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国际外交局势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以我国的对外政策最为“抽象”,本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已经将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当成了“小弟”,但岂料,伴随着我党我军的强势崛起,美英等国的对华政策只得被迫发生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这其中,又以美国的对华针对、打压最为狠辣,余下国家也只能跟随他们的脚步进行制裁,例如英国就是如此,作为曾经的世界霸主,英国总想在世界面前证明自己,但不料,本想着“杀鸡给猴看”的他们却反而帮了倒忙,甚至还间接帮了中国三个大忙!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英国在二战结束后又都“帮”过我们哪些忙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紫石英号事件

这英国“坏心办好事”的第一个事件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没错,那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紫石英号事件”,而提到这件事,我们便需要从鸦片战争后,英国对清王朝的海洋霸权开始说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众所周知,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算得上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伴随着清王朝的战败,华夏大地闭关锁国的政策亦是被迫改变,这对于广大国人来说无疑是屈辱的,不过对于英国人来说,这却堪称是他们称霸整个世界的旗帜性事件。

要知道,在此之前英国征服的国家要么是土著、要么是小国、弱国,可清王朝却不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满清政府在西方世界眼中都是无比强盛的存在,如今这层不败金身被打破,而且还是被英国轻而易举的击碎,这让其他国家怎能不对英国充满敬畏呢?

以此为基础,截止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前,日不落帝国都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存在,而他们称霸的方式也再简单不过,那就是有样学样,效仿攻略清王朝的手段,在世界范围内施行“炮舰外交”!

简单来说,就是英国人看谁不爽,或是想在哪获取利益,就将本国的战舰开到对方的家门口,而在满清的先例下,敢于反抗者亦是寥寥无几,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近百年,还是直到渡江战役前夕才被打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的中国已然进入了全面解放的倒计时,大半个中国都回归了人民的怀抱,就只剩下长江以南的一隅之地尚在国民党蒋介石的手中,见此情形,党中央和毛主席没有任何犹豫,当即下达了“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命令,接到命令后,江对岸的解放军部队快速集结,大名鼎鼎的渡江战役亦是箭在弦上。

然而,让部队首长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敌我双方即将交手之际,一群不速之客却拦在了长江中间,他们正是以英国、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舰队,多艘钢铁巨舰横在江面,这让我军直接犯了难。

原因很简单,如果不打,那渡江就成了笑话,我们的小木船是无论如何也打不过这些怪物的,可如果打,情况同样十分复杂,一来,根据曾经中外签订的种种不平等条约,人家是有权利在长江航行的,倘若我军选择开火,美西方很有可能以此为借口全面干涉解放战争,这是任何中国人都不想看到的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奈之下,指挥官只得将该情况汇报给了党中央,希望让毛主席来做这个决定,世人本以为面对这种两难的情况,就算是伟人也定会陷入纠结,可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仅仅是片刻的思考后,他老人家就做出了决定,即,先礼后兵,先行下达通知,请对方撤出战斗区域,如果走还则罢了,如果不走那就休怪解放军的大炮不长眼了!

此话一出,深知我党我军解放全国之决心的国家很快就选择了撤退,可英美两国却不然,尤其是英国,他们是无论如何也不相信解放军胆敢炮轰自己,而这其中又以紫石英号战舰最为嚣张,眼看着渡江战役已经打响,船上的指挥官不单没有半点撤退的意思,甚至还十分狂妄的将舰炮对准了长江北岸的解放军部队!

如此举动俨然对我军的渡江行动造成了威胁,于是乎岸边的炮兵部队谨遵毛主席的指示,第一时间便选择了开炮还击,一时间,无数炮管对准了紫石英号,在一阵如同雨点般的火炮洗礼后,船上的英国船员这才如梦初醒,只可惜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等到炮击结束,紫石英号上已然伤亡惨重,十九人阵亡、二十七人受伤,正副舰长更是受到重创险些殒命,而见此情形,余下的幸存者这才总算想起了投降,并灰溜溜的搁浅到了岸边成了俘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闻听此讯真可谓是大快人心,不过很显然,几家欢喜几家愁,得到消息的英国本土却瞬间炸了锅,碍于面子,时任英国首相立刻下达了救援紫石英号的命令,三艘军舰亦是听命行事,只是结果很显然,与岸上无数的大炮相比,他们的火力根本不够看,很快就选择了仓皇逃窜。

至于那艘紫石英号结局也没好到哪去,在解放军的故意放水下,趁着夜晚涨潮,堂堂大英帝国的皇家海军士兵竟如同老鼠一般偷偷逃跑了。

自此,这场闹剧才总算落下了帷幕,而伴随着英国人的落荒而逃,我国亦是受益良多,既收回了失去百年的长江主权,也让世界见识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极大增加了咱们的国际影响力,明明是想帮美国撑场子的,结果却适得其反,这怎么不算帮了我们一个大忙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促成中苏合作

英国人“坏心办好事”,第一件,赖在长江死活不走,反被解放军打的抱头鼠窜,进而起到了“杀鸡儆猴”的奇效,使得一众外国人不敢再侵犯中国主权不说,更是极大提升了咱们的国际影响力,而这第二件也是同理,在新中国成立后,他们本想通过造谣破坏中苏关系,不料却反倒促成了双方的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情发生在1950年中苏领导人会面期间,彼时,作为首个承认新中国政权的国家,对于苏联,党中央和毛主席自然要选择投桃报李,这不,很快组织上便确定了访问苏联的时间,至于出访者更是给足了苏联面子,居然是毛主席亲自出马,前去会见斯大林!

