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六月的上海,电影节的氛围弥漫开来,众多影迷、影人欢聚于此,共同奔赴这场一年一度的光影之约。与今年“电影之城”的主题相得益彰,一场名为“造梦现场”的电影艺术展也在上海国际电影节首日如期启幕。

6月14日,由淘票票、大麦艺展鸿图联合出品、第二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作为特别支持单位、PIN STUDIO主办的“造梦现场”电影艺术展在上海iag艺术院线正式开幕。

7大单元30余个IP幕后珍藏集中亮相,其中不仅有《工厂大门》《月球旅行记》《阿凡达》《哆啦A梦》系列等影史经典之作的创作资料展出,亦不乏戛纳获奖影片《狗阵》拍摄道具、《消失的她》分镜手稿、《封神第二部》部分关键帧概念设计图等,以及诸多影史名人手迹……这一国内最大的电影艺术群展,正在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和视角带领观众进入到电影艺术的造梦世界。

开幕现场,导演管虎、出品人兼总制片人梁静、领衔主演彭于晏、主演周游等电影《狗阵》主创的亮相更是成就了影迷观众和展览爱好者的双厨狂喜。

在新的消费趋势下,全球的电影节正以创新和多元化的方式促进电影文化的传播。作为已与上海国际电影节携手迈入第十个年头的长期合作伙伴,阿里影业近几年也与上海国际电影节进行了诸多“线上+线下”的积极探索,此次的“造梦现场”电影艺术展正是这一探索的最新呈现。

更为重要的是,透过这一展览,我们将更为清晰地看到阿里影业对于当下电影市场的洞见与思考,以及电影与演出这两大文娱场景之间奇妙的化学反应和二者联动带来的宣发增效。

在“电影之城”,与电影坠入爱河

电影是最接近梦的艺术形式,这一特质也让电影成为长久以来艺术类展览所关注的重要品类之一。

不同以往的是,这一次“造梦现场”电影艺术展是将镁光灯投向梦开始的地方,通过最原始的电影分镜、场景概念、人物设计手稿等电影制作初期的珍贵资料,带领观众回溯拍电影这一“造梦”的过程,在银幕所呈现的故事和时空之外,探寻那些关于光影的想象力是如何萌芽和生长。

展览共分为幻视(Vision)、切片(Slices)、时间锚点(Time Anchor)、构筑(Construct)、角色(Character)、关键帧(Keyframes)、场域(Field)管虎导演特别展区7大展区,每一个展区都有不同的主题设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间锚点(Time Anchor)展区影史墙

而当我们走进“造梦现场”,仔细观览每一个主题空间后,便能够更加直观而强烈地感受到展览背后的丰富巧思:它并非是对电影史上每一个细节面面俱到的线性陈列,而是巧妙地截取了光影长河中的关键坐标,以此来标的电影诞生130年来,不同时期“造梦”过程中的吉光片羽。

如幻视(Vision)展区,便聚焦科幻电影这一最能代表人类梦境的品类,展出了《月球旅行记》《异种移植》《终结者》《阿凡达》《异形II》《水形物语》等多部科幻电影史上不同时期的里程碑之作,展示科幻电影大师如何通过绝妙的想象力和实验性的探索,带领观众提前穿越到异时空的奇幻世界。

切片(Slices)展区中,《火车进站》《工厂大门》《水浇园丁》等由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电影短片,则令人格外印象深刻。要知道,这些短片首次正式放映的1895年12月28日,正是被各国电影史学家公认为的电影诞生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奥黛丽·赫本亲笔信件

和电影诞生之日同样值得铭记的,还有那些见证了电影发展历程的重要物件。于是,在时间锚点(Time Anchor)展区,我们便看到了卢米埃尔兄弟、奥黛丽·赫本、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等国内外巨匠影人的手迹、照片、书札、原稿、亲笔书信等难得一见、与影史密不可分的珍贵收藏。通过这些泛黄的文稿和满载了时光印记的物件,不同背景下电影产业、时代文化的切面一一展现。

在构筑(Construct)展区,时代、地域和文化则作为电影重要的视觉符号被集中展现。在这一展区内,我们不仅可以看到电影《封神第一部》中龙德殿和鹿台这两处极具代表性的场景设计图,透过画面中场景和陈设的美学细节感受电影的时代背景和人物角色性格,还能提前观览《封神第二部》的部分关键帧概念设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封神第一部》龙德殿广场登基大典 关键帧

在角色(Character)展区,我们看到的是《哆啦A梦》系列的多幅原稿、《加菲猫家族》的人物设定图和场景概念设定图,以及动画《小果酱》的原稿和幕后纪录片。打开这扇通往动画世界的梦境之门,每一个大朋友小朋友都可以找回一方自己的快乐天地。

