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昨天说了统计局的70城房价数据:

新房下跌城市数量扩大,二手房在同比和环比上更是无一上涨,其中一线城市二手房的同比降幅,领跑全国。

北京,同比下跌8.6%;

上海,同比下跌7.9%;

深圳,同比下跌9.2%;

广州更夸张,同比下跌11.4%。

根据安居客的数据,去年5月份,广州二手房均价为3.7万元/平方米。

如果在去年这个时候买套100平的二手房,需要370万,现在则是不到330万,单单是房价,就差了40多万。

如果再算上房贷,差得就更多了。

前后差了一年,其实时间也并不长,但之间的差额是一个普通家庭几年的收入。

所以咱们一直都在说,现阶段买房,切忌脑热,切忌上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统计局公布的其他基础数据。

首先是销售数据。

1~5月,新房销售面积3664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0.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3.6%。

新房销售额35665亿元,下降27.9%,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30.5%。

新房的销售数据一直很“稳定”,与2023年10%以内的降幅一比,简直是夸张。

但我们都知道,2023年是比较特殊的一年,尤其是在上半年,需求释放得太集中了,所以有这么大的差距也可以理解。

可到了2023年的下半年,新房的销售数据也降了下来,或者说是恢复到本该有的水平上。

所以今年下半年的销售数据,降幅大概率会收窄。

当然,今年降幅大幅度扩大虽然在情理之中,但并不意味着现在的情况就很乐观。

因为与2021年18万亿,甚至是2022年13万亿的销售规模相比,现在的市场行情确实差了不是一星半点。

当然了,也并不是没有好消息。

今年的销售规模虽然差,但一直很稳定,并没有大幅度的波动,降幅也没有持续性继续扩大,这也说明政策是有效果的。

而之后的政策,也要看现阶段政策的持续效果,如果效果好,政策就慢些,如果销量又降了下去,那就继续加大力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后是商品房待售面积。

1~5月,商品房待售面积7425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8%,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长24.6%。

虽然各地都在控制土地供应,而且还在努力消化库存,但待售面积还是高于以往。

一方面是销售不够给力,而且目前一些去库存的方案进度是比较慢的,比如国家队收房,房票安置等等。

另一方面,虽然现在控制了土地供应,但过去的项目又不受影响,同时还有很多原本停工的项目都救活了。

所以说,消化库存,让去化周期恢复到一个合理水平,这话说出来容易,可做起来哪有那么简单。

其实现在的市场分化很严重,核心房产不愁卖,普通住宅卖不完。

总有人拿核心说事,把核心的情绪带给普通住宅,让你赶紧买房,你要是上了头,那才有意思呢!

就拿现在时不时蹦出来的日光盘来说,人家单价确实高,可与周边的房价相比却低了不少,所以有钱人抢着买。

说到底,还是价格到位了,否则哪有那么多日光盘。

再者说了,哪怕是核心房产,也不意味着它能逆势而行,不是说房价普遍跌时,它还在涨,房价普遍涨时,它疯狂涨。

要是真这样,谁还冒着风险去炒股,直接守着这样几套房子就是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情况。

1—5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40632亿元,同比下降10.1%,其中住宅投资30824亿元,下降10.6%。

房地产在短期内的发展前景会如何,咱们这些普通老百姓可能看不清楚,但开发商能看清楚,银行能看清楚,这些往房地产行业砸钱的资本是能看清楚的

现在开发投资已经负增长超2年,而且降幅除了在今年1~2月有个短期收窄外,其余时间都在持续扩大。

这个意思就很明确了,就是在现阶段,房地产行业的预期效益不够好,不敢往里投钱。

没了大牛市,销量持续下降,开发商正在存活线上挣扎。

现在这种情况,房地产凭什么在短期内就能触底反弹呢?总之为时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