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好 的 挽 救 就 是 预 防

应急说

近年来,在校学生参与电诈犯罪的比例不断升高,诈骗分子通过利益引诱,蛊惑学生出租、出售、出借“两卡”,或参与吸粉引流、架设“手机口”等,导致一些认知不足的学生沦为帮信犯罪的“工具人”,自毁大好前程。遂宁警方破获了一起帮信案,抓获违法嫌疑人16名,让人痛心的是,他们均为在校学生……

壁精选壁纸精选壁纸精选壁纸精选壁纸精选壁纸精选壁纸精选壁纸精选壁纸精选壁纸精选壁纸精选壁纸精选壁纸精选壁纸精选壁纸精选壁纸精选壁纸精选壁纸精选壁纸精选壁纸精选壁纸精选壁纸精选家壁纸精选壁纸精选壁纸精选壁纸精选

案发

市民被诈骗

嫌疑号码为在校学生持有

市民遭电信诈骗,损失数万元。警方调查发现,诈骗电话来自“177”开头的遂宁手机号,并锁定嫌疑人薛某。经审讯,薛某承认违法事实,并提供线索指向另一学生杨某及其同学。杨某被网上认识的“廖某”诱导,以架设“手机口”赚钱为名,组织同学参与诈骗活动。警方已介入调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涉诈电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廖某”引诱杨某架设“手机口”

破案

拉同学“入伙”

16人被追缴非法所得并被处罚

杨某诱导16名同学参与电信诈骗,他们协助诈骗分子实现境外电话语音中转,并从中非法获利数百至数千元。最终,这些涉案学生被公安机关抓获。

崂山也出现了类似的案例

引诱大学生成为电诈“工具人”

请保持警惕

天上不会无端降下馅饼

公安机关再次提醒 !

警惕帮信罪,莫当工具人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真实案例

今年2月,崂山公安分局接到一条线索:就读于青岛某高校的小朱,可能涉嫌电信网络诈骗。埠东治安派出所民警立刻开展调查,发现外地警方办理的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受害人接听的并非是虚拟网络电话,而是一个真实的手机号,机主是重庆人朱某。重庆警方很快找到了朱某,朱某承认,这个手机号确实是他办理的,使用者却是在青岛念大学的儿子小朱。

埠东治安派出所民警找到小朱当面询问,面对找上门的民警,小朱起初有些惊讶。“你有没有用你这个号码,给陌生人打过电话?”面对民警的深入询问,小朱承认在网上做“兼职”时有过类似行为。

据小朱回忆,他在网上找兼职时,留下过自己的联系方式。不久后,一名自称是企业客服的男子联系小朱,说是可以提供兼职岗位,添加了小朱的QQ。“客服”先是指导着小朱借来同学的手机,登录手机QQ后,和他打开QQ视频;随后,“客服”给小朱发来几个手机号,让小朱用自己的手机拨打,客服通过QQ视频,告诉对方说“培训机构”“健身房”要退费,让对方提供账号、验证码等信息

小朱起初担心过,对方是不是骗子,但小朱每干一次,对方都会及时给他转账。截至被警方发现时,小朱已经获利1000元。“这种行为,就是诈骗。”民警告诉小朱,电诈分子让小朱用自己的手机拨号,并通过QQ视频和受害人对话,不仅是在利用小朱,更是在设立“防火墙”,把被警方打击处理的“风险”转移到小朱身上。目前,公安机关正在调查此案,小朱也被依法处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套路分析

兼职诱惑:小朱在网上寻找兼职时,被一名自称企业客服的男子吸引,该男子以提供兼职岗位为诱饵,添加了小朱的QQ。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建立信任:客服通过QQ与小朱交流,并指导小朱进行一系列操作,如借用同学手机登录QQ视频等,逐渐建立与小朱之间的信任关系。

利用手机号:客服发给小朱几个手机号,让小朱用自己的手机拨打这些号码,并告知对方有培训机构或健身房退费事宜,要求对方提供账号、验证码等敏感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设立“防火墙”:电诈分子利用小朱进行电话拨打,并通过QQ视频与受害人对话,这种操作方式实际上将小朱作为了一个“防火墙”,让真正的诈骗分子避免直接与受害人接触,从而降低了被警方追踪的风险。

及时转账:每完成一次上述操作,小朱都会收到对方给予的转账作为报酬,这进一步增强了小朱对诈骗行为的信任度,并诱使其继续参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非法获利:截至被警方发现时,小朱已通过这种方式非法获利1000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种常见兼职诈骗套路

如下

1

帮助诈骗分子取现的工作不能做

不少不法分子为了快速转移赃款,会雇佣人员帮其在线下取现并转移资金,有些兼职工作是帮其买贵金属等,并许诺高额报酬,其实这些工作就是充当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行为洗钱的“工具人”。

2

买卖电话卡和银行账户的工作不能做

出租、出借、出售自己的电话卡和银行账户,或是充当线下“卡头”“卡贩”,为了一时的利益变成了诈骗分子的帮凶,殊不知,就是因为这些被卖出的大量“实名不实人”的电话卡和银行账户,被诈骗分子用于实施电信网络诈骗,使不少人因骗致贫,同时自己也会因此承担严重的法律责任。

3

搭建GOIP、VOIP的工作不能做

诈骗分子大多藏身境外,他们会以“高薪招聘”为诱饵,诱使求职者在国内租房搭建虚拟拨号设备实现远程操控手机卡,给国内受害人拨打诈骗电话、群发诈骗短信来实施诈骗。通过这些虚拟拨号设备将境外电话转化为境内本地电话,增大了迷惑性,导致受害人更容易被骗。

4

冒充客服电话引流的工作不能做

有些诈骗团伙会招募“话务员”,要求入职者按照设定好的话术,按照非法获取到的公民信息名单拨打电话或发送短信,自称是各类平台的“客服”,引导受害人添加上游诈骗分子的联系方式。这种工作就是诈骗引流行为。

5

线下推广引流的工作不能做

线下推广引流多以赠送小礼品为诱饵,要求事主扫描二维码或是用拉人建群、发送虚假广告来免费领取小礼品。而这些所谓的兼职工作其实是帮诈骗分子进行推式引流,为诈骗分子下一步实施诈骗做准备。

警方提醒

广大群众切勿贪图蝇头小利,以身试法,绝对不能向他人提供诈骗电话转接服务及出租、出借、出售手机卡、银行卡,否则公安机关将坚决依法严厉打击,轻则纳入个人实名惩戒(5年内不得开办手机卡、银行卡)、行政处罚,重则刑事处罚。

警惕网络轻松挣钱兼职陷阱

避免成为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帮凶”!

来源丨崂山公安、埠东治安派出所、青岛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