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点击一下右上角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 来源/老狐话史
  • 作者/老狐话史

众所周知,航母向来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历来被各国所重视。

当今世界拥有航母的国家少之又少,无一例外都被称之为“世界大国”。

然而,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政府或将因为资金问题,将威尔士亲王号航母封存或售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一种“实力的象征”,英国政府竟然计划着将它卖掉?

此消息一经发出,便引发众人热议。

尤其是英国民众,堪称“崩溃”,他们直呼:“我们的国家要毁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英国失去“威尔士亲王号”航母后又该何去何从?

威尔士亲王号航母命运多舛

身为英国迎来“双航母时代”的象征,威尔士亲王号航母一经问世,便被外界认为是英国海军重振雄风的“利器”,英国人对其重视程度堪称一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威尔士亲王号航母的建造和投入使用,都并不轻松。

首先便是成本的问题,对于威尔士亲王号航母而言,无论是建造成本,还是后期维修成本,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2007年,英国便预测到了“伊丽莎白女王号”和“威尔士亲王号”这两艘航母建造总价约为70亿英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很不幸的是,等到第一艘航母于2009年正式开工时,刚刚经历金融危机的英国正面临着资金紧张的问题。

考虑到这种情况,为削减开支、减少花费,英国政府犹豫着是否要放弃建造“威尔士亲王号”。

但是政府高层发现放弃建造“威尔士亲王号”所面临的成本更高。

慎重考虑过后,“威尔士亲王号”的建造工程还是在2011年5月开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到2019年12月10日,“威尔士亲王号”航母正式开始服役。

但是在耗费巨资建造完两艘大型航母以后,政府又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两艘重达6万吨的航母堪称两颗“吞金兽”,英国或许无力承担它们的保养和修复费用。

高额的建造资金早已令英国“不堪其扰”,如今再加上“一眼望不到头”的修补费用,英国政府实在是“力不从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便是“威尔士亲王号”本身,任谁都没能想到,耗费如此多的心血所建造出来的航空母舰,自从开始服役后,便“毛病不断”。

不仅频频出现漏水、断电等问题,甚至就连传动轴都因未实施校准操作而“罢工”。

在2022年英国当地时间8月27日,作为即将代替“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前往美国执行任务的“威尔士亲王号”航母,意外在怀特岛附近抛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此“不堪一击”的航母,可谓是让自诩“世界大国”的英国“颜面扫地”。

在这种情况下,有人猜测“英国政府或将售卖‘威尔士亲王号’”,其实完全可以理解。

英国现状不容乐观

众所周知,英国身为昔日的“世界强国”,一度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其成就无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到1917年6月,英国甚至还建造了世界上的第一艘航母,成了当之无愧的“航母诞生国”。

这对英国政府和人民来说都是莫大的荣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在二战过后,英国国力严重受创。

直到70年代,他们“大国荣耀”的象征——大型航空母舰甚至已经全部退役。

因此,才有了之后他们“硬着头皮”建造两艘大型航母、以盼重新树立大国威严的窘迫处境。

当然,最终结果如何,我们也都知晓了。

两艘花费巨资建造而成的航母不仅没有令英国“重振辉煌”,反而还令其“负担重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这种情况,或许有人会质疑,“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就算如今的英国再怎么“落魄”,应该也不至于养不起两艘航母吧?

然而,结合英国现状来分析,或许他们真的养不起。

因为近几年的英国,现状的确不容乐观,经济、政治等方面问题层出不穷。

英国财政大臣亨特,更是明确向《金融时报》表示了自己对于2024年的期盼,声称2024年“需要摆脱对英国经济的悲观和衰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英国为何会置身于如此“难堪”的境地呢?

首先,不得不提的重要原因便是英国“脱欧”。

早在2013年1月23日,首相卡梅伦便首次提到了“脱欧”。

此后历经数年时间,在2020年,当地时间1月31日23点,英国正式宣布脱离欧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毫无疑问,“脱欧”后的英国的确拥有了一些好处。例如可以自由制定本国贸易协议、拒绝接收欧盟难民等。

但是与此同时,“脱欧”也给英国带来了一些难以躲避的弊端。

对于政府而言,英国“脱欧”以后本国贸易逐渐崩溃,本国的适龄劳动力也在迅速减少,一连串的反应阻碍了本土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还影响到了某些房地产项目的建设。

对于民众而言,因为“脱欧”以后,从欧洲他国进口而来的食物和生活用品需要进行安全检查,这严重影响了民众的经济收入和日常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些“不良反应”使得民众多有抱怨,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纷纷走上街头,抗议“脱欧”,这又给英国政府施加了不少压力。

其次,便是新冠疫情,2020年1月31日,英国境内发现第一位新冠患者。

这令正处于“脱欧”阵痛中的英国更加“手忙脚乱”,他们不仅要安抚“脱欧”不良反应下的普通民众,更要积极采取措施应对疫情。

这令英国政府的经济负担和政治压力进一步加大。

毫不夸张的讲,“威尔士亲王号”的服役期与英国的“渡劫期”撞到了一起。

在仔细斟酌利弊以后,英国政府的确很有可能放弃“威尔士亲王号”航母这个“吞金巨兽”,以便缓解本国经济压力。

可想而知,英国民众所担忧的“失去了航母也就失去了大国地位”,其实并不准确。因为事实已经证明了,无论英国再怎么“力挽狂澜”,昔日“日不落帝国”的衰退已然难以避免。

原创首发,严禁搬运!搬运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