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4月下旬,昔阳县大寨村,第三次迎来了周总理视察。

在这次视察的行列之中,除了有陪同在周总理身侧的邓颖超之外,一起到来的还有墨西哥的总统路易斯·埃切维利亚·阿尔瓦雷斯和其夫人。

视察期间,整个大寨其喜洋洋,村民们都非常欢迎周总理和墨西哥贵宾的到来。

而周总理在到来之后,看着已经焕然一新的大寨,内心可谓是欣喜万分的。他是这样对大寨合作社主任——陈永贵说:永贵,我不敢认大寨了,大寨的变化真大啊,你们老一辈,小一辈,干得好啊!

确实,倘若时间倒退个十几年,大寨所呈现的,绝对不是如此这般阖家欢乐,民生幸福的景象。

而能够让大寨改头换面,带领村民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人,正是这位中共大寨村支部书记,大寨农业合作社主任,陈永贵。

新中国成立之后,陈永贵赴任大寨村,在大寨村干出了一番成绩之后,他就受到了中央的褒奖,受到了周总理的表扬。

73年的这次大寨视察即将接近尾声之时,周总理看着已经有了翻天覆地变化的大寨村,对陈永贵感慨地说道:10年以后,你们的变化就更大了。可惜,我老了,是不会有希望再来啦!

那么,故事说到这里,问题就来了,大寨村在改变之前的面貌是如何的呢?为了发展、振兴大寨,陈永贵和一众村民们,做了哪些努力?周总理的三次视察分别发生了什么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总理视察大寨)

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看大寨的发展历程。

1914年,陈永贵出生在了山西昔阳县的一户贫农家中。因为自幼就尝到了生活以及社会上的苦难,陈永贵有着一颗同情弱者的良善、坚韧之心。

后来,土改运动开始了,大寨村连同陈永贵一家在内地拥有强劳动力的15户人家组成了一个互助组,在当时被人称为“好汉组”。

但是,正是因为陈永贵有着一颗同情之心,在看到村中那些老弱妇幼人家无壮丁帮助维持生活之时,他主动退出了好汉组。

随后,就和老人妇女,娃娃们一起,成立了“老少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永贵)

“老少组”成立之后,因为陈永贵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优秀的领导能力,年底收成之时,亩产竟然比“好汉组”还多了30斤。

如此一来,“好汉组”的一些人纷纷倒戈到了“老少组”,大寨村的生产运动闹得红红火火。

陈永贵的一番作为下来之后,赢得了大寨村村民的民心。

1948年,陈永贵加入到了中国共产党,不久之后,他就被选举成为村内的生产委员与党支部书记。

三年后的十月份,37岁的农民代表陈永贵来到了天津,在这里,他参加了一场华北城乡物资交流的展览会。

也正是因这一次的展览,让陈永贵产生出了改造家乡山河的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永贵)

在展览会上,陈永贵看着摆列齐整的抽水机、电动机、拖拉机等,兴奋地说道:“咱中国有这么多的机器,这么好的地方,咱们还怕啥?”

“机器好是好,可都输人家给平川造的,没有山区的份儿,你说,咱们怎么办?”

同伴的话语如同一盆凉水从陈永贵的头上浇了下去。可陈永贵是这么轻易服输的人吗?他的骨子韧着哩!因此,在回村的路上,同伴又听到了陈永贵的这样一番话——

平川虽好,普天下不能都是平川。山区条件虽然不如平川,可要有干劲,有长期打算,也能超过平川。平川有平川的路子,山区有山区的路子,用不了几年,咱粮食产量要和平川摔跤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永贵)

回到乡里之后,他对村民们说:人不出门,不知天有多大。地有人种,戏在人唱,事在人为,只要有革命干劲,有雄心大志,高山也会低头,河沟也得让道!

可以说,因为参加了天津的展览会,彻底地打开了陈永贵改造家乡的路子。1952年,陈永贵成为了大寨村的党支部书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总理与陈永贵)

在之后的日子里,陈永贵用他的实际行动告诉了大寨村村民以及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什么叫做“事在人为,只要有雄心大志,高山也得低头!”

