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叶舒宪用虚拟现实的神话大传统勾连了本场三人观点,也串起了前三期内容

【导读】6月15日,文汇讲堂169-3期《春申君与"华亭""沪渎"——春秋战国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上海地域变迁史》,由华东师大社会发展学院教授田兆元主讲,安徽省文史馆馆员翁飞对话,上海交大文科资深教授叶舒宪点评。

文汇报社、上海博物馆、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联合主办,中国文物学会文化遗产传播专委会协办。上报集团技术运营中心融媒运营中心作技术支持,央视频、喜马拉雅、文汇报微信视频号作直播。线上线下12位听友互动。

经整理分四篇主讲、对话(含精彩瞬间)、互动、点评以飨读者,此为点评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神话叙事的激情,让叶舒宪出场即自燃而燃他

很荣幸听了田教授和翁教授的对话,很惊讶一个湖北人、一个安徽人,替上海6000年寻根。我虽出生在北京,12岁去陕西锻炼了26年,那就是春申君和考烈王当太子时做人质的秦地。看我叔叔回忆录方知:我祖辈是苏州人,那里城隍庙所供的是春申君。如今苏州和上海的地铁也连通了,所以可算半个上海人,为上海寻根,也为自己寻祖根。

中华文化太博大精深,仅一个上海,历史可往上追溯,从700年史到今天城标可溯的2200年,直至此前的史前史所含的6000年。作为点评嘉宾,要把上两讲的内容和今天内容衔接起来,即——虚拟现实:神话中国大传统。

21世纪大历史观:

虚拟的神话历史还原,靠四重证据

带有虚拟现实的内容全在"神话中国"的大传统里,而中国人就生活在一万年来营造的虚拟现实传统之中。

21世纪国际史学界最新的动向就是解构英雄史观,拓宽大历史观。以色列教授所写的《人类简史》被译成六七十种文字,全世界流行。作者赫利拉把文献史学放在一边,从物证的基因角度告诉我们,全人类80亿人同源同种,7亿年前走出非洲。这种大历史和传统史学的差别在于,旧史学2000多年来都秉承英雄史观,突出帝王将相的历史作用,认为是他们创造了历史。司马迁写《史记》就是本纪、世家加列传,以帝王将相为主。如果不是春申君贵为楚国令尹(即相国),能进入列传吗?但如今,新史学的大历史观完全不同:要突出物的叙事,还要揭示神话如何驱动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重证据法研究》是杨骊、叶舒宪2019年所主编出版的力作,现为外译书目

刚才田教授指出历史叙事有三重:景观叙事、语言文字叙事、民俗叙事。我们文学人类学倡导四重证据法,把语言文字的证据再区分,传世的文字写在书本上进入图书馆,属于一重证据;地下新发现的甲骨文、青铜器铭文和竹简帛书,包括越王勾践剑上的铭文,都是二重证据。以一化二,这样就有四重证据,通过四重证据建构出来的历史叫大历史,它一定是从虚拟现实开始,即从神话讲述开始。

与上海有关的历史:

楚800年、近2000年、吴600多年

神话的魅力在于,它能化虚为实,彰显出虚拟文化的重要性。以春申君黄歇为例。目前全国7省13处建有黄歇的墓,大家都想与黄歇挂上关系。考证下来淮南的黄歇墓最靠谱,因为即黄歇被李园谋杀之地——楚都寿春。其他的各地黄歇墓或为虚拟。为充分理解这个历史人物,我特地用黄歇出生时的公元前314年和去世时公元前238年的两幅战国七雄形势图,对照楚国和秦国疆域变化:此消彼长。他与考烈王同年去世时,楚国疆土已大大缩小。晚楚时分,大势已去,无人可以力挽狂澜。但春申君非常长寿,享年76岁。

楚国的历史有800年,追溯上海之根,只到楚国800年的晚期和春申君这个人物,我认为还不够完整,我们还要看一下历史上的吴国和越国。吴国历史相对短一点,从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473年,600多年;而越国有将近2000年历史,比楚国史长一倍还多。今天的长三角文化溯源,首先要看越国,乃至整个百越族群的分布。越国四次被灭,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成语,源于越国灭吴国的历史事件。之后它两次被楚国灭,一次是楚怀王时期。越国灭吴国,所得的吴国旧都叫吴墟,也就是今天的苏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举世无双的越王剑,馆藏在湖北省博物馆

神话解读楚吴越:

