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每三年举办一届,是教育系统举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广的艺术实践活动。本届展演分为高校开展活动、省级集中展演、全国现场展演三个阶段。现场展演由教育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湖北省教育厅和襄阳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282个项目7400余名师生参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开幕式

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徐晓宗一行赴襄阳看望、慰问、指导参展师生,观摩了艺术实践工作坊、书画摄影作品展和声乐第二场展演。我校推报的表演唱《篾丝飞舞》、大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传统榫卯木艺创新工作坊》、书法篆刻《习近平金句选抄》3项作品荣获一等奖并参加现场展演,朗诵《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获二等奖,舞蹈《白虎巴人》获三等奖;校长侯忠明教授书法作品《自作诗·锦城三章其一》受邀参加现场展演。我校获一等奖数和获奖总数在四川省均排名第一,在全国也名列前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校长侯忠明教授书法作品内容为欧阳文忠公的《自作诗·锦城三章其一》,书体选择了素日最擅长的大草。创作之初,构思有三:一是敢于做字形大小对比;二是在法度里进行墨色层次渐变;三是纵向长线条的表现。正式书写时,任感性发挥,信手自然,不计工拙,一气呵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校长侯忠明教授书法作品《自作诗·锦城三章其一》

表演唱《篾丝飞舞》通过竹编来表现手艺人对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之情。该表演唱是编创者多次深入大巴山地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工艺和竹乐器,结合巴渝民歌的音乐特点,将生活中的竹用具当乐器演奏,表现了传承竹编这项传统优秀民间技艺的劳作场景,表达了在党的领导下,人民生活越来越美好的感恩之情,展现了劳动人民在小康路上大步向前、生活充满劲头的画面。旋律调式采用羽徵交替、横向旋律主要以传统巴渝民歌为素材,在空五度民族性和声及变异性民族和弦及各种三七九和弦的运用上,力求完满融合传统和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表演唱《篾丝飞舞》

《传统榫卯木艺创新工作坊》与来自全国其他高校的57个大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作品在襄阳全民体育运动中心现场展出,工作坊依托学校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美术学重点培育,利用美术学院木工实训室设备资源,与校企合作单位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致力于传统榫卯木作的修复与保护,推动传统工艺与自动化工具的当代革新,倡导可持续化设计与制作方式,呈现木艺实训实践教学成果和产出导向。工作坊围绕思维创新、工具创新、工艺创新为核心,形成一条文化挖掘、融合技术、修复保护、产出导向的木艺融合创新发展之路。是学校立足达州产业、扎根川东地域、深挖榫卯木艺文化遗产、开展艺术与生活融合的探索及实践缩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蔡光洁参观传统榫卯木艺创新工作坊

书法、篆刻作品《习近平金句选抄》内容选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讲话,风格取法清代赵之谦隶书,其风格雄浑奇崛,碑帖结合是其最大的特点,横、竖、撇、捺等都掺以楷法,用笔流畅,结体匀称,显得生动活泼,神采巧丽。字形的方扁取横势,很多笔画对称的展开,撇捺的组合犹如“雁展双翅,俯仰势增强”,又辅以汉隶笔法,掺篆意,结构赋以动感,多姿态从而避免雷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书法、篆刻作品《习近平金句选抄》

朗诵作品《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讲述了20世纪50年代,一批志愿军战士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他们是魏巍笔下“最可爱的人”。再到新时代,仍有一群平凡人,他们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散发着英雄的光芒,他们就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歌颂了新时代为了祖国和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平民英雄,号召广大青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朗诵《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舞蹈作品《白虎巴人》通过优美的舞姿讲述巴人为了建设家园,抵御外来侵略,奋勇抵抗,智取胜利的战舞盛景。吉日吉时,巴军之师不再忍受外敌的长期剥削,奋勇反抗,利用巴地巫傩歌舞来制造天降神兵来助攻的场景,根据地势变化不断地排兵布阵向敌军进行转移,敌军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哪里来的这么多天兵,因此吓退正在镇守的敌人,这凸显了巴人知兵善舞、崇勇善战的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舞蹈《白虎巴人》

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节是对我校美育成果的一次全面检阅和展示,学校将继续将美育理念贯穿于教学育人的全过程,积极创新美育课程和教学方法,以丰富学生的艺术体验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

来源:四川文理学院官网

编辑:谭春霞

审核:杨柳 尹亮 李美林

终审: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