1953年,在陈永贵的组织下,大寨成立了“新胜农业合作社”。为了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合作社之中,提高人们的生产积极性,陈永贵用了一系列的法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在看书的陈永贵)

创办比赛,实行包干制等等。不仅合作社越办越好,大寨村的粮食产量一年也比一年高了起来。

1953年的秋天,斗志满满的陈永贵和一干村民们制定了一个改造大寨村的十年计划。

事实证明,他们做到了。从1953年到1962年这十年期间,大寨村改沟七条,粮食产量也从原本的237斤变成了774斤。

大寨村就这样在陈永贵的带领之下,成功地发展了起来!

要问在陈永贵带领大寨村发展之前,这个村子的面貌是怎样的呢?

用成语“穷乡僻壤”来形容也不为过。因为位于太行山土石山区,村民们只得将房屋建在山下,土地也是一块一块地挂在山坡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发展之前的大寨村)

一旦天公不作美,下个几场大雨,那么种植在山坡上的作物就会被雨水给冲刷而下。

因此,当时的大寨村有四多——讨吃要饭的多、卖儿卖女的多、扛长工打短工的多,外出逃荒的多。

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正是有着之前大寨村贫困无比的对比,才进一步展示出了陈永贵的能力。他确实值得大寨村村民的敬佩和感激。

就在大寨发展得越来越好之时,一场特大的洪灾让大寨村一朝回到了解放前。

1963年的本月初,一场洪灾如噩梦一般摧毁了陈永贵以及众多大寨村民数年的心血。

房屋被冲毁,好不容易修建好的梯田也被冲垮了,因着这一场的洪水,大寨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洪灾之后的大寨村)

面对突如其来的洪灾,陈永贵没有慌,虽然他很痛心多年的努力毁于一旦,但当时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将大寨重新建立起来!

他高声对村民们说道:土地刮了,我们重新修起来;窑塌了,我们盖起来,洪水冲走了一个旧大寨,我们再建一个新大寨!

在陈永贵的带领之下,救灾行动有条不紊地展开了起来,大寨的村民们迅速加入到了新大寨的建设之中。

就在外界都以为大寨的恢复只能靠国家救济之时,陈永贵用他的行动又一次告诉了众人——我们就是要自力更生!

因着这一次洪灾,陈永贵提出了他那著名的“三不要,三不少”,即不要国家的救济款,不要救济粮,不要救济物资与向国家卖粮不少,社员口粮不少,集体的库存粮不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带领村民们重建大寨村的陈永贵)

为什么陈永贵会提出“三不要,三不少”呢?

因为他知道,国家是可以给大寨的建设提供救济帮助。

但有困难的不止大寨一处,还有很多的地方更需要国家的帮助。

因此,洪灾之后,陈永贵拒绝了国家的救济。

陈永贵说:“这次遭灾,昔阳县很普遍,而全国还有更困难的地方,他们比我们更需要钱和物资。我们要像以前那样,依靠自己的力量,依靠社会主义集体救济,自力更生,战胜困难,重建家园”。

“自力更生”这四个字犹如魔咒一般,深深地刻进了每一个大寨人的心中。也正是因为有着“自力更生”的信念,奇迹发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永贵)

1963年洪灾的这一年,大寨的粮食又一次丰收了。

而这一次的产量也仅仅比上一年减少了百分之四而已。大寨成功实现了“三不要,三不少”,活了过来!

