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6月20日消息,受上游持续强降雨影响,广西桂林漓江全线水位出现持续上涨。今天凌晨0时55分,漓江桂林水文站出现148.88米的洪峰水位,超出警戒水位2.88米,为超30年一遇洪水。

总台记者19日在桂林市区看到,上涨的漓江水倒灌到沿江路面,出现20多处积水路段,10多处交通阻断,当地正全力开展应对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桂林火车站部分列车停运、限速

桂林火车站官方微博6月20日发布消息,受天气影响,为确保旅客列车运输安全,铁路部门对经停桂林各站部分列车采取停运和限速运行等措施,途经该线路的列车将出现不同程度的晚点。由此给广大旅客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广西桂林升级发布洪水红色预警

据新华社,广西桂林水文中心于19日8时30分升级发布洪水红色预警。

6月19日22时20分,桂林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将该市防汛二级应急响应提升为一级应急响应。面对洪涝灾害,该市市民、各部门众志成城,采取各项措施,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交通部门全力组织力量抢修道路;自然资源部门组织技术人员巡查地质隐患点;水利部门调度上游四座水库为桂林市区拦洪错峰,并加强水库安全管理;交警、城管等部门全员在路面进行应急处置,有效保障市区道路通畅;海事部门加强航运管理,对漓江排筏、旅游客船全线封航。

在七星区穿山街道福隆园市场周边,巡防队员冒着大雨,一遍遍巡视内涝情况。发现区域积水下降缓慢,他们马上蹲在水里合力打开附近两个下水井盖,加速积水的排出。在七星区和平村,党员、组长代表以及多名村民志愿者组成了临时防汛救援队。他们不分时段对低洼处、易涝点、老旧危房等易发生安全隐患的区域进行排查,对存在隐患的重点区域和地段设置警示柱、警戒线,提醒过往村民和车辆绕道行驶。凌晨时分,防汛救援队的志愿者还连夜帮助低洼地段的多户村民转移电器、家具等物品,确保村民生命财产安全。

永福县三皇镇,江头村东边㟖、大龙两屯被洪水围困,居民无法出村采买生活物资,三皇镇立即组织村“两委”干部、包村队员等及时开展救助工作,通过竹筏运送方便面、矿泉水等生活物资到两屯群众手中。

全州县大西江镇大渡源村突遇山洪,河道被泥石严重阻塞,导致河水泛滥,庄稼房屋遭淹没,驻村干部与村干部立即组织抢险队伍,全力疏通河道,保护群众财产。

连日来,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组织气象、水文、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持续滚动会商。目前,该市17个县(市、区)均已启动应急响应。

广西桂林遭遇1998年以来最大洪水,专家解读成因

据广西日报,据了解,6月12日20时至6月19日15时,全区平均面雨量152毫米(累计雨量超过100毫米面积约17.42万平方公里,占比73.3%),强降雨中心主要出现在桂林、贺州、柳州3市,平均面雨量分别达323.7、249.8、210.4毫米,桂林市兴安、永福、灵川3县反复出现特大暴雨,有7个乡镇累计雨量超过700毫米,最大为兴安县溶江镇945.5毫米。

此次过程,24小时降雨量桂林市有38个气象观测站打破建站以来历史纪录,其中兴安县兴安镇、灵川县九屋镇、全州县咸水镇分别为442.5、435.2、319.1毫米,均打破本县历史纪录;兴安县兴安镇最大6小时降雨量304.1毫米、12小时降雨量430.8毫米,打破本县历史纪录。

鉴于此轮强降雨过程范围广、降雨强度大,落区高度重叠、持续时间长、累积雨量大、江河洪水大、致灾风险高,按照《桂林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的有关规定,桂林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决定于6月19日22时20分将桂林市防汛二级应急响应提升为一级应急响应。

6月19日,广西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农孟松表示,6月中旬以来,副热带高压持续稳定在华南沿海,低涡切变线长时间在桂北滞留,与西南季风共同作用,冷暖气流长时间在广西上空交汇。过程期间,桂东北降雨具有显著对流特点,对流系统移动缓慢并出现了列车效应,导致桂东北极端强降雨。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央视新闻、新华社、桂林火车站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