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中医药发展之困

中医药传承发展多年,千年来一直守护着中华民族的健康。但中医药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甚至在1929年发生了轰动一时的“废止中医案”,禁止中医中药开业,禁止中医办医院、办学校,取缔中医书刊。1936年,国民政府又提出“国医在科学上无根据”,一律不许执业的谬论。中医在中国医学界逐渐丧失了主流地位,演变为“西医在朝,中医在野”的格局。尽管历史上中医药遭受了数次质疑和打压,但因其实实在在的疗效,民间寻中医、看中医的习惯从未间断,老百姓“用脚投票”,选择适合他们的治疗形式。

新中国成立后,尽管中医药重新得到了发展,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中医在野”的大环境并非短期之内可以扭转。2005年注册的“圣爱中医馆”是第一家以“中医馆”为名的中医诊疗机构,然而直到那时,民间中医馆的生存依旧是个问题。初生的圣爱中医馆每天只有30多名顾客,一度形成员工比顾客还多的尴尬局面。圣爱面临着连年亏损的局面,不少人都劝创始人刘琼换个行业投资,何必把钱白白花在前景不明朗的中医药行业里。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刘琼之所以创办“圣爱中医馆”,并非是以一个商人投资牟利的角度,而是以中医传道者的身份。正是因为这一份觉悟,才让她在层层挫折之下依旧坚持着自己的中医梦。

新时代,中医药复兴新契机

2016年,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把发展中医药上升为国家战略。2017年10月,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2017年,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为继承和弘扬中医药,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确立了法律依据。2019年10月,在全国中医药大会上“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的指导思想得到了全面认同和深入贯彻。10月20日,《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正式下发,内容包括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发挥中医药在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中的独特作用、大力推动中药质量提升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开放创新发展、改革完善中医药管理体制机制,明确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目标方向、重点任务和具体举措,是指导新时代中医药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进一步彰显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医药事业与中医药文化的高度重视。

中医梦与文化自信

2011年12月22日,圣爱中医馆创始人刘琼在“云南中医学院‘创业圣爱,敦行风采’主题讲座”中首次明确提出了中医梦的圣爱企业文化哲学概念。对于刘琼而言,“中医梦”这一概念的起源并不复杂,甚至相当朴实:刘琼的童年是在外婆家度过的,外婆经常跟她讲述中医药相关的历史故事,用枇杷叶和杏仁煮水给她喝治疗咳嗽。受制于当时农村的医疗条件,刘琼的外婆后来因脑溢血去世。刘琼在悲痛的同时,便立志要办一家条件很好的医院,去救治千千万万像外婆一样的老人。

尽管如今的圣爱中医馆已经成为云南中医馆的一张名片,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之前,中医药的争议一直存在。这其中的原因十分复杂,一方面,相较西医,中医拿不出“人体数据”,依靠个案经验的累积很难得到广义上的认可;而另一方面,受长期以来发达国家的文化影响,部分群众的“崇洋”思想一直在潜意识中萦绕不散,遇病先找西医,西医治疗无效才前来看中医的现象十分普遍。尤其对于一些从未接触过中医医疗的患者而言,西医几乎就是先进的代名词,而中医则跟落后划等号。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尤其是文化软实力方面的显著提高,国潮兴起,广大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也随之增强。“外国的月亮比较圆”已经成为过去式,当国人回首观察中国的民族品牌以及传统技艺时,也不再先入为主地自我贬低,自我否定,而是能以客观的心态重新审视那些被自己忽略已久,已经蒙尘的中华宝藏。

中医药也无疑也是乘着中国综合国力提升的东风,得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国人乃至世界面前。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走进中医馆,尝试中医的中药饮片以及针灸推拿,他们中的不少人在尝试一次之后,都成为了中医药的“铁粉”,无不为中医药的神奇而折服。但中医药的复兴不能仅仅只靠医生的精进和药物的研发,作为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药的文化属性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掘。圣爱中医馆创始人刘琼所提出的“中医梦”,可以说正是契合了中医药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刘琼将个人的梦想与中医药的复兴紧密结合,反映了一个现代中医儒商对于中医文明复兴事业的敬畏与痴情,还有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奉献精神。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一个国家如果硬实力不行,可能一打就败;而如果软实力不行,可能不打自败。践行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软实力,事关全局,刻不容缓。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长期以来,圣爱利用自身优势及特点,先后成立了集中展示、保护中医药文化遗迹的“圣爱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和传播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培养新一代中医的“圣爱企业大学”。刘琼的中医梦文化人生给人们最深刻的启示,便是要坚持敬畏中华文化,坚守信仰中医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医文化,这才是现代中医人和现代中医文化企业人生与事业走向成功的根本之道。中医梦文化理念的提出,为圣爱人、为中医文化人和为圣爱中医馆、为中医文化企业树立了一面鲜艳的精神旗帜,一把璀璨的思想火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