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三溪村,昔日简易木头桥换上了新建的水泥桥,明亮的路灯取代了村民手中的松明火和手电筒,沿河生态护岸加装了仿木栏杆,为村庄稻田保驾护航……驻村更筑情,三溪村的变化,凝聚着永安市检察院派驻青水畲族乡三溪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叶永泗的辛勤汗水,也是他交出的一份乡村振兴答卷。

解决村民热点难点的“贴心人”

“刚到三溪村,村里基础设施比较差,村干部认为自己村庄偏远,跟附近的村没什么可比性。”2017年11月,永安市检察院干警叶永泗在组织的安排下来到三溪村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自此与这个村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就从群众反映的最热的问题开始抓。”叶永泗回忆道。村里老百姓反映最多的难题,就是每年一到雨季,田里一半以上的庄稼都被洪水淹没,要么绝收,要么减产,村民的心血全泡了汤。为此,叶永泗带领村两委请来农业农村局的规划师到三溪村现场指导,策划水利项目,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在大家的努力下,防洪堤修起来了,步道铺上了,桥梁建好了,种种困难终于被克服,村民的出行、生产都更加便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叶永泗(左二)和村支书查看工程项目建设

“望天田成为丰产田,解决了几任村两委想要解决而未能解决的事情。”村里老人协会会长杨国喜竖起了大拇指。

勾勒乡村振兴发展的“引路人”

2021年7月,在村民的感谢信和请愿书下,叶永泗经组织选派,继续担任青水畲族乡三溪村驻村第一书记。

“再担任第一书记压力更大。”叶永泗说。因为第一次担任村支书时是从零到一的开始,打开局面;而第二次再担任村第一书记则是从一到二的发展,要有更大飞跃。

他重拾起心中的一本账,其中最让他放心不下的还是村民安全饮水的问题。之前,村民全凭经验自己去山上引水,用水不安全、难管理,下雨时水管常常被冲坏。叶永泗记在心上,落实到行动中。他向省发改委争取以工代赈项目资金100万元,并在青水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筹措配套资金150万元,项目主要包括新修建村自来水厂、防洪堤以及机耕道等民生工程,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村民的称赞。

托起农村养老服务的“追梦人”

“一定要做!而且要做起来,做好!”夜晚,在灯火通明的三溪村村民委员会的会议室中,叶永泗带领着村两委干部和村民代表针对三溪村完善基础设施、建立乡村养老“幸福院”进行探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叶永泗(左四)组织召开座谈会

“问题很多,也很复杂,要解决眼下的问题,不仅要优化当前的组织结构,最重要的是找准问题的切入点。”发现这些问题后,叶永泗就开始了每村每户走访摸排,在村两委、乡政府和第三方共同作用的推动下,依托青水畲族乡少数民族文旅优势,引进企业,村养老“幸福院”以森林康养一体化的高标准养老机制进行改造,提升为“永安市青水畲族乡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村里的老人有了合适的活动场所,老年人养老需求不再困难,全域森林康养项目规划托起了农村养老幸福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叶永泗(右三)和三溪村民一起包饺子

“以后我们的生活起居都有保障了!大家聚在一起也有个伴,子女也省心了,不仅有专业的营养师配置营养食谱,还有理疗师为我们大家调理身体。”陈大妈作为森林康养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开业后的第一批入住者开心地说。

6年来,三溪村在叶永泗的带领下,村庄共投入2000余万元,完成了防洪堤建设、步道建设、防护栏建设、旱地灌溉建设、饮水工程建设、养老院建设、老人乐龄学堂和村庄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建设,三溪村的面貌焕然一新。

来源:永安市委组织部 青水畲族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