要知道,纵观历史,毛主席也才仅仅出访过两次外国,这第一次去的就是苏联,足以见得他对这个老大哥的重视程度,1949年底,通过火车途经东北,毛主席终于抵达了苏联首都莫斯科,恰逢斯大林生日,双方亦是交谈甚欢,只是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客套话说了一大堆,可只要一提到关键的援助、合作事宜,苏方代表就会转移话题,看样子并不想诚心合作。

那么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并非是中国哪里得罪了苏联,完全是以斯大林为首的苏联领导人担心“教会了徒弟饿死师傅”,害怕倘若竭尽全力的援助中国,有朝一日这头东方雄狮反倒会超过自己,成社会主义阵营的新任“龙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中国的潜力,和毛主席等人的雄才伟略,苏方的担忧不无根据,但话又说回来了,就为了将来不一定会发生的事情就耽误了现在共同对抗美西方的大事,这岂不是因噎废食吗?

因此,考虑到这两个层面,再加上旅顺港口等问题,斯大林也显得很纠结,找不到解决办法的他也只能选择拖延,在与毛主席的谈话中更是只聊风月、不谈公事,搞得毛主席也很是无奈。

于是乎就在一次同老朋友莫洛托夫通电时,毛主席便抱怨了几句,大体意思就是说,苏方有点不地道了,除了让自己吃饭睡觉,其他的什么都不让干。

很显然,这只是一句朋友间的玩笑话,但不知怎么的,这句话竟意外传到了英国记者的耳中,闻听此事,他们顿时喜出望外,随即添油加醋将其改写成了一篇“毛泽东遭到斯大林软禁”的文章,最终发表到了全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论真假,这无疑是一个大新闻,仅在第一时间,莫斯科就被全球记者包围了,所有人都在询问苏方真相,更是问及中苏之间的关系是否已经破裂。

这般言论搞的斯大林是一个头两个大,没办法,他只能通过与毛主席的公开会面来澄清谣言,不仅如此,眼见英国人居心叵测,他同时也下定了联合中国对抗西方的决心,因此,仅在几天之后他就直接推动了谈判进程,并很快达成了包括对华工业援助、技术援助、归还旅顺港口等多项协议。

而伴随着《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署,中国的国力迅猛提高,一五计划顺利完成,这才得以抵御住了来自美西方的围追堵截,可以说,这一切虽说离不开中方代表的努力和苏联老大哥的力挺,可要是没有英国人搞的这么一出闹剧,两国的合作还指不定会拖多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间接帮助中国赢下朝鲜战争

一次紫石英号事件帮助中国轻而易举赢得独立、极大增加了国际影响力,一次造谣抹黑使得中苏两国精诚合作共抗外敌,连续两次的助力,英国人堪称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不过他们为中国提供的“援助”还不止这两次,这不,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便也有他们出的一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9月15日,仁川登陆,联合国军正式进驻战场,短短一个月不到,战场形势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眼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军队已经打到了鸭绿江边,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中国的国防安全,同年10月,数十万志愿军亦是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浩浩荡荡的跨过了鸭绿江,与西方侵略者正式战到了一起。

本以为,积贫积弱的中国定不是美国的对手,但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伴随着两次战役的相继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竟势如破竹,一路将联合国军打回了三八线以南!

这件事真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尤其是美国国内,更是掀起了一阵指责麦克阿瑟指挥不当的浪潮,而在舆论的压力下,很快麦克阿瑟就想到了一个万全之策,那就是向杜鲁门施压,请求动用原子弹,一举搬回原先的劣势。

可以说,只要杜鲁门答应了麦克阿瑟的提议,那朝鲜战争我军就不可能取胜,相反,美军更是极有可能越过边境,将战线推到中国境内,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明知可以取胜,为何美国人却始终没有动用这项大杀器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其中固然有着战略战术层面的考虑,但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英国人在其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原来,当听闻美国计划对华投放原子弹后,英国方面顿时就担忧起了两件事,其一是香港问题,英国人担心,美国一旦使用了原子弹,轰炸范围可能不会再局限于朝鲜半岛以及中国东北,打红了眼的他们很有可能还会波及到中国本土。

届时,他们在亚洲的经济中心香港势必会受到影响,这对于本就日渐衰落的英国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其次,苏联的态度也让英国人无比畏惧,要知道,朝鲜战争爆发时,世界上已经不再只有美国拥有原子弹了,苏联人同样在1950年3月8日试爆了第一枚原子弹,碍于距离和技术问题,倘若美国对华施行核打击,苏联可能不会对美国本土发起报复,但欧洲和英国就没准儿了,届时明明什么都没得到,却被夷为平地,这是英国人无论如何也不想看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基于这两个因素,很快以英国为首的欧洲诸国便向美国施加了压力,要求他们不得在朝鲜战争中使用核武器,闻听此言,本就有所顾虑的杜鲁门自然选择了就坡下驴,暗中禁止了国内对华“动核”的呼声,转而希望通过常规力量赢下战争。

可以说,如果没有英国人的威逼,美国是有很大可能狗急跳墙,对华投放核武器的,换而言之,若是没有英国人的插手,很有可能中国就不会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赢下这场事关国运的战争了,站在这个角度看,英国着实是咱们的“大恩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