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卓 绘

近日,《关于微短剧备案最新工作提示》已在全国范围多个省市实施。其实就微短剧行业发展而言,此类措施并非首次推出。在2020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就出台了《关于网络影视剧中微短剧内容审核有关问题的通知》,就微短剧的概念给出了明确定义,此后又于2022年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微短剧管理 实施创作提升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不仅细化了管理办法,还提出要加大精品扶持力度。一些地方政府也陆续出台了相关措施。几年内的措施连发,一方面彰显了相关部门对微短剧行业治理和对精品扶持的决心,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反映出微短剧作为一种新兴网络文艺形态,对满足当下人们碎片化的娱乐需求以及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在诸项措施的影响下,目前网络微短剧从开始的野蛮生长逐渐迈向正轨。这表现为:第一,行业乱象的有效治理。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近年来开展了针对“小程序”类网络微短剧以及微短剧收费乱象的专项治理工作,通过下架违规微短剧、建立“黑名单”、日常监看、推流统计等机制,有效遏制了行业初期出现的粗制滥造、价值观扭曲、恶意收费等不良势头。第二,国家标准和制度的逐步建立。这包括对微短剧的定义和审核标准,以及许可证管理、落实平台主体责任和审查、备案等制度的建立。第三,微短剧作为一项新兴业态开始与文旅、非遗等行业融合,既创造了新的数字经济模式,也拓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新途径。

此外,在一系列措施的引导和扶持下,微短剧日渐呈现出精品化、多元化趋势。近年来,越来越多一线影视公司和专业人才的入局提高了微短剧的制作水平,无论是剧本质量、服化道还是视听语言都迎来了迭代升级,为微短剧的精品化发展注入了更多的创新动力。短剧的内容题材也从初期千篇一律的甜宠、穿越、复仇等发展为美食、家庭、老年、科幻等题材共同发展的局面,有助于满足不同群体的观剧喜好。多角度、有内容、有深度和正能量正成为未来微短剧内容创作的新方向。

可以说,当下微短剧已经进入“全面提质期”,而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审美能力的不断提升,或许不远的将来,微短剧又将迎来新一轮的行业变革,这也对相应措施的制定和完善提出一定考验。

责编:刘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