到好奇不已。

看到李鸿章感兴趣,有人便提出送给他一辆自行车,并且给他示范了如何使用,这些新鲜事物都让他心中充满感慨。

现在想来,不难理解当时的李鸿章回国之后,面对中西方的巨大落差,为何会产生辛酸的心情。

这些对他来说的奇观异景,就是西方国家人们的生活日常。

面对美国记者的提问,他坦然说出一句发自内心的感受:“你们美国有很高的楼宇,最高有20层,但是我们是造不来的,台风一旦刮过来,房子会站不稳。”

这句话包含了李鸿章对这样发展的敬佩之情,同时也并没有掩饰中国当时发展的落后。

这样的坦诚和大方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到后来的时候,记者还记得这个职业外交家。

记者评价说李鸿章没有任何的傲慢姿态,相反的是他全程都很平淡,但是在提到美国的《排华法案》的时候保持了作为一名中国人的民族气节。

当时的中国没有强劲的实力,完全印证了“弱国无外交”那句话,但是如今的中国实力强盛,早就摆脱了西方对中国的刻板印象。

我们只有牢记历史教训,才不会重蹈覆辙。

资料来源:

《纽约时报》里的晚清史:李鸿章访美记——澎湃新闻

文史小语|李鸿章访美:轰动美国朝野的10天——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