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新中国的军衔制度正式建立,这一年的授衔仪式不仅是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士们英勇斗争的肯定,也是对历史的一次重要回顾。在这背景下,东北军的英雄们尤其引人注目。

东北军,曾是张学良麾下的精锐部队,其官兵经历了从抗日战场到解放战争的洗礼,最终融入人民解放军的伟大历程。

1955年,原东北军中有25位将领被授予新中国的各级军衔,其中五位最为杰出的将领,他们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们分别是上将吕正操、中将万毅、少将解方、少将张学思和少将江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吕正操:从东北军到开国上将

吕正操,出生于1905年的辽宁省海城县,自幼经历了日俄战争的洗礼。早年家境贫寒,吕正操因此只能读到小学四年级。尽管学业未完成,他的早年生活充斥着艰辛与挣扎,但也为他日后的军事生涯奠定了坚韧不拔的基础。

1922年,吕正操迈出家门,加入了张学良的卫队旅,开启了他的军事生涯。在张学良的卫队旅,吕正操因其出色的表现迅速受到重视。不久后,他通过考试被选为旅部副官处的文书,这一职位不仅让他有机会接触军事文案,更频繁地与张学良直接交流。

在这个阶段,他的军事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随后,吕正操在张学良的推荐下考入东北讲武堂,进一步深造军事理论与战术。在讲武堂期间,吕正操表现出众,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还在各类军事演习中展现了出色的指挥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讲武堂的教育为他日后的军事生涯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毕业后,吕正操被任命为张学良的少校副官,这一职务让他有更多机会参与高层决策和重要活动。他参与了许多关键的战略部署和军事行动的策划,为他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

在这一期间,他亦开始接触和了解共产主义思想,这些新思想对他的世界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吕正操在张学良的允许下脱离了国民党军队,率部在河北小樵镇起义,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将部队并入八路军。

此举标志着他从一名东北军官转变为一名共产党的抗日军事领导者。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吕正操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特别是在冀中平原上的游击战中,他的战术创新大大提高了游击队的战斗效率和生存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抗日战争胜利后,吕正操在解放战争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他所领导的部队多次在关键战役中取得胜利,为中国共产党最终取得全国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他的军事才能和过往的贡献得到了国家的认可,1955年,在新中国首次军衔授予仪式上,吕正操被授予上将军衔,成为原东北军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将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