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10月7号,新中国建国十周年庆典刚结束没多久,首都北京市通县一片庄稼地的上空,突然传来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

就在通县人民心生疑惑之际,一辆辆军车卷起漫天烟尘,突然飞速驶向发生巨响的地点,然后就见大量的武警官兵赶来,以最快的速度封锁现场,严禁闲杂人等靠近

第二天,越来越多的军车,齐聚通县的庄稼地,车上坐着的人,赫然正是三军总司令朱老总、军委副主席叶剑英元帅、聂荣臻元帅、贺龙元帅与公安部首任部长罗瑞卿大将等几十位开国将帅,每一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惊喜的笑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国将帅齐聚庄稼地

本期内容鉴哥就圈个有用历史,解密开国将帅,发生在北京通县上空的巨响到底是什么?为何会突然惊动几十位开国将帅?齐聚一片庄稼地呢?他们此去究竟所为何事?

认真抓一下核武器工作,一定要将原子弹搞出来

这一切,都要从建国后,我军成立的一支代号为“543”的神秘部队开始说起。

1949年10月1号,毛主席、朱老总、刘少奇、周总理和宋庆龄先生等开国元勋,以及社会贤达民主人士,共同登上北京天安门,见证劳苦大众翻身做主的新中国成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中国开国大典

但这时,在三大战役中,一溃千里,无奈败逃台湾的蒋介石,却在美国人的支持下,底气十足,依然贼心不死,从始至终都没有放弃卷土重来的野心,梦想着有朝一日可以反攻共产党,重新夺回蒋家天下。

所以,蒋介石经常利用美国支援的高空侦察机肆意入侵新中国的领空进行实地侦察,如入无人之境,肆无忌惮地频繁挑衅我国的底线和领空、领土主权的尊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民党总裁蒋介石

而解放军虽然战力强盛,能打硬仗,也能打胜仗,但也仅限于陆军而已,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新中国的人民空军和海军,起步时间较晚,并未形成成熟战力,对于敌人一些普通侦察机尚有一丝威慑。

可如果碰到美军可以飞行至2万米高度的高空侦察机,根本一点威胁也没有。地面高射炮台只能看,没能力打,就算临时调用空军部队追击,敌人的侦察机也会马上溜之大吉。

真可谓来无影,去无踪,让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上将感到非常头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空军上将刘亚楼

正好,美国支援给蒋介石的高空侦察机,放眼全球也是最先进的一批,不仅飞行得高,速度快,就连摄像头也非常清晰,随着侦查拍回去的照片越来越多。

蒋介石的反动气焰也就愈发嚣张起来,成为了新中国的眼中钉、肉中刺,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拔之而后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介石

1955年初,毛主席通过中央书记处,召开高干扩大会议,审定决定了新中国研发原子弹的相关军事国防报告文件,并作出最高指示:这件事情,我们一定要抓,而且要抓好。

现在国内已经明确勘探到了铀矿,科研团队也从无到有,具备了一定的研发基础,所以必须认真抓一下核武器的工作,一定要将原子弹给搞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

次年4月份,新中国立项成立国防航空工科委委任主管军工的聂荣臻元帅,亲自担任主任一职,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尽早实现我国在航空工业体系,以及核武器领域零的突破

同年5月份,周总理亲自提议召开内部扩大会议,正式宣布的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定:从即日起,正式组建国防部导弹管理局,以及导弹研究院等重大决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总理签署文件

8月份,新中国与苏联方面,就联合研发及建设新中国在现代战争中的尖端武器领域目标上,达成一致合作协议。

经过一年多的艰苦谈判,于1957年的10月中旬,苏联总书记赫鲁晓夫同志,与聂荣臻元帅和陈赓大将率领的中国访苏代表团,在莫斯科正式签署深入合作协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赫鲁晓夫

苏联方面将会对目前我国的导弹研发工作,给予一定帮助,同意新中国可以引入苏联已经研发成功的导弹技术,同时,苏联也同意将航天火箭、航空技术,与我国进行资源共享。

审议通过了,将会派遣大量具备丰富经验的大量航空领域军事专家到中国,帮助建设属于新中国的地面防空导弹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地面防空导弹部队

地空导弹部队成立,代号“543”

1958年,苏联援华的首批地空导弹专家顺利抵达北京,9月份,中央军委向空军下达重要命令指示:由人民空军司令部牵头,马上着手成立地空导弹部队,委任张伯华同志出任我军首任地空导弹师师长。

同年10月6号,空军上将刘亚楼郑重宣布:新中国首支地空导弹一营正式成立。看着下面士气高昂的战士们,刘亚楼上将亦是意气风发:

同志们,你们都是我空军中精挑细选的人才,是精英中的精英,现在我们成立了新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支地空导弹部队,这是军人的荣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亚楼视察部队

所以,你们千万不可浪费这次宝贵的机会,要倾尽一切努力,不惜任何代价,将苏联专家身上的知识,全部给我学到手。

然后将这些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党和国家给你们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那你们就要好好珍惜,千万不要辜负了国家和人民的期望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亚楼上将

说到这里,刘亚楼顿了顿:但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你们的工作,一定要高度保密,上不告父母,下不传妻儿,都听清楚了吗?