大寨人“自力更生,重建家园”的励志故事很快就获得了中央的关注。

次年,中央决定邀请陈永贵在大会上介绍他在大寨大队抗灾夺丰收的事迹和建设山区的经验。

即便面对中央领导,身处人民大会堂,陈永贵也没有表现出怯场。

他上台之后,用淳朴的话语向台下的人们娓娓道来了他的建设大寨的故事。他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党干部”,“干部,干部,就要先干一步,不先干一步,就不能当干部”……

一番话赢得了全场的掌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会上的陈永贵)

其实,在洪灾之前,陈永贵就已经进入到了中央的视线之中。而这次因为洪灾引发危机的成功处理,无疑是在陈永贵的功绩上又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周总理也在陈永贵大寨成绩做出之后,注意到了他。

有人这样总结——大庆是那个年代工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而大寨则是农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众所周知,1959年往后,为了促进中国工农业的生产,周总理等一众国家领导人可谓是呕尽了心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在办公的周总理)

在了解到大寨的典型性之后,周总理就派了人来到了昔阳县大寨村了解了情况。

之后,周总理就在《政府工作报告》上赞赏道——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公社大寨大队,是一个依靠人民公社自力更生进行农业建设,发展农业生产的先进典型。

不仅如此,周总理还号召道——我们各级领导机关,各个事业单位和广大干部,就是要学习解放军、大庆、大寨的彻底革命的精神和工作作风,使自己在革命化的道路上向前迈进,建设农业学大寨。

之上,便是“农业学大寨”的由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会上的周总理)

至于带领大寨发展起来的一把手陈永贵,周总理也是非常欣赏的。

《政府工作报告》作完、会议结束之后,周总理就叫住了欲要返回的陈永贵,并对其说:“永贵同志,今天晚上不用到大灶吃饭了,跟我来吧!”

随后,陈永贵就跟随周总理见到了毛主席。只听周总理解释道:“今天是主席的生日,毛主席特意安排把你也请来”。

从北京返回之后,陈永贵深刻地感受到了毛主席和周总理对大寨人民的关怀,一瞬间,他的斗志更高了。

在之后的日子里,陈永贵不断地为大寨的发展出谋划策,大寨发展得更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永贵和毛主席在一起)

而周总理在喊出“农业学大寨”的口号之后,不久,农业学大寨就在全国实行了开来,热热闹闹,红红火火。

随着大寨的发展越来越好,它的名头也逐渐传到了海外,很多外国领导人和友人都对这个村子存在浓浓的兴趣,于是乎,便有了后面周总理三次陪外国友人视察大寨的故事。

1965年,周总理陪同阿尔巴尼亚客人第一次来到了大寨。在这次视察期间,周总理向阿尔巴尼亚客人阐述了什么叫做“以自力更生为主,依靠外援为辅”的理念,让阿尔巴尼亚来客受益匪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视察大寨的周总理)

面对大寨的优秀成绩,周总理给予了肯定,并加以表扬。

但他却又说道——大寨要多种树,以此才可以减少水土流失;要立足三年大旱搞水利设施建设,保证稳定高产;要多发展畜牧业,发展多种经营;还要办半工半读,培养接班人……

一条又一条,陈永贵和一众大寨人记在了心里。

不仅如此,周总理在摆放大寨的村民们时,没有一点总理的架子,真正做到了深入群众,体察群众。

大寨的村民这样说道:“我真没想到总理来看我。总理实在不像个当官的,问长问短,可亲热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村民们在一起的周总理)

第一次视察两年之后,也就是1967年,大寨的村民们又一次看见了周总理。

这一次,周总理陪同的外国客人是越南的总理范文同。

第二次视察时,看到了大寨山坡上的青翠树木,平整修建的梯田,搭建的蓄水池,周总理不由地感慨:“变化可真大啊,同我第一次来的时候大不相同了”。

原来,总理在第一次视察结束返程之后,陈永贵等人就把总理所说真正地落到了实处,再加上大寨人的踏实肯干,大寨想不变都难!