天熊降临、鸟图腾、玉王权神话

楚、吴、越,为何有这样三个国名?如果没有神话的解释,"所以然"问题就无法解决,这里涉及到二重证据。新出土的各种文献提供了原版的神话历史叙事。

1965年,湖北荆州出土了越王勾践剑,剑上有八个字"越王鸠浅,自作用剑"。为破解这铭文,云集了全国的古文字专家,郭沫若先生也在其中,最后由唐兰先生认定,并被广泛接受。在吴国铜器铭文上,吴都叫勾吴。鸠和勾,古汉语音转的规律可以相通,所以越王鸠浅,代表越文化背后的崇鸟习俗,而良渚文化的陶罐都常见鸟的形状,也是越文化与神鸟信仰渊源的例证。

越王勾践剑被认定是"天下第一宝剑",一剑砍下去20多层纸被全部斩断,出土时历经2000多年并无生锈。越国宝剑为何跑到湖北荆州?因越国被楚怀王所灭,战利品被缴获后进入楚国高等贵族墓的随葬品之列。

吴国的名字:勾吴;越王的名字:勾践。原来这两个"勾",都是鸠的意思,与鸟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越文化后的神鸟信仰

同样,我用神话中国的二重证据来解码楚-熊、越。

楚国为何叫楚国?《清华简·楚居》第二行写着:……破肋生丽季(熊丽)而亡,巫以楚(荆条)包伤口,"抵今曰楚人"。先祖穴熊娶妻,生孩叫丽季,因难产孩子从肋骨而出,巫师用荆条包裹母亲身体。这个异常出生神话,带来了楚文化的命名,至今还在用"荆楚"大地来称呼湖北。

穴熊是什么意思?以"安大简(安徽大学刚发布的楚国竹简)"来解读。熊穴,熊在冬季躲进洞穴,几个月不吃不喝,一直冬眠,夏季走出洞穴,就被认为是神人下凡。这是天熊降临神话。《山海经》记载熊山有一个洞穴,叫熊之穴。古人把熊叫蜇兽,惊蜇那天万物复苏,冬天死去的各种生命全都会复活。熊是蜇兽之首,即死而复生的象征。

黄帝为华夏共祖,能随便找个动物来做符号吗?在长沙发现的写在丝绸上的《楚帛书》记载,比黄帝还早的三皇之首伏羲,叫"天熊伏羲"。指从天上来人间。这叫天熊降临神话,典型的楚国版的创世记。

吴是鸟图腾神话,勾吴即鸠吴,已如前述。

越,把走字去掉,剩下的是戉。在斧上面钻一个孔,用绳子绑上木柄,就是戉,代表王权和军权的仪仗器。这是玉戉王权神话,属于长三角地区对华夏文明的重要贡献。《玉文化先统一长三角》书中揭示:是玉戉引领长三角玉礼器的体系化发展。马家浜文化石戉,到崧泽文化进化为玉戉,距今六七千年。到五千年千的良渚玉戉,羽冠神徽雕刻到唯一一件玉戉(反山M12),是史前越文化至高无上的符号。

上五千年六大文化基因:

粟、稻、玉、帛、熊龙、鸮凤

说有文字记载的上海史可以追溯到距今2000多年或1800年,还可以深入到无文字时代寻找神话信仰的渊源,良渚文化在4300年前就终结了,但从夏朝开始就有越国。夏禹杀防风氏的叙事,发生在浙江。今日安徽和浙江的汪姓人还祭祀防风氏为祖神。

楚王族本姓"芈",登基为王,都改称氏,叫熊某。从穴熊、鬻熊下来,共有三十多位熊某,包括考烈王熊完。熊,本是伏羲和黄帝的雅号,即中国第一神圣雅号。楚祖颛顼是黄帝之孙,楚王要继承圣号"熊",理所当然。黄山的黄,如二位所讲,若与黄帝有关,也是有熊国对南方的影响。神话不能当历史,但是神话的信仰却能代代相传。所以"神话历史"这个合成词,意味着要先理解神话,再理解历史。图像叙事帮助我们唤醒文物、唤醒历史想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华文明的上五千年孕育出六大文化基因——稷·稻·玉·帛·熊龙·鸮凤,和江南水乡密切相关的有四个。"帛"基因,河姆渡文化距今7000多年前就刻画出蚕的形象,说明当时已缫丝养蚕了。讲到鱼米之乡的"稻"基因,浦江县上山文化遗址稻作文化超过1万年。5月24日国际刊物Science上刊登了中科院学者和浙江学者联名发表的最新成果:人工栽培稻之所以能在万年前的上山文化得到量产,此前还有野生水稻十万年历史。