下面的官兵将士顿时全体立正敬礼,齐声高喊道:是,保证完成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国上将刘亚楼

之后,空军又相继成立了地空导弹二营和三营,因为这件事一直都在秘密进行,所以地空导弹被统一称之为“543”,而地空导弹营也顺理成章被称为“543部队”

543部队,属于新中国成立的高级机密部队,番号不存档,所以只有一个编号,而且战士们平常未经允许,不能身穿军装,对外则是借用“地质勘探部队”的名义做伪装。

内部保密更是非常严谨,所有战士出入,必须携带多张门禁卡和身份识别卡,无论是上课学习,还是到野外驻训实操,必须持卡实名进行通报,只认卡,不认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中国最神秘的“543”部队

表现得非常神秘,因此,外界对这支部队基本一无所知。

而值得一提的是,苏联地空导弹专家准备了为期半年的系统理论课程,没想到在我军全体官兵的共同努力下,仅仅花费4个月的时间,就全部完成了学业。

让苏联专家震惊万分,对中国这批地空导弹学员,竖大拇指,连连称赞:这是我们教过最出色的学生,没有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地空导弹二营合影

一级戒备,严防死守

1959年9月21号,543部队全体官兵将士,突然进入一级戒备状态。原因是,1959年是新中国建国十周年,意义重大,但蒋介石却是不愿意放过这一“好机会”,总想搞点破坏,给新中国人民政府添堵。

竟然数次派遣高空侦察机对我国进行紧锣密鼓的侦查活动,而新中国十周年庆典,中央首长将会与80余位来自世界各地的政府首脑和领袖,亲自登上天安门,观看阅兵典礼,稍有差池,后果绝对不堪设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军高空侦察记

因此,543部队当前首要任务,就是保证建国十周年庆典,首都北京上空的空域安全

接到任务后,543部队二营营长岳振华同志,就率部亲自携带地空导弹反射系统,以及数十枚远程导弹,奉命进驻北京市通县的张家湾机场待命,随时给予来犯之敌强力打击。

543部队二营全体官兵打起十二万分精神,日夜监控雷达系统,生怕错过任何敌机飞越新中国领空,而营长岳振华同志,更是坚定守在导弹发射按钮之前,寸步不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岳振华

可是,令人感到疑惑的是,从9月21号开始,一直到十周年庆典结束,都风平浪静,好像蒋介石突然转了性子,并不打算做些什么。

所以到了10月5号的时候,上级首长就突然向543部队下达了解除战备的命令,战士们也纷纷向岳振华请假,希望回家与父母妻儿欢度国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9年国庆典礼

但岳振华久经战阵,却依然不敢放松警惕,他认为这只不过是暴风雨来临前的最后安宁罢了。

蒋介石反动集团一定知道,我军在建国十周年庆典的这段时间里,一定做好了完全准备,所以他当然不敢来。但紧绷的神经,总会有放松的时候,而蒋介石等的,就是这个时机。

因此,对战士们的请假,岳振华一律不予批准。到了10月7号,首都北京上空万里无云,天气晴朗,阳光洒在来往行人的脸上,格外温暖。

北京的老百姓脸上也洋溢着热情的笑容,但岳振华心头却是一片阴霾。天气这么好,正是侦查机出动的好时机,估计老蒋现在已经按捺不住了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岳振华在野外指挥所

地空导弹摧毁敌军侦察机,创造战场历史

果不其然,仅仅片刻之后,我东南部军区就通过雷达检测到了一架,从台湾桃园机场起飞的美制侦察机,未经我国许可,就肆无忌惮地侵入了我国空域

这是一架非常先进的侦察机,最高可以飞至2万米的高空,即便是空军歼击机升空拦截,也很难击落,只能无功而返,所以,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落到了543地空导弹部队的头上。

而蒋介石也没想到,我军已经在地面上构筑了地空导弹部队,所以该高空侦察机连路线都懒得改变,大摇大摆地向北飞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民党高空侦察机