第二次视察和第一次一样,总理和村民们一样,吃窝窝头,玉米饼。

临走之时,总理还特地包了些玉米饼,说要带回北京给中央首长尝一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视察大寨的周总理)

当时间来到1973年4月的时候,大寨又一次迎来了周总理。这已经是周总理第三次视察大寨了。

对于周总理的到来,大寨村民是表示非常开心的。同年4月23日,大寨村民站在道路两侧,夹道欢迎周总理和一同到来的墨西哥总理,场面可谓是热闹非凡。

这一次,周总理看到了大寨山上排成排的大树,看到了朝气蓬勃的孩子,看到了人们生活幸福的笑颜,由衷地对陈永贵说道:“永贵,我不敢认大寨了,大寨变化真大啊,你们老一辈,小一辈,干得好啊!”

随后,周总理就和墨西哥总理准备步行上虎头山。面对陈永贵让他坐车上山的言论,周总理说道:“不坐车了,到了大寨就要有大寨精神,发扬大寨精神爬山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总理和陈永贵在农民家中)

就这样,一行人爬起了虎头山。

因为陈永贵爬惯了虎头山的缘故,因此,在行至陡峭之地时,他可以气都不带喘一下。可是周总理却不行了。

尽人皆知的是,1973年的时候,周总理的身体就已经愈发的不好了。并且,这个时候的周总理已经到了古稀之年,所以,但一行人走到山中陡的地带的时候,陈永贵听到了这样的一句话,“永贵同志,走慢些,总理已经不是十年前的总理了”。

一句话,瞬间让陈永贵心酸不已。过去的十年,在工作上,陈永贵受到了很多来自周总理的帮助,他对周总理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周总理在一起陈永贵)

所以,当听闻了总理的身体状况如此之差的时候,陈永贵的担忧和心酸便也就可以理解了。

第三次视察结束之后,临走之际,周恩来说道:“10年以后,你们的变化就更大了,可惜,我老了,是不会有希望再来啦!”

一番话,让陈永贵的心更酸了,他恳切地说道:“过5年,请周总理再来看我们大寨和昔阳!”

“只要我身体好,一定还要来大寨!”

总理是这样回复到的,可是,大寨却再也没有等来总理的第四次视察了。

1976年,周总理在北京逝世,彼时,举国哀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总理最后一次做《政府工作报告》)

从陈永贵带领大寨一步一步走向发展、富裕的道路便可看出,他是一位爱国爱民,有责任心,有强大领导能力的优秀之人。他身上的优良品质,当值得被人们传颂。

从周总理三次视察大寨这一行径来看,他对大寨是非常的关心与支持的。反映出了他对中国农业期望。中国也正是在这些优秀领导人的带领下,成就了如今的繁荣富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总理)

而因为建设大寨而流传出来的大寨精神,无论在何时,都对中国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在当下的建设中,大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榜样。新时代,新农村的建设,要做到像大寨一样发展,才能与时俱进。

周恩来和陈永贵 作者 水新营 《党史博采:上》 2018年第2期21-25,共5页

探析陈永贵与农业学大寨运动 作者 王乙入 《学理论》 2016年第2期142-143,共2页

再读陈永贵——写在陈永贵同志百年诞辰日 作者 李茂盛 《史志学刊》 2015年第5期36-46,117,共12页

论农业学大寨运动中陈永贵的双重性作用 作者 徐四 张文婧 《学理论》 2015年第6期113-114,共2页

陈永贵三下天津卫 作者 井振武 《天津政协公报》 2012年第8期35-36,共2页

凡人陈永贵 作者 陈大斌 《人事天地》 2008年第7期50-52,共3页

陈永贵与大寨粮食统购统销 作者 李静萍 《沧桑》 2008年第5期118-119,共2页

从大寨陈永贵到呼唤“新农民” 作者 程漱兰 《人民论坛》 2006年第01B期15-17,共3页

陈永贵的从政岁月 作者 冯都 罗婷 《党史文苑》 2003年第4期10-14,共5页

陈永贵与“农业学大寨”的提出 作者 徐乐俊 《农村工作通讯》 2003年第10期50-51,共2页

周恩来三次陪外宾视察大寨始末 作者 马涛 《档案天地》 2012年第2期29-32,共4页

周恩来与大庆和大寨 作者 胡新民 《党史博采:上》 2016年第2期9-14,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