关键帧(Keyframes)展区基于影人的分镜手稿、设定图、摄影等作品,记录了《战狼2》《你好,李焕英》《消失的她》等多部华语电影院线爆款的幕后故事。从这里,电影动画分镜师导演张一鸣,《消失的她》的美术指导、造型指导郑辰,电影分镜师郑逸俊,演员、导演、视觉特效师、电影分镜师安地等幕后影人也得以被更多人所知。

作为此次展览中的唯一一个导演特别展区,场域(Field)选取了中国知名导演管虎不同时期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两部电影作品《八佰》和《狗阵》,透过影片背后的美术创作手记和拍摄道具,清晰呈现了作者表达与商业类型之间的平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场域(Field)管虎导演特别展区

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造梦现场”呈现了概念设计、拍摄、美术、剪辑、声音、后期等各个环节和领域艺术家们的创作结晶,完美记录了电影这一“第七艺术”的百年发展与变革,让每一位走入其中的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一部电影“造梦”的过程,从而与电影艺术“坠入爱河”。

而此时此刻,在正沉浸于艺术狂欢中的中国电影发祥地上海,将百年电影艺术和潮流展览现场有机结合,构筑起这样一个“造梦现场”,不仅是对百年影史的致敬,也同上海“电影之城”兼具丰厚历史底蕴与潮流文化气质的城市特性形成了一种有趣的呼应。

链接影人、影迷与行业,

在“现场”找到电影的增量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造梦现场”已经是阿里影业第三次携手上影节落地线下电影艺术类展览。

作为国内唯一的国际A类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自诞生以来,便承载着持续推动电影文化交流和产业发展的重要使命,它不仅是影迷观众的艺术狂欢,也是中国电影产业的风向标。

而阿里影业作为国内领先的互联网影视公司,也始终致力于通过优质的内容建设和行业基础设施打造,更好地服务于电影产业和观影群体。加上“好片尽在淘票票”的发展理念以及同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共同打造的“爱艺之城”,淘票票本身亦是聚合影迷观众的重要阵地。

价值诉求的匹配和品牌调性的契合,为上影节和阿里影业十年的合作打下了重要基础,从为广大影迷搭建高效便捷的网上购票通道,到提供各类丰富的线下活动,双方不断进行着“线上+线下”的深入探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在2021年,阿里影业旗下灯塔专业版便从电影宣发的重要物料之一海报切入,推出电影海报艺术展,并通过《中国电影海报数据分析报告》为从业者提供了从经验到数据工具的提效参考。2023年,上影节元宇宙Metafilm电影海报展特别增设AIGC海报创作单元,阿里影业旗下电影物料公司橘子工作室首次对外展示了在AIGC领域的创作理念和应用成果。

经过前两次的探索和沉淀,“造梦现场”电影艺术展的规模更大、展出周期更长、活动形式也更丰富。

据悉,展览将从6月15日持续至9月17日,除带来不同主题和类型的珍藏展品外,展览还邀请到了孙阳、大鹏、陈永胜、杨润泽、克里斯·帕拉特、史彭元、周游等导览星推官为观众做不同章节的语音导览,加上不定期举办的造梦论坛、黑屋放映、影像艺术交流专场、电影播客周、电影青年职场漫谈等活动,“造梦现场”俨然已成为一个聚合了城市多元生活方式的电影文化交流聚集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令人欣喜的是,在展览本身所承载的艺术性、商业性和传播性之外,通过“造梦现场”的探索及其给用户、电影创作者乃至电影行业带来的积极作用,我们还看到了电影市场可能存在的更多增量。

首先,在用户层面,这样充满迷影元素的“造梦现场”不仅为资深影迷提供了一个深度体验和品鉴电影艺术、了解和探讨电影当下创作、技术和美学发展趋势的机会,在观影活动之外,有效地拓展了影迷群体的精神空间,同时展览对于电影制作过程的拆解和呈现,以及聚合了电影、艺术、文化等多种元素的城市文化生活方式,还有机会激发更多泛娱乐用户对于电影制作幕后的好奇心,使其更直观地感受到电影艺术的魅力和价值,从而培养起对电影的热爱和观影的习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角色(Character)展区

正如阿里影业总裁李捷在展览开幕式现场所说,“我们希望这个展览能够让更多人看到,让更多观众了解到一部电影诞生的背后是多么具有想象力、创造力和激动人心。尤其是孩子们,也许通过这样的展览,他们对于电影艺术的热爱就会被激发,并在电影的世界里找到梦想与激情,或许他们的人生道路就会从此不同。”

