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揭秘超敏反应:拨开迷思,探究事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Jimmy Bordarie

法国图尔大学社会心理学讲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Colette Aguerre

法国图尔大学临床心理病理学讲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超敏反应并不简单等同于情绪化,而是涵盖了易感性、感觉阈值低、审美敏感性以及对破坏性刺激的回避行为等多个维度。超敏反应并非疾病,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导致情绪失调。对此,我们需要更深入地了解身体的功能和机制,并寻找更有效的管理工具。但目前尚未有一种普遍认可且经科学验证的方法,能够直接将超敏反应转化为一种积极的力量。超敏反应究竟是是一种优势还是一种负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研究表明,超敏反应影响着15%-30%的人口。

  • Aron和Aron的“感觉处理敏感度”模型将这种障碍描述为易感性高、感觉阈值低和审美敏感性高。超敏反应的影响可能因个人、其过去的经历、管理情绪的能力或环境差异而异。

  • 公众对超敏反应的认识加深,以及对情绪的态度转变是高敏感人群数量攀升的重要推手。

  • 超敏既不是一种疾病,也不是一种缺陷,而是一种人格特质,需要加以理解和利用,使之成为一种优势来源。

01

问:高敏感人群总是在哭——错误

超敏反应是当前备受关注的一个现象,同时也是众多过度简化和充满陈词滥调讨论的主题。然而,它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科学概念,并且是大量可靠科学研究的焦点。这些研究依据多种理论模型来阐释超敏反应以及由此衍生的定义。在众多模型中,最为广泛采用的是Aron和Aron于1997年提出的“感觉处理敏感度”模型。根据该模型,高敏感人群对内在生理和外部环境刺激具有更高的敏感度。此外,他们在情绪反应上也表现出更大的强度,无论是负面情绪还是正面情绪的反应均是如此。

换言之,情绪化只是超敏反应的部分特征。超敏反应实际上包含三个核心维度:

  1. 易感性:对内在和外在刺激产生强烈反应的倾向;

  2. 感觉阈值低:对微小刺激(无论是来自内部还是外部)的敏感性增强;

  3. 审美敏感性:对于美学表现及其引发的情感反应具有高度的感知和接受能力。

然而,我们的研究还提出了第四个关键因素:对破坏性刺激的回避行为,即个体试图控制并保护自己免受这些刺激伤害的倾向。

02

问:超敏反应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正确

在媒体的描述中,超敏反应有时被刻画为一种障碍,有时则被描绘为一种“超能力”。而在现实生活中,尽管超敏反应带来的影响往往是负面的,但对不同个体的影响却大相径庭。

根据Aron和Aron的模型,超敏反应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人群的童年较为快乐,因此不那么内向和情绪化,也不易感到抑郁,对他们而言,超敏反应似乎并没有那么严重。第二类人群的童年经历则较为艰难,他们更可能发展成焦虑症患者,尤其是出现社交焦虑。

此外,我们的研究还提出了另一种分类视角,它与前述分类方法并行不悖,同样划分出两种情形。第一种是“脆弱型”高敏感者,对他们而言,超敏反应构成了情感脆弱性的一部分。而第二种则是“审美型”超敏感者,他们的超敏反应在特定情境下可能发挥积极的保护作用,有助于心理上的恢复与提振。

03

问:超敏反应的触发点与高敏感人群的数量一样多——正确

这些分类并不意味着个人会被限定在某一固定类型之中。实际上,超敏反应部分是先天的,它带有遗传和神经生物学的基础,但同时也需要适当的触发环境。个体对特定情境的反应各不相同,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对同一事件的反应也可能有所不同,这取决于当时的具体情境和背景。因此,每个人与超敏反应的关系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此外,英语或西班牙语中更愿意将此称为“高敏感”,而不是“超敏”。这种说法能够更好地反映个人敏感的高低程度。

04

问:超敏是一种弱点——错误

在Aron与Aron提出的模型中,超敏被视为一种性格特质,它基于遗传和神经生物学因素,表现为从出生起就存在的个体差异。超敏并不是一种缺陷,而是一种特殊的功能方式,需要他人学习如何与之相处。研究表明,受超敏影响的人群大约占15%-30%。

实际上,如果超敏并未引起不适,检测并非必须。对那些确实因超敏而感到不适的人群而言,目前也有不少经科学验证的工具可供使用,如Aron和Aron量表——它以问卷的形式提供,并有多种语言版本。

然而,我们绝不应将问题简单化为“我是否过度敏感”这样的问题。相反,我们应该采取一种全面的方法来识别人们在心理和人际关系方面遇到的挑战,并探究超敏反应可能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05

问:超敏反应主要影响女性——错误

没有科学证据表明超敏反应主要影响女性。实际上,两性中高敏感的比例大致相同。不过,高敏感人群中确实有更多的内向型人格。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只有内向的人才会高度敏感——约有30%的外向型人格也可能表现出超敏的特质。

06

问:高敏感人群的数量有所攀升——不确定

尝试比较不同历史时期高敏感人群的数量并不现实,因为超敏这一概念直到近期才被提出。若是此前连超敏反应的定义都模糊不清,又何谈精准计算出受影响人群的具体比例呢?当然,这并不是在否认高敏感人群的存在,只不过他们当时并未被识别并归类为高敏感人群。

此外,我们观察到的高敏感人群数量的增加,很可能仅仅是媒体广泛报道这一术语的结果。当人们在媒体上看到相关描述时,可能会产生认同感,从而自然而然地将自己归类为高敏体质。然而,他们有多少人真正通过科学且有效的测试来验证过这一结论?目前还难以给出确切的答案。

也许,我们正在见证大趋势的变化。随着教育理念的变革,对情绪的关注和管理方式可能也在发生变化。也许,社会今后会以更为积极的角度看待高敏感人群。然而,据我们所知,这一假设尚未得到任何科学研究的证实。

07

问:高敏感人群的大脑与其他人群不同——错误

高敏感人群的大脑在结构上与其他人并无显著差异,尤其是其中枢神经系统。然而,高敏感个体的大脑功能可能表现出独特的反应模式:在面对不同情境时,大脑的某些区域可能会表现出比其他区域更高的活跃度。可以这样比喻:大多数人的两只手臂在结构上是完全相同的,但每个人使用它们的方式却各有差异,这可能是有意为之,也可能是无意识的结果。

08

问:超敏是一种可以治愈的疾病——错误

超敏既不是一种疾病,也不是一种功能失调,因此它不能被“诊断”,更不能被“治疗”或“治愈”。此外,超敏并未被列入《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这也从侧面证明它并非某种精神或心理障碍。

尽管如此,在某些情况下,超敏可能会导致情绪失调。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认识到这种特殊性,并更深入地了解身体的功能和机制。下一步是寻找更有效的管理工具,例如通过心理治疗来帮助个体更好地适应超敏反应。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将超敏转化为一种优势,而非个体负担。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尚未有一种普遍认可且经科学验证的方法,能够直接将超敏反应转化为一种积极的力量。这一领域正是我们在未来研究中期待深入探索和发掘的课题之一。

作者

Bastien Contreras

Meister X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