而岳振华却早已严阵以待,只待这家侦察机羊入虎口,这次,一定要打好这一仗,只要他有胆子敢来,就绝对不能让他有命回去。

高空侦察机飞近北京市480km时,雷达已经可以清晰捕捉到敌机信号,但岳振华却沉住气,没有下达开火的命令。

因为现在侦察机的距离还不够近,如果阻击任务失败,那蒋介石必然会知道我军已经拥有了地空导弹,势必会针对性地做出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地空导弹

而且,在世界军史上,还从来没有地空导弹击落2万高空飞机的成功案例,加之我军的543部队刚刚组建,初出茅庐,没有任何对敌经验,所以难度和挑战极大,必须确保万无一失,因为开火的机会只有一次。

中午11点半,侦察机已经飞近北京市380km的距离,此时,侦察机上装载的高清摄像头,已经可以清晰地拍摄到北京市区的具体场景

因此,国防部就通过地空导弹营师长张伯华同志,向岳振华紧急下达命令:现命令你部,马上将敌人的侦察机打下来,不得有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伯华

但岳振华依然没有贸然下令开火,一直耐心等待侦察机飞抵通县100km时,才下达了第一道作战指令:三发导弹马上做通电准备。

当侦察机来到543部队驻地不足70km时,岳振华下达第二道作战指令:导弹发射架同步瞄准目标。

而此时,驾驶侦察机的国军飞行员,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三发导弹同时锁定,为了尽可能拍清楚北京市的场景,还专门放缓了速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民党侦察机

12点04分,侦察机飞抵北京通县不到28km的位置,岳振华通过雷达观测到这一情况后,喜上心头,这已经是最佳攻击的位置了。

所以他马上高声下达了最后一道作战指令:开火,三点发射机制,每一枚导弹间隔六秒发射,消灭28km目标。

随着导弹发射按钮重重按下,三枚导弹就拖着绚烂的火焰,雷霆而出,眨眼之间消失于云端之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枚导弹齐射

然后就听见“轰隆”一声巨响传来,岳振华神色紧张地赶紧查看雷达系统,却发现原本在雷达上频繁闪动的光标,已经彻底消失不见。

紧接着,国民党的高空侦察机的残骸碎片,就应声而下,坠落在通县的一处庄稼地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军侦察机被击落

侦察机爆炸坠毁的“轰隆”声传出来,不少老百姓都忍不住缩了缩脖子,不明就里的望向蔚蓝色的天空,还以为战争又开始了。

543部队初出茅庐,却利用地空导弹一举击毁了国军的高空侦察机,这不仅是中国的第一次,更是世界的第一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军侦察飞机被我军击落

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再一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创造了世界战争军史上,一个不可能完成的奇迹,也再一次向世人证明了,人民军队的强大。

敌侦察机被击落后不久,国防部的军车就迅速赶来,紧急部署军警力量,对通县的这处庄稼地,进行了严密的布控和封锁。

同时将这里发生的情况,向中央军委做了详细的汇报。毛主席和周总理在得知消息后,也全都笑逐颜开,拍手称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与朱总理在天安门

几十位开国将帅齐聚庄稼地

10月8号,岳振华率部击落国民党高空侦察机的第二天,中央军委就与国防部,向驻防通县的岳振华543部队二营全体官兵,发来了嘉奖贺电。

紧接着,三军总司令朱老总、军委副主席叶剑英、聂荣臻、贺龙,公安部长罗瑞卿等数十位开国将帅,全部乘坐军车,在安保人员的陪同下,全部齐聚北京通县的庄稼地

亲自视察了侦察机坠毁的现场,一起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而在确定国民党侦察机,已经被我军的地空导弹,给炸成破铜烂铁后,这些开国将帅的脸上,都露出了无比开心和激动的笑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国将帅齐聚通县视察

紧接着,岳振华满脸激动地向开国将帅们,详细解释了当日击落敌机的具体作战情况。当他说到当时国民党侦察机,已经飞近通县28千米的时候,在场的开国将帅们脸上都露出了心有余悸的凝重神色。

而当岳振华说他当机立断,号令三发导弹升空精准击中敌机时,开国将帅们又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朱老总更是一拍大腿,连声叫好:

好,你这一仗打得好,提气,就得这么打,临危不乱,打得真是太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军总司令朱老总

10月14号,空军司令部召开祝捷大会,表彰岳振华二营部队的丰功伟绩,二营全体官兵荣授集体二等功勋章,这对于全体参战将士而言,无疑是莫大荣耀。

而这份军功荣耀,是他们通过不断的艰苦训练,不懈努力和不断坚守换来的,真可谓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