而这种激发对于已经从事电影行业的创作者来说同样可贵,导演管虎便称打造“造梦现场”这样一场展览是件“功德事儿”:“它不仅能够唤起很多不了解电影的人们对电影的热情和乐趣,对于创作者而言,也可以成为激励我们坚持往下走的力量。同时,对于电影史来说,这种沉淀也具有非常积极的价值。我们将来也会保留好电影创作中的资料,记录下电影诞生过程中最珍贵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场域(Field)管虎导演特别展区

此外,对市场和行业来说,电影和展览两种艺术形式的结合,也将为线下文娱消费场景的打通、影演宣发效能的提升带来更多机会,从而助力电影和演出市场潜在用户群体的触达和培养。

从这些角度来看,“造梦现场”正是一个能够链接影人、影迷与电影行业的良好平台。

聚合IP能量,

影展联动探寻宣发的新边界

在这次的“造梦现场中,除了光影长河中的影史经典,我们还能看到不少近年来的爆款之作和正在热映中的影片。

近期关注度颇高的戛纳获奖影片《狗阵》便是其一。这部影片不仅是场域(Field)管虎导演特别展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幕式当天电影的多位主创也惊喜空降,现场分享观展体验,畅谈戛纳获奖感受。从宣发角度,这绝对不失为一个颇具巧思的前置动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天,《狗阵》的多幅美术创作手记以及影片中二郎(彭于晏 饰)的摩托车、聂十里(周游 饰)的吉他等拍摄道具均在展区亮相。

活动后,彭于晏工作室还在社交媒体发布的一组“电影是造梦的艺术,而你是梦中人”探展照片。照片中,彭于晏或与自己在影片中骑过的摩托车合影,或坐在哆啦A梦十年纪念版同款导演椅上……各种沉浸式的探展细节迅速引发了影迷和观众的极大好奇,在社交平台上掀起“抓到野生彭于晏”“我也好想去打卡彭于晏同款展览”等话题的传播热潮。

而这也进一步吸引了更多粉丝和看过电影的影迷观众前来打卡,带动了#和彭于晏打卡《狗阵》电影同款摩托、#打卡《狗阵》道具菲林幻灯片 勾勒出你的“黑狗”等与电影紧密相关的话题传播出圈。

在这种梦幻联动下,电影和展览形成了热度的相互助推,《狗阵》会通过在展览现场的呈现有效触达关注管虎导演创作、热爱电影和艺术的人群,带动更多用户走进影院观看电影,而专程为了《狗阵》前来探展的影迷也将会在打卡的过程中了解到更多优秀的电影作品及丰富幕后,促进展览热度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溯《狗阵》近期的一系列宣发动作,从6月12日打卡阿里大文娱新总部,一站式完成北京首映、扫楼和文娱通告“广赢三件套”,到6月13日上海首映,再到6月14日空降“造梦现场”以及6月15日影片正式上映,作为影片的联合出品方和发行方,淘票票可谓充分发挥了平台的业务场景势能,通过花式宣发助力影片热度。

除了为正处于密集宣发期的电影项目提供更为丰富、高效的宣发场景,“造梦现场”也让我们看到,其实无论是映前、映中,还是映后,电影都有很多元素可以同展览进行结合。如角色(Character)展区便为我们呈现了哆啦A梦、加菲猫两个热映IP的前世今生,以及构筑(Construct)展区对于大热待映影片《封神第二部》中部分美术细节的提前披露,不仅是对影迷粉丝热切期待的真诚回应,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宣发维度上的超前预热。

再向前回溯,今年4月,电影《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与吉卜力工作室物语沉浸式艺术展全球首站的同频落地,同样是影展联动宣发模式带来IP共振效能的一大力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模式能够持续奏效的背后,也与电影和展览项目的宣发特性相关。一部电影的上映周期相对较短,而展览可以相对延长电影IP的话题和体验周期,因此“理想”的影展联动可以带来宣发的双向赋能:前期展览借助影片热度实现高效转化,而展览的沉浸式体验与社交口碑传播又可以反向带动影片的长尾票房。

落地效果虽好,但实现影展联动也颇具挑战,这不仅取决于IP线上线下开发的空间和潜力,对于运作方的统筹和协同能力也有较高要求,无论是前期的市场调研、内容策划,还是后续的宣发配合、长期运营,都要面面俱到。

在这样的考验下,兼具了电影和演出双重业务场景的阿里影业,显然已经具备了这种差异化的内容开发和宣发联动竞争优势。尤其是随着去年大麦旗下展览投制厂牌艺展鸿图的成立,未来,平台基于内容IP展开的影展联动将获得更多落地的可能。

不止吉卜力工作室全球首展和“造梦现场”IP,相信在不久后的将来,我们还会迎来更多关于电影艺术和现场体验的梦幻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