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一段不告而别的感情、一个不计后果的选择,随心所欲,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听上去是不是自由自在、笑傲人世江湖?

但在现实世界,行事任性、冲动、鲁莽的人——且以年轻人居多,会被社会舆论责备“不成熟”、“没有责任心”。这种责备一般都是正确的:目空一切、我行我素的人,很少不付出代价——而且通常会附加伤害周边的人和事。

因此,在我们的现实认知中,“随心所欲”绝不是什么好词,它跟任性几乎是划等号的;一个人的性格或行事风格,一旦被评价为随心所欲,似乎喻示着他的社会信用有破产的危险。

然而,实际情况是,我们的认知或许出现了巨大的偏差。从古汉语传承的角度看,“随心所欲”可能是最受今人误解的古成语之一。在古代汉语中,“随心所欲”以及与之语义等同的“从心所欲”,其实是一个含义美好的词,用于形容一个人有涵养——跟我们今人的理解恰恰相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块清代光绪年间的【从心所欲】题词匾额,是一位赐进士出身的县官赠予一位七旬老人的祝寿匾,匾文夸赞后者阅历丰厚、言行规范,涵养极高。

在古代,为什么“从心所欲”或“随心所欲”的人,会被视为有涵养呢?这其实跟人的年龄是息息相关的。古人认为,一个人到什么年龄段,就自然有或应该有什么样的品性和认知。这种观念被孔子用语录形式传承下来——

《论语·为政》载,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段话大部分人看到都觉得眼熟,从“三十而立”开始,到“六十耳顺”,都是广为人知的;但“十五志于学”及“七十从心所欲”,很多人就感到陌生了。

为什么呢?大概是因为,古语中有关七十岁的论述,杜甫的诗句“人生七十古来稀”,占尽了风头,博得了更多的眼球,以至于今人普罗大众只记得古时候的七十岁以上老人“古来稀”,而疏于注意到他们“从心所欲”的人性光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年逾七十从心所欲,为何被孔子视为涵养高呢?关键在于其后面还有一句话:“不逾矩。”换言之,就是七十岁及以上的老人懂规矩、深谙礼教法度。

广而言之、大而化之,则可认为七十岁的老人什么都经历过了,人生艰难、社会险恶、人情冷暖等,统统根植于他的认知体系,什么话该说不该说、什么事该做不该做,了然于胸。在这种境界下,言行举止总能避开社会禁区,在此前提下的随心所欲,也就不会有任何风险可言——这是一种真正的心灵自由!

显而易见,古代语境下的“随心所欲”或“从心所欲”,首先强调的是社会阅历至深、认知能力已臻化境,所以才能心无包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它跟现代语境下的认知懵懂、鲁莽冲动的“随心所欲”——暗示的是一个人的心智不成熟,完全不是一回事,二者不可同日而语。

因此,古代汉语文化中的成语“随心所欲”或“从心所欲”,指的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境界或段位,它以七十岁年龄为分界线,体现了中国古人认为时间的积累或岁月的沉淀,成就人生智慧的观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者比少者见识得多、阅历更丰富,相对更有社会智慧。这种普遍性的规律,大体是没错的。但并不是说五六十岁的人,就一定没有七十岁的智慧。只不过古人在表达年龄与智慧的正比关系时,总得选取一个年龄节点便于表述。因此,七十岁成了孔子心目中跨越“随心所欲”境界门槛的年龄线。

出于认可或尊重孔子哲理的立场,古人常用“随心所欲”一词以夸赞老年人通情达理、有涵养——前提是对方年届七十。前文匾额题词相赠,即是一种情形。今人常将成语“随心所欲”用于形容年轻人,多少带有贬义。一词演变,见古今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