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物馆

中国科学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编者按:

5月30日,中国科学家博物馆正式对公众敞开大门,这不仅是科学的殿堂,更是一座传承智慧与探索精神的灯塔。

在这里,每一件展品,每一段历史,都诉说着一位位科学家无私奉献的故事。他们以国家的兴衰为己任,以人类的未来为使命,无畏艰难,勇攀科学高峰。

为庆祝博物馆正式开馆,特策划“博物馆探寻记”系列图文,每期为大家讲述一件展品背后的故事。

81年前,中华大地正历经风雨洗礼,有位心理学家收到了一份聘书,邀请他任职西南联大哲学心理学系教授。

这可不是一般的聘书!落款处梅贻琦、蒋梦麟、张伯苓三位大佬的名字,熠熠生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人可能对这三个人不是很熟悉,他们,可是教育界响当当的三位“大佬级”人物:梅贻琦是清华大学校长,蒋梦麟是北京大学校长,而张伯苓则是南开大学的校长。

抗战时期,号称“教育史上的奇迹”的西南联大就是由他们三个共同“坐镇”的。

那么,大家猜一猜,能让这三位大佬都青睐的“大牌”是谁?

他叫周先庚,中国实验心理学的奠基人与开拓者。今天,我们来讲讲他的故事。

时间拨回到1937年,周先庚在西南联大哲学心理学系任教授和心理学组行政负责人。早在三年前,他就在《独立评论》上发表了《国防设计与心理技术建设》一文,详细介绍了欧美国家在大战后,心理技术建设的成长与发展。

当时,正值抗战烽火连天,周先庚感到将心理学应用到抗日战场上是很光荣的事情,他果断把研究重心放在国防设计与心理技术建设的结合上,立志为国家出力。

1945年,周先庚收到一封来自军队的信。国民革命军第五军想借鉴德国经验,搞个“军官心理测验所”。军长邱清泉更是亲自出马,邀请他赴军中考察军事心理问题,为军队选拔合适的人才。

周先庚一听,立马来了精神,两人一拍即合。他马上着手,开始编写军官心理测验设计稿和官兵心理专题研究实施办法等方案,就连除夕,依然伏案编写“第五军心理实验所计划书”的“寒假进行计划部分”。

当时的心理测验基本都是欧美“进口”,有些内容对中国军人并不适用。周先庚觉得,测验标准要根植于中国文化土壤,要符合中国人的特点,体现中国人的品质。他强调:“军官心理测验之目标,在培养领袖人才,寓教育于测验……”

他先后对168名受测军官进行了心理测验。项目包括受教育程度、抽象智力、观察与记忆、学习能力、动机、情绪稳定性、身体敏捷和灵活性、勇气、社会关系、领导力,最后在这些测试项目的基础上进行总评。

“陈上尉副官很沉静寡言,志愿完成自己的事业,很切实际,对于现在职务也很满意,测验结果情绪很稳定,但对从军动机及军事领导、人际关系似稍差,异性接触较少机会;胃痛、耳痛、手臂虚弱,以及嗜好看戏等,似乎应当矫正,更应充实自己的学识。”

“辛中尉排长是个典范军人代表,测验结果证实这一点,很是切当,对于现在的职务很满意,对于人情世故了解很深,是个按部就班的工作者,作战经验很丰富,很能服众,很知道友情恩谊,做一个实际下级干部是最适宜没有的,不过自己分析,自我批评或欠坦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周先庚手持科学之笔,化身心理侦探,深入军队内部,用智慧和勇气为抗战胜利贡献了独特的力量。他的故事,活像一部抗战版“心理探案集”!看到这里的朋友,别忘了把这个小故事分享出去,让大家也一起感受这位“心理英雄”的魅力吧!

参考资料:

[1]严慧中 陈巍.周先庚:才华横溢的中国现代心理技术学先驱[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4.03.01

[2]阎书昌 陈晶 张红梅.抗战时期周先庚的军事心理学实践与思想[N].心理学报,2012.11.15

[3]刘秋梅 刘东霞.中国心理学的先驱——周先庚心理学研究成就探讨[J].科协论坛,2010.07.25

[4]郭静茹.抗战烽火,知识救国——中国实验心理学奠基人周先庚档案背后的故事[A].清华大学档案馆,2020.01.20

[5]阎书昌.周先庚:开创“中国牌”心理学[N].中国科学报,2014.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