"熊龙""鸮凤"基因,都是来自旧石器时代的动物图腾崇拜。到商朝,猛兽图腾变成了猛禽图腾——鸮即猫头鹰,猫头鹰是夜间出击的。从二重证据看,上海博物馆藏的竹简书《容成氏》,讲述大禹治水成功后要建夏朝,八方人民来朝拜,为区分来者而制定五面旗帜,东边为太阳旗,西边月亮旗,北边鸟旗,南边蛇旗。中间的属于夏王朝自己的国旗,则为熊旗。二重证据给"黄帝有熊"说提供更多旁证。这也是"熊龙"作为文化基因的有利证据。后起的虚拟图腾龙,不是结合了此前的熊之头和蛇之躯体吗?原生图腾与此生图腾的关系,一目了然。

【提问】

活态文化的相通:跳萨满、跳傩、日本阿依努熊图腾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科技研发工作者何东明:《易经》的乾卦说,群龙无首为吉,为何不是您说的天熊?

叶舒宪:我们讲文化大传统,就是要透过文字书写传统的遮蔽,找回更古老的传统。熊不退下去,龙就起不来,猫头鹰不退下去,凤就起不来。这叫"熊退龙起,鸮退凤起"。我们生活在西周以来的龙凤传统中,早已经遗忘更早的神圣对象。这里涉及到三重证据,即民俗叙事的唤醒作用:北方跳神叫跳萨满。南方叫跳傩。傩字右半边又是鸟,代表神降临人间。你看这北方萨满,身披熊皮,代表天神降临:手上拿的鼓,腰间全是铃铛,自己就是乐队。什么叫天神降临,看看日本的阿依努人祭熊祖、朝鲜半岛上演的檀君开国神话剧,都表达了绵延千万年的熊图腾神话。三重证据是活态的文化,非常重要。非物质遗产要从中小学就开始学习。这里用中国的保健医术"五禽戏"为例,相传为华佗所创,其中有"熊戏",每一个动作都在模仿熊的姿态,我们叫神话仿生学,今天又以八段锦方式流行于健身房,乃至办公室课间操。

高职英语教育熊明秋:非常荣幸作为今天唯一的熊姓听众获得"天熊神降"的知识。记得小时候去武汉老家,他们一直在说九头鸟,是不是猫头鹰呢?它是否是天熊神话一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叶舒宪:不一样吧。猫头鹰和熊都是现实的动物,九头鸟又是虚拟现实。熊代表冬眠后的死而再生。猫头鹰是今天被人误会最多的,因为从汉代以后的文学都说猫头鹰是恶鸟。夜猫子叫不吉利。西方文明首都的雅典娜logo,猫头鹰。商代出土的顶级青铜器文物妇好墓鸮尊共两件,一件上调国家博物馆,一件收在河南博物院。代表神的超自然能力:猫头鹰的夜视能力,代表超自然智力。成为智慧女神象征。

没有一个神话是胡思乱想的,全都有神话的逻辑。中国如今熊姓人口400多万人,以江西豫章熊氏为大宗,因为楚国灭亡后有大量王族后代留在南方。不过,远古之神圣如今还没有唤醒。希望借助上海6000年文化寻根,把楚国800年的穴熊族和华夏"黄帝有熊"的圣号,统统找回来。

神话是长了翅膀的民族精神,与历史同样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田兆元从文化形态的三种入口:语言叙事、景观叙事、民俗行为叙事切入,而神话是民俗的精髓之一

田兆元:叶老师是研究神话历史的。神话叙事有一种激情,今天大家都被强大的神话叙事感染了。上海在2021年前开始有两大工程,"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诞生地传播工程""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工程"。为了后一个,上海要建一个神话研究院,是全世界第一个,叶老师竞争力强大。最后我们经常在外面这样表述:全世界第一个神话研究院诞生在华东师范大学的隔壁——上海交大。

叶老师的神话是往上追溯到远古的起源。我们的神话是往下走,走到民俗的行为当下。叶老师率领我们一起,在学术上能够对得起上海神话学前贤的开拓,对得起文明探源、上海文化建设事业。曾经有人说神话、民俗都不是真的。这种偏见逐渐被我们击破了——神话和历史同样是叙事,甚至是更重要的叙事。神话是长了翅膀的民族精神。谢谢叶老师,又给我们上了一课。

整理:李念

作者:叶舒宪

文:叶舒宪 图:现场 周文强 图片整理 丁方婕 李念 编辑:李念 责任编辑:李念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