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卡耶夫直言不讳,他的国家从来不欠俄罗斯什么,同时也算是间接否认了,对普京忘恩负义的说法。

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近日表示,在俄罗斯有一些人持有一种错误的看法,他们认为是俄罗斯“拯救了”哈萨克斯坦,因此哈萨克斯坦“欠”俄罗斯的,现在的哈萨克斯坦就应该“永远匍匐在俄罗斯脚下”“服务于俄罗斯”,这种说法是完全没有道理的,不符合现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

托卡耶夫这里谈到的,是于2022年1月爆发在哈萨克斯坦全国爆发的反政府骚乱,又称“1月事件”。骚乱从地方蔓延到首都后,托卡耶夫向俄罗斯主导的集安组织求助,而在集安组织派出的维和部队的帮助下,这场全国性骚乱在一周内被平息。

对于“1月事件”,不仅是俄罗斯那边,甚至包括我们国内部分舆论,一般存在两个误区,导致有些人会真的认为“俄罗斯救了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斯坦欠俄罗斯的”、“托卡耶夫对普京忘恩负义”:

第一,这场骚乱是由西方主导并策划的一场典型的“颜色革命”;

第二,如果没有俄罗斯的“神兵天降”,那么托卡耶夫绝无可能迈过这道坎。

先说第一个。实际上,这场骚乱在哈萨克斯坦那边都已经定性了,就是老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的家族成员不愿意放弃政治权力,借天然气涨价一事恶意煽动民意,将矛头指向托卡耶夫,逼迫其下台,并伙同其他旧势力趁乱重新夺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托卡耶夫和纳扎尔巴耶夫同框出镜,老总统依然站C位】

根据后来的报道,在骚乱蔓延到首都的当天,哈萨克斯坦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马西莫夫向托卡耶夫彻底摊牌,他向托卡耶夫表示,托卡耶夫已经彻底失去了纳氏家族的信任,应该主动下台。与此同时,为了胁迫托卡耶夫就范,他要求自己下属的安全和执法部队不要行动,放任骚乱持续。

西方在这场冲突中扮演的角色也不光彩,但并非主要策划者。为了更有效地煽动舆论和民众的反政府情绪,纳氏家族找上了哈国内具有西方背景的大量非政府组织(NGO),在利益的驱使下,两者一拍即合。

实际上,不论是托卡耶夫对内推动的政治改革措施,比如削弱总统权力、扩大议会和地方权力,还是他对外采取的“东西平衡”的外交政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西方乐见的。托卡耶夫并不是一个“亲俄”的总统,西方并没有特别强烈的动机在这里煽动“颜色革命”,以暴力实现政权更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哈萨克斯坦全国爆发的反政府骚乱】

的确,在美军撤出阿富汗后,美国很想“重返中亚”,把自己的影响力施加到这个中俄共同的战略大后方。但实际上,在2005年的“郁金香革命”和“安集延事件”失败后,美国早已认识到中亚的复杂性,远非东欧所能相比。美国如今拉拢中亚的手段,基本上是以经济合作为主。

采用比较的方法,也能看出这一点。美国对于2014年乌克兰广场革命,以及2020年白俄罗斯反政府抗议的态度,都是非常明确的,就是支持抗议者、要求政府下台,重新选举。但在“1月事件”中,白宫的态度仅仅是“呼吁抗议者和平表达自己的意见,呼吁当局保持克制”。

再说第二点。如果我们回顾时间线,就不难发现,即使没有集安组织的下场,光靠哈萨克斯坦安全部门自己出手,这场骚乱也会平息,只不过过程会更漫长一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光靠哈萨克斯坦安全部门自己出手,这场骚乱也会平息】

反对天然气涨价的抗议,最早于1月2日在一些小城市开始。1月4日,哈萨克斯坦政府取消了涨价的决定,但抗议仍在继续,不仅从经济诉求转变为了政治诉求,而且蔓延到了首都阿斯塔纳以及阿拉木图、阿特劳等主要城市。

骚乱于1月5日和6日全面升级,哈萨克斯坦全国进入紧急状态,托卡耶夫在宣布解散政府后,一通电话打给了集安组织,要求集安组织提供安全援助。6日晚,集安组织同意派出维和部队,各国开始确认将要部署到哈萨克斯坦的维和人员数量。

集安组织秘书长扎斯强调,集安组织驻哈维和部队的任务,是“保护重要的国家和战略设施,协助维护法律和秩序,让人民感到安全”,维和部队不会参与驱散大规模抗议的行动。负责执行“反恐任务”的将会是哈国自己的安全部队。

1月8日,维和部队开始陆续抵达哈萨克斯坦。而实际上早在1月7日,在哈国安全部队的持续努力下,整体局势就已经得到了初步控制,骚乱分子对于重要政府机关的威胁已被解除,数千人被拘留,包括那些趁火打劫“零元购”的暴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普京之所以爽快答应托卡耶夫,则是出于俄罗斯自身的利益】

托卡耶夫曾多次重申,集安组织派出的“维和部队数量有限”,而且维和部队在抵达哈萨克斯坦后,从来没有开过任何一枪。数据显示,集安组织驻哈维和部队的规模约为2000人,其中俄罗斯派了近1500人。

托卡耶夫求助集安组织的原因,是希望骚乱能够尽快平息,秩序能够尽快恢复,并不是说自己走投无路——后来的事实也证明,马西莫夫的手下最后仍然选择忠于国家,参与了平息骚乱的反恐行动。

而普京之所以爽快答应托卡耶夫,则是出于俄罗斯自身的利益。明眼人都能看出,纳氏家族早已不得人心,不可能重夺大权。与其帮助旧势力苟延残喘,不如卖给注定的赢家一个人情,方便将来继续合作。

所以这里根本就不存在所谓“谁欠谁”的问题,国家之间,讲究的是利益交换,各自如何实现利益最大化。至于开头提到的所谓“哈萨克斯坦应该永远匍匐在俄罗斯脚下”、“托卡耶夫是忘恩负义之人”,则是俄罗斯某些极端民族主义者不切实际的幻想,对我们来说更不值得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