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北京6月19日讯(记者吉蕾蕾)在国新办18日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水利部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推进以南水北调为代表的国家水网骨干工程建设,统筹区域水网和省、市、县级水网高质量发展,国家水资源保障能力显著增强。10年来,全国新增水利工程供水能力约2000亿立方米,新增耕地灌溉面积约8700万亩,全国耕地有效灌溉面积达10.55亿亩,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0%。

自《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发布以来,我国加快完善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加快建设国家水网骨干工程。目前,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已累计调水突破729亿立方米,成为沿线44座大中城市的重要水源,直接受益人口达1.76亿人。

水利部总规划师吴文庆表示,一批重大水利工程的建设,将为西部大开发、中部地区崛起、东北全面振兴、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战略实施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保障,促进人口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利用格局优化调整。

陈敏表示,当前,水利部正在大力推进数字孪生水利建设,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最新信息技术和水利业务深度融合,将江河湖泊、水利工程实时映射到数字世界,精准预报、超前预警、快速预演、制定预案,为防洪、水资源管理等水利工作提供智慧“大脑”。

近两年,全国水利建设投资连续迈上万亿元台阶。今年前5个月,水利建设投资和实施项目均超去年同期。吴文庆表示,下一步,水利部将指导地方水利部门和项目法人,用好增发国债资金的同时,继续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银行贷款、社会资本投入,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进一步夯实水安全保障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