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红军的力量还十分薄弱,在国民党强大的围剿之下,中央苏区的红军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被迫长征。但是为了保住得之不易的革命根据地,我党留下了10位领导人留守在苏区。

当时留守苏区的红军大部分都是伤员,红军主力长征离开中央苏区后,他们不得不与国民党军队打游击,在后来的战争中,这10位留守苏区的领导人仅有一人活到了新中国成立,其他九人都先后牺牲了。

1、项英

项英,湖北武昌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项英长期在武汉、上海等地从事工人运动和党的工作,1930年担任中共中央长江局书记,1931年又担任中革军委主席,当时的职位甚至是在毛主席、周总理等人之上。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项英担任中共苏区中央分局书记、中央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军委分会主席,与陈毅一起领导留在苏区的红24师和地方武装1.6万余人,掩护红军主力转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项英

红军主力长征走后,国民党仍然对苏区持续进行围剿,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项英领导苏区留守人员,依靠人民群众与国民党展开了巧妙的斗争。三年的游击战争,项英跟大家一起过着野人般的生活,他们只能与山中的动物为伴,吃野菜、摘野果、挖竹笋、甚至于烧马蜂窝吃,就这样度过了三年的游击战争。

抗战爆发后,南方八省的游击队被改编为新四军,项英被任命为新四军副军长,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后改为东南局)书记。项英与叶挺、陈毅等人一起组建和发展了新四军,1941年皖南事变后,项英、周子昆率领军部10余人躲避在附近的山上,同年3月24日在安徽泾县蜜蜂洞被叛徒刘厚总杀害,时年43岁。

2、陈毅

陈毅,四川乐至人,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由于项英长期从事工人运动和苏区的政府工作,在军事方面的经验欠缺,所以时任江西军区司令员的陈毅第二个被列入了留守名单。

在此之前,陈毅先后当过红四军师长、军委书记、红六军政委、红22军军长等职,自从上了井冈山之后,他参与了整个苏区的建设,所以陈毅也是留下了的一个合适人选。与项英一样,他们在苏区坚持了三年的艰苦的游击战争,期间他曾五次历险,甚至有一次差点被自己的同志杀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毅元帅

1937年以后,陈毅先后担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新四军军长、华东野战军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司令员等职,新中国成立后还担任过国务院副总理。外交部部长等职务,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1972年在北京逝世,享年71岁。

3、瞿秋白

瞿秋白,江苏常州人,1921年经过张太雷的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早年曾前往苏联并与列宁有过一面之缘,1925年在中共四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之后在五大和六大上先后当选为中央局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成为中共早期的领导人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瞿秋白

1927年,陈独秀被停职后,瞿秋白一度成为临时中央的负责人,成为中共第二任最高领导人。1934年瞿秋白达到瑞金,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委会委员等职,红军决定长征后,他要求随军长征,但还是被留在即将沦陷的瑞金了。

1935年2月在福建长汀,瞿秋白等人被当地的反动武装发现,因而被捕,后来被叛徒出卖于1936年6月18日在罗汉岭被国民党当局杀害,时年36岁。

4、陈潭秋

陈潭秋,湖北黄冈人,中共一大的13位代表之一,此后陈潭秋先后担任过中共江西省委书记、江苏省委秘书长、福建省委书记、中央执行委员和中央政府粮食部部长等职。红军主力长征后,陈潭秋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游击战争,任中共苏区中央分局委员兼组织部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潭秋

抗战爆发后,陈潭秋被派往新疆,担任中共中央驻新疆代表和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负责人,1943年陈潭秋被新疆反动军阀盛世才杀害,时年47岁。

5、贺昌

贺昌,山西离石人,早年间贺昌就是一个进步人士,积极投身到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之中,是学生运动的领袖和工人运动的先驱。1934年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贺昌奉命留在了中央苏区,担任中央分局委员、军区政治部主任等职,与项英、陈毅等人领导苏区的游击战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贺昌

1935年3月10日,贺昌在率部突围时,在江西会昌河畔遭到敌人的伏击,贺昌深受重伤,为了不被敌人俘虏,他举枪射向了自己的胸膛,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时年29岁。

6、何叔衡

何叔衡,湖南宁乡人,中国一大的十三位代表之一。中共一大之后,何叔衡曾长期在上海坚持秘密斗争。1931年11月,何叔衡进入中央苏区,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任临时中央政府工农检察人民委员、内务人民委员部代部长、临时最高法庭主席等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何叔衡

红军主力长征后,何叔衡奉命留在了中央苏区坚持打游击战争。1935年从江西向福建转移途中,走到福建长汀时被敌人包围,在突围时何叔衡气喘吁吁奔跑困难,又不愿拖累同志,在走到悬崖边时,他突然挣脱警卫,跳下山崖,壮烈牺牲,时年59岁。

7、刘伯坚

刘伯坚,四川平昌人,早年曾赴欧洲勤工俭学,1921年与周恩来等人组织成立了旅欧少年共产党,1930年刘伯坚被派到西北军第二十六路军中进行策反工作,在他的努力下,终于使该部1.7万人起义,起义部队被改编为红五军团,刘伯坚担任该军团政治部主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伯坚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刘伯坚被留了下来担任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一职。期间他积极组织留守部队,在于都河多处架桥,为主力部队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护送中央红军主力渡河长征。

1935年3月初,在战斗中刘伯坚左腿中弹,不幸被捕,不久就被敌人杀害,壮烈牺牲,时年40岁。

8、毛泽覃

毛泽覃,湖南湘潭韶山冲人,毛主席的三弟,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毛泽覃随“铁军”参加了南昌起义,后来上了井冈山在桥林乡建立起宁冈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并亲自担任党支部书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泽覃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毛泽覃奉命留在了中央苏区,担任中共中央苏区分局委员、红军独立师师长、闽赣军区司令员等职。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毛泽覃率部转战于闽赣边界的崇山峻岭之中。1935年4月26日,在江西瑞金红林山区被国民党军包围,为掩护游击队员脱险,英勇牺牲,时年30岁。

9、古柏

古柏,江西寻乌人,是毛主席在江西时的秘书,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先后担任过红四军前委秘书长、红军总前委秘书长、红军第十一军军长等职。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后,古柏被留在中央苏区后方留守处工作,任中共粤赣游击队司令等职。1935年2月,古柏前往广东东江地区传达遵义会议精神,由于叛徒告密遭中国国民党地方武装包围,在激战中壮烈牺牲,年仅29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柏

10、方志敏

方志敏,江西上饶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创建了赣东北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1930年方志敏先后领导了贵溪、万年等县的农民起义,多次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局部性“围剿”。同年7月,创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1934年10月,寻淮洲率领的红七军团到达赣东北根据地,与方志敏的红十军汇合,两军合编为红十军团,由刘畴西担任军团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方志敏

同年11月,红十军团与红十军合编为红十军,离开赣东北向皖南进军,时任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军政委员会主席,统一领导闽浙皖赣边党的组织和革命武装。1935年1月,方志敏在江西玉山县怀玉山区被俘,同年8月被国民党当局杀害,时年3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