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人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如何看待「一个人只有足够爱自己,才能真正爱别人」这句话?

这句话是对的,但却给人一种「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的感觉。

我们每个人内心都存在着一个「杯子」,受个人成长环境的影响,每个人的「杯子」里装的是什么、装了多少都是有所不同的。

如果你自己「杯子」里的东西不够多,都不够自己使用和消耗,却吃力地将自己「杯子」里的东西给别人的话,结果可想而知。

你对ta一边小心翼翼,一边掏心掏肺,对方甚至可能还会觉得你给的太少,可你心里清楚,自己付出了这么多,已经是竭尽全力了。

所以,当这个「杯子」里装的是「爱」的时候,答案就不言而喻了。

一开始的新奇和浪漫被「祛魅」后,爱情里慢慢就会充斥着「计较」,计较付出:「我为这个家付出了这么多,都是我欠你的吗?」;计较得到:「我工作这么忙,你多体谅一下我不行吗?」;乃至计较对方整个人,计较ta怎么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了……

当你还没有足够爱自己就贸然地去爱了别人,到最后,两个人之间总是苦涩多于甜蜜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为什么说这句话像是「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呢?

因为对这句话感兴趣的基本上会有两类人,这两类人都不会对此产生纠结和质疑:一类是「根本撞不到南墙」的人,他们对自己的爱本来就很充盈,不知不觉间就已经将自己「溢」出来的爱去治愈和关心伴侣了;

而另一类则是「已经撞了南墙」的人,他们并非不认可这句话,而是一开始就不知道该如何爱自己。

因为不知道怎么爱自己,所以先去试着爱别人,在这个过程中企图让别人占据这个位置代替自己来爱自己,以此满足自己的那一份空缺的情感需求。

你可能没有仔细留意过,其实你爱别人的方式,就是你希望被爱的方式。

「因为想要收到花,所以做了先送花的人。」

你满心欢喜给予对方的,实际上大概率都是自己一直想要的东西。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想收到花,为什么不自己给自己买一束呢?为什么会不懂得怎么爱自己呢?又该怎么爱自己呢?

01为什么会不懂得爱自己?

因为你被动又主动地在用外界的评判来确认自己的价值,忽视掉了自己的声音。

你怕自己对自己的反馈太主观、怕对自己太严苛或者太宽容,所以开始「偷懒」和「逃避」,不知道怎么塑造自己的「价值」,索性就把「刀」交到了别人的手上。

当然,一开始递给别人「刀」是被动的、充满痛苦的,但是你在事件的最终结果里尝到了「维持安稳」的甜头。

回想一下,我们每个人的「价值观」都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刚出生的孩童就像是一张白纸,脑袋里没有丈量事物的标准,拥有的经验也几乎为0,只能通过与父母师长等其他人的接触,根据他们给出的反馈来判断自己做得对与否。

当外界给出的是消极的反馈时(比如贬低、批评、指责、冷漠无回应等等),自己就会产生一种很强烈的矛盾感。

因为这些行为的发出者是自己最亲密、最依赖的人,你害怕自己的不满和反抗会给家庭带来冲突,尤其当父母在强调他们对你付诸的心血和「自我牺牲」的时候,你对他们又爱又怕的情绪也会更加明显,「爱」中掺杂着愧疚,「怕」中渗透着不甘。

这会让自己有一种很强的分裂感,为了缓解这种痛苦,逐渐开始认同起了这些负面反馈对自己的攻击,继而产生了「攻击性认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可以避免与亲密的人产生冲突,维持彼此之间关系的和谐,自己被教导着要多去关爱身边的人,多去照顾别人的心情而忽略掉了自己的感受。

爱自己其实是一种对自我价值的认可,可绝大多数时候,你都在等待着别人对你的「审判」,缺乏自我价值感,形成了一种低自尊人格。

低自尊人格有以下几种比较典型的表现:

对积极评价产生压力:习惯了「攻击性认同」后,当面对他人的赞美时会觉得受之有愧,认为是「ta不了解我才这样说的,我才没有那么好……」。

把「自我贬低」当做社交的方式:换个词来讲就是喜欢「自黑」,比如:害怕别人说自己审美不好,所以自己先说自己土。对于自己说出的话,自己是设有一定的心理预期的,总比面对别人突然的嘲笑更下得来台阶。

总是把选择权交给别人:因为缺乏自我价值感,所以并不信任自己的判断,从小到大都习惯于按照别人规划好的方向走,觉得自己不是决策者,为抉择买单的风险就大概率不会落到自己的身上。

而且,低自尊的人往往不愿意面对自己的真实感受,《新家庭如何塑造人》一书中提到:「情绪低落却不愿承认,对人对己都是一种欺骗。用这种方式回避自己的感情会直接导致你看低自己,使你更加不自信」,继而陷入了恶性循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你懂了吗,为什么想收到花,但是却不会自己买给自己呢?

