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本好书,看一部好剧,去一个美丽的地方。近期一部《我的阿勒泰》强势出圈,让全国各地的人们对“北疆之北”的阿勒泰充满了无尽的向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何接住这“泼天的富贵”,走好“以剧带旅”这条路,新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深耕“本地景观资源”,以景区为引、生态为景、产品为媒,丰富乡村业态、打造精品旅游品牌,推动旅游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精”字贯穿“小石头”变“美璞玉”

六月的富蕴县萨依恒布拉克(《我的阿勒泰》中“彩虹布拉克”实址)夏牧场,阳光轻柔地洒落,碧绿的草原如同一块巨大的地毯铺展在蓝天白云之下,牛羊悠闲漫步,游客们不禁感叹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世界。

富蕴县紧紧抓住《我的阿勒泰》热播“红利”,精心设计推出可可托海—萨依恒布拉克、可可托海—塔拉特等自驾游、骑马赏景路线,举办“天然氧吧”转场游、“生命的迁徙”采风摄影展等旅游活动,快速形成“夏牧场”精品旅游区。

近年来,富蕴县按照“一村一品牌”思路,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在休闲采摘、餐饮住宿、旅游观光上不断发力,形成“乡恋五大队”“情满阿舍勒”等特色示范村13个。结合G331旅游公路建设,提升沿途村容村貌,以“额河第一村”可可托海镇塔拉特村为示范点,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旅游业发展,在调整产业结构、完善基础设施等方面发力,持续放大旅游产业优势。依托可可托海“三号矿脉”“地质陈列馆”“八七”选厂等红色资源,打造特色康养驿站、“三号院”文宿文化驿站,推动乡村“文化、生态、旅游、农业”多维融合,为游客提供“吃喝玩乐购住”一条龙服务,真正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字引流“等客来”变“引客来”

近日,文旅体验推荐官秦风华正在沉浸式体验阿依果孜矿洞,用短视频拍摄的方式向游客们介绍这里的红色故事。

处处是景、处处有故事,如何激荡特色旅游“变”能量。富蕴县依托文化旅游资源禀赋,以线路推荐、旅游攻略、文旅推介为基础,通过线上“种草”线下“引流”,开展主题突出、易于传播的精准宣传推介。

邀请新闻媒体、网红运动博主、抖音“大咖”等深入景区采风创作,通过各级媒体发布优质短视频、美图、旅游攻略。举办“醉美富蕴”短视频大赛和摄影大赛,征集农牧民群众拍摄、制作农业生产、风土人情、乡村旅游等农文旅短视频、图片作品,推动文旅宣传工作出彩出新。

同时,紧靠热度,借势《可可托海的牧羊人》《我的阿勒泰》等作品走红,整合县域旅游政策、特色产品、“吃住行游购娱”等信息,举办“牧羊人游家乡”“牧羊人唱情歌”“跟着巴太去旅行”等特色活动,推出冰雪特色游、红色研学游、夏牧场体验游、探宝自驾游等文旅融合精品线路,吸引各地游客前来打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特”字延伸“农特产”变“金招牌”

夜幕降临,星光璀璨,伴着冬不拉欢快的弦乐声,游客和各族群众抖动着肩膀、摆动着胳膊,跳起“黑走马”……

近日,“巴太的乡村舞会”在富蕴县库尔特乡阿舍勒村上演,孩子们在蝴蝶谷内游玩,游客们闲逛着农副产品展销区、品尝着自助烧烤,激情、舞蹈、美食,打响了阿舍勒村“乡情”名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形成特色品牌,实现知名度再提升。富蕴县以“品牌战略”为抓手,坚持高标准谋划、高质量建设、高起点起跳,大力发展农牧产品深加工、趣味采摘、观光旅游、非遗产品开发、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围绕宿集、野奢发展方向,着力提升休闲度假体验品质,拓展“民宿+家访”“民宿+书屋”“民宿+演艺”等多种经营模式,形成“桦”“许久野奢”“伊雷木湖三百所”等一批精品民宿。从研发文创产品方面入手,引进专业文化传媒公司,针对地域民俗文化设计开发17类100余款旅游文创产品、民族特色手工艺品等,形成“富蕴礼物”“可可礼物”等地域特色品牌,推动乡村旅游产业“腾笼换鸟、转型升级”。常态化举办乡村旅游节、篝火电音节、土特产展销会、非物质文化展演等活动,配套民俗体验、马匹马车租赁等项目,不断扩大乡村旅游影响力和吸引力,推动“品牌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实现“擦亮一张名片,兴旺一片产业,带富一方百姓”。

富蕴县融媒体中心记者马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