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末,传教士明恩溥在《中国人的气质》里说:中国人“缺乏时间观念”。

二十世纪初,精通八国外语的德龄公主,曾回忆说:没有时间观念是中国人的陋习。

本世纪之初,新华网报道新浪网进行了一项题为“中国人到底有没有时间观念”的调查,结果表明中国人时间观念正在改善。

如此种种叙事,似乎表明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即中国人过去没有(或缺乏)时间观,如今才慢慢有所改善!

但问题是:中国人真没有时间观念吗?现代考古改写认知,如此也就难怪古代中国长期世界第一,也就难怪中国几十年就追上西方几百年的工业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汾水又南径平阳县故城东,晋大夫赵鼂之故邑也。应劭(汉末名人)曰:县在平河之阳,尧舜并都之也。”大致在此范围,现代考古“巧合”的发现了陶寺遗址,该遗址被称为“最早的中国”,取得了很多重大考古发现,其中之一是观象台。

陶寺遗址的观象台,就是通过日影变化,从而确定节气。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何弩在此驻守11年,进行了70次实地模拟观测后发现,4300年前的陶寺人将一年分为20个节气。换言之,后世出现的24节气,其实早在4300年前已经基本成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年365天,分成20份,即每个节气大约18天左右。因此,早在4300年前,中国人对一年的时间感知并不稀里糊涂,而是分成了20个节点。简而言之,当时中国人已有时间观,也就是20节气点。

其实,如果以中国古代天文起源来看,中国早在距今7000年左右,已经产生时间观。比如,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距今6500年,其中的青龙白虎(属于二十八星宿)星象变化,就可以确定二分二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因此,陶寺遗址的观星台,不是突兀出现,而是数千年探索的结果,背后更显示中国很早就有时间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上文可见,中国肯定有时间观,而且很早就有时间观。但问题是,中国为何很早就出现时间观?原因很简单,中国四季分明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在农业生产中,必须要掌握精准的“农时”,否则就会饿肚子。

现代考古表明,大约在1.4万年前,中国先民率先开始农业种植,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业起源。但与东南亚、两河流域、古埃及不同的是,中国中原一带四季变化非常分明,各种农作物的播种、生长、收成等时机很短,一旦不能及时播种、收成等,那么就得挨饿,因此必须要掌握“农时”,由于天象相对稳定不变,故而因为农业需求而产生了天文。

与之相反的是,热带、亚热带的很多地区,随时可以种植,对“农时”没有什么要求。因此,古埃及、两河流域为何拥有脱离社会需求的发达的天文,真的难以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述陶寺遗址观象台,背后反映当时君王掌握了时令规律,制定历法,告诉人们何时耕种,何时祭祀。清华简保训表明,帝舜就掌握了时令,可以指导百姓耕种等,所以人们才会臣服于他。

因此,现实决定了中国古人必须要有时间观,尤其播种时机短暂,还必须要有时间上的紧迫感,不然就会错过播种时机。古代文献中常说白驹过隙、兵贵神速、光阴似箭、时不我待、时不再来、一寸光阴一寸金等等,其实就与中国农业播种时必须要抢时间有关,当然这些成语也更显示了中国人的时间观。

由于掌握精确的“农时”,使得中国农业相对更为发达,可以生产更多的粮食,养活更多的人口,催生更发达的商业,这是古代中国实力长期占据世界第一的重要原因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及至后世,中国人对时间越来越重视,时间观也越来越强。古代凡举大事,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而“天时”置于首位,如此怎能说中国人不重视时间?《逸周书·时则训》分一年为七十二候、每候五天,后世又将一天分为12个时辰,以及“顷刻”(古人将一昼夜等分为一百刻,一刻合现在的十四分二十四秒)、“分、秒、忽”等,如此怎能说中国人没有时间观呢?

但问题是,既然中国有着很强的时间观,为何却会被认为“没有时间观”?原因很多,比如以偏概全、缺乏了解、故意贬低等,其中最重要原因如下:

过去中国是农耕社会,需要的是农业时间,不需要精确到分秒(明代天文机构需要精确到分秒,社会整体不需要),但在19世纪之后,西方进入工业时代,需要的是工业时间,精确性要求极高。以工业时间看待农业时间,往往觉得农业社会缺乏精确时间概念。总之,这属于不同社会形态的差别问题,而不是中国人有没有时间观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关于本文话题,还有三点值得一谈:

首先,以现有考古与文献记载来看,古代世界上最具时间观的国家必然是中国。因为有着这样的传统,所以遇到工业文明,经过初期不适应之后,很快就能转变过来,故而上世纪深圳才会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才能几十年追上西方几百年的成就。

其次,农业时间肯定不如工业时间要求高,但据此却说“中国人没有时间观”,将之视为中国人恒古长存的缺陷之一,只能说要么对中华文明不了解,要么就是毫无疑问的贬低,即不是蠢就是坏!外国人就罢了,中国学者却还怀疑中华文明的时间观,让人难以理解。

第三,过去百年,中国处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期,必然会遇到很多问题。站在工业社会的角度看,农业社会的确存在很多问题,还比如农村老人到了城市后“不守规则”等,但由此将之视为“中国的劣根性”,否定中国历史,无疑不是蠢就是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