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写了两篇,都是以中专女生姜萍为由头,其实我对这件事兴趣不大,只是想借机攻击现行教育制度。

这两天风向突变,许多人开始质疑姜萍作假,老实说,我对这个议题也没啥兴趣,但突然睡不着,闲着也是闲着,不妨简单说几句。

先下结论:在我看来,之所以会有两派,是因为对于聪明与善良的不同价值偏好。聪明的人觉得:你怎么可以这么赤裸裸的侮辱我的智商?良善的人觉得:万一冤枉了人这可如何是好?

老实说,这个事情很早之前也一直困扰我。举个例子,你在路边碰到一个乞讨者,你要不要给他钱?你要给了,很可能他是在骗你;你要不给,又良心不安。所以我特别理解其实很多人内心深处是很想眼不见为净的。

后来我突然想通了:每个都给,但不多给,一块两块,五块十块足矣;就当买一个心安,至于有没有被骗,不重要。那大概是十多年前,也就是说,从那个时候起,在聪明与善良之间,我决定选择后者。从此以后,就过上了“仁者不忧”的好日子。

当然,我不是说要“难得糊涂”,而是在搞不清楚事实之前,情愿善意揣度人。如果真搞清楚了,比如这个人确实需要帮助,那肯定不止五块十块;如果这个真是个骗子,我恐怕也不会坐视他骗人。

那怎么算真搞清楚了呢?证据。我的偶像胡适之有句话说得特别好:“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有一分证据,只可说一分话,有七分证据,只可说七分话,不可说八分话,更不可说十分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胡适之也说了,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但很多人只记住了前半句,忘了后半句。而且,这说的是做学术,倘若涉及他人声誉,还是不要“大胆假设”了。

现在的情况是,很多人恐怕最多有一分证据,已经敢说十分话了。网上不说人均福尔摩斯,至少是俯拾皆是,很多人对于自己的聪明有着十足的自负。

再举个例子,多年前的榆林产妇坠楼事件(不知道的读者可以去搜索一下,我就不解释了),网上很多人怀疑产妇的丈夫为了生孩子不顾老婆的死活,大加批判,还有人写了几千字的长文,逐帧分析产妇丈夫接受采访时的表情(大概是受美剧影响,那段时间微表情分析特别流行),最后得出结论:他一定在撒谎。而实际上,撒谎的是医院方,而产妇丈夫之所以表情紧张,有个特别简单的解释:人第一次在镜头面前接受采访,少有不紧张的。

所以个人的经验大多数时候是不够用的,现实的可能性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说到这里,我的立场已经很清晰了,我不赞成那种现在就说姜萍作假的言论,因为距离证据确凿还远得很。

你可以心里有质疑,但谨慎起见,最好不要公开说出来;即便要说出来,也应该留有余地,而不要急于下断言。毕竟,对公权力的批评和对普通人的批评是两回事,对前者应严苛对后者要宽容,这不矛盾,甚至可以说是一体两面的:正是为了保护个人,才要对权力严苛。

我知道有人会说,姜萍是公众人物,所以大家有质疑她的权利,她也有义务出来回应。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或者说是对“公众人物”这个词的极大的泛用。她也就是个“新闻当事人”,明星企业家政治人物才是公众人物,他们向公众曝光获取利益,同时让渡一定的权利,这才是对等的。把“新闻当事人”等同“公众人物”,这是非常轻率且危险的。

微博上“汪有”写了一段话,说得特别好,我几乎每个字都赞成,摘录一段如下:“我会考虑我的质疑,对当事人的影响。如果她事后发现真有问题,我无非也就是被骗了几天。但如果她没有问题……人云亦云出来质疑,靠着网上听来的只言片语,去伤害一位珍视数学热爱数学的女孩子,这会让我成为烂人。我宁可被骗,也不要成为烂人,更不与烂人为伍。”

“宁愿被骗”这话说得很好,但我有个观察,在中国,很多人更在意“被骗”:你说我坏可以,但你不能侮辱我智商。而且,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明明某人是坏,但大家更愿意用“蠢货”“傻X”来骂他,似乎骂“坏蛋”太轻了,为了表明这是骂人,有时候还会加上一句“愚蠢是一种道德上的缺陷。”愚蠢而身居高位是一种道德上的缺陷,甚至是一种罪恶,但对普通人来说则不一定合适。

为什么很多人宁愿做个“坏蛋”也不愿意做个“笨蛋”?也许是因为生存环境太恶劣,笨蛋容易被淘汰?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骗子太多,傻子不够用了”。这么说倒也能理解,所以,中国人才对“被骗”这么敏感?才有这么多人热衷在网上去戳穿“骗局”?

不过我在想:我们从小到大,每天都在被骗,也没见多少人怒不可遏,怎么在韩寒、罗尔……以及姜萍上面就这么兴致勃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