因为你在潜意识里质疑自己:「你凭什么值得拥有一束花?」

你搞不清楚自己到底值不值得,所以让别人来对你进行判断,可别人又怎么会无缘无故地对自己好呢?很简单,自己先对ta好就可以了。

看到这里,你大概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根源,如果能对自己建立一个合适的自我价值的判断标准,那么就能学会爱自己了吧。

可是,到底该怎么办呢?

02该怎么爱自己?

爱自己的关键就在于给自己建立一个稳定的自尊。

有个博主对关于「自尊」这个概念进行讲解的时候,用了一个有点抽象但又很巧妙的比喻,他将「我」看作成了一盘菜——鱼香肉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跟随着博主的这个奇妙比喻,我们来逐步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01正确的自我认知

一盘正常的鱼香肉丝不会认为自己应该卖1万块钱,当然也不应该卖5毛钱,至于是十几还是几十块钱就要根据情况而定了。

02自我接纳,明白自己的优势和缺点

鱼香肉丝知道自己是酸甜带点辣的,当面前的恰好是喜欢酸酸甜甜辣辣的人的时候,ta的心里是有信心赢得他的喜欢的;而当面对一个不喜欢酸甜辣的人的时候,ta被拒绝也不会觉得太过气馁,毕竟每个人的口味都是不一样的。

03倾听外界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当有人反馈说:「哎呀你这个太酸太辣了,酸得我倒牙、辣得我胃痛。」鱼香肉丝会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太过于追求味蕾的刺激了,以后再改善一下;但有人批评说:「你这个肉丝怎么不都切成长10厘米、宽0.3厘米、高0.3厘米(二粗丝的标准),太不美观了!」鱼香肉丝对此也不会太放在心上,ta知道自己的标准是只要粗细统一得当、保证口感就好了。

04懂得自我保护

有人可能会嘲讽ta:「你有鱼肉吗,就叫鱼香肉丝。」鱼香肉丝对此表示:「你要不去问问松鼠鳜鱼里为啥没有松鼠呢?还是多读点书吧」,ta知道世界总是有参差的,一个人的见识决定了他看待事物的高度,可以保持善良,但是自己的善良应该要带点锋芒。

05珍惜身边人、但更珍爱自己

鱼香肉丝发现自己很喜欢辣椒炒肉,可人家是咸香辣的,自己是酸甜辣的,ta不会为了与对方拉近关系而改变自己最核心的东西,但是可以稍加变动,以前用笋丝,现在可以试着加点辣椒丝、胡萝卜丝。而且酸甜的菜和咸香的菜搭配一起更好下饭,没必要为了ta变得失去自我,变成四不像。

所以,其实建立一个稳定的自尊就是:

要有一个正确的自我认知,既不夜郎自大、也不妄自菲薄;

老老实实地接纳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允许为自己的长处骄傲,也允许为自己的短处低落;

要接收外界的信息,但不要全盘接受;

保持边界,对于越线的人不要无底线纵容,善良要带点锋芒;

记得,人际关系、亲密关系是很重要,但是都没有你的个人感受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月亮与六便士》中说到:「爱会使一个人变得比他原来的自我更多了一点点,同时又使他比原来的自我更少了一点点。」

爱让自己本来的一方天地又多了一块,但是,虽然多出来了一些空间,但同样也多了一个人,多了比从前更多的敏感和风浪,变得更容易受到伤害。

但如果自己的世界足够稳定,那么面对再大的风浪也无所畏惧。

我很认同这句话:「造成人类内心痛苦和压力的往往不是彼此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而是出于好意的双方在沟通过程中出现的误解。」

生活中没有什么不可改变,我们每天都在接收和学习新的东西,每天都在变化。

哪怕是已经撞了南墙,在亲密关系里遍体鳞伤,现在学着爱自己,去建立一个稳定的自尊后,再去试着爱别人,仍然来得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首萨提亚的诗,名字叫做《如果你爱我,请你爱我之前先爱你自己》,(整首诗很长,我截取了一部分):

「如果你爱我

请你爱我之前先爱你自己

爱我的同时也爱着你自己

若不爱你自己

你便无法来爱我

这是爱的法则

因为

你不可能给出

你没有的东西

你的爱

只能经由你而流向我

若你是干涸的

我便不能被你滋养

若因滋养我而干涸你

本质上无法成立

因为

剥削你并不能让我得到滋养

把你碗里的饭倒进我的碗里

看着你拿着空碗去乞讨

并不能让我受到滋养

牺牲你自己来满足我的需要

那并不能让我幸福快乐

那就像

你给我戴上王冠

却将它嵌进我的肉里

疼痛我的灵魂

宣称自我牺牲是伟大的

那是一个古老的谎言

你贬低自己

并不能使我高贵

我只能从你那里学到“我不值得”

自我牺牲里没有滋养

有的是期待、压力和负担

若我没有符合你的期望

我从你那里拿来的

便不再是营养

而是毒药

它制造了内疚、怨恨

甚至仇恨

我愿你的爱像阳光

我感受到温暖、自在、丰盛喜悦

本文首发知乎平台:陈曼、王筱、张妍

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