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造”在沙特落地运用

将朝觐与“中国智造”结合起来,这样的创举也就沙特做得出来。

环球时报援引日本自动驾驶LAB网站6月18日文章,称沙特阿拉伯为了方便信徒朝觐,公布了一项名为“空中出租车”无人驾驶实用计划,将使用到“中国智造”。消息还指出,中国制造的“空中出租车”在麦加完成了首飞,现待全面普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悉,中国亿航智能提供的无人驾驶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H216-S参与了此次试飞活动。其机身长5.73米,高1.93米,核定载客数2人,可在低空环境中,沿直线飞行至少30公里。它的最高时速达130公里,单辆售价在239万人民币左右。

沙特优先发展空中出租车,可是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并非心血来潮。

沙特官方介绍,朝觐期间革新出行方式,将大大缩短信徒从吉达到朝圣地—麦加的距离,让平时乘坐出租车或者公交车所需的时间从1至1.5小时,大幅精简至20分钟以内,为此沙特计划在2026年前全面引进中国飞行神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若对此认识不够深刻的话,不妨看看以下这组数据,或许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沙特着急发展新型交通的良苦用心。

中新社报道,截止当地时间18日,约550名穆斯林信徒死在了朝觐沙特“圣城”—麦加的路上。其中323人来自埃及、60人来自约旦、35人来自伊朗,他们的死因和当地超过50度的酷热天气相关。

为此沙特不得不派遣救援力量,于信徒经过的沿途投放水、食物、药品,但这仍难以阻挡超过183万名穆斯林徒步进入麦加。麦加朝觐是伊斯兰每年最大的宗教活动,围绕念、礼、斋、课、朝科目展开,根据伊斯兰教义,每个成年信徒须一生中至少前往麦加朝觐一次。

沙特阿拉伯人口只有3000多万,用以向信徒提供帮助的人手屈指可数,这便是沙特优先发展“空中出租车”的初衷。相信有了中国无人飞行器的参与,将大大减少沙特的社会运行成本,将朝觐的死亡人数降至最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萨勒曼的开明,带领沙特走在时代前沿

谈两点看法。

其一、沙特或将成为第一个全面普及“空中出租车”的国家。

有网友可能问了,中国作为无人小巴的制造源头,为何不在自家领空全面普及?猜测与中国的国情和地形地貌息息相关。一方面,中国的各类交通方式趋于完善,这时候上马空中小巴,势必得和公路、铁路、航空、航运管理机构抢客源,将形成内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一方面,中国人口多集中在城市,乡村反而显得空荡荡。如果放开“载人无人机”购买,消费者得在乡村购买宅院,用于停放无人机。如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让宅基地自由流通,将涉及到宪法的更改,可谓牵一发动全身,困难重重。

这种情况下,由沙特替中国试验,让沙特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国家,或许对中国更为有利,毕竟沙特全境几乎被沙漠覆盖,人烟稀少,且国家富余,沙特具备了全面发展现代“空中交通”工具的所有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二、小萨勒曼政府比较开明,大力推行世俗化,使得中沙关系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

众所周知,中国尽全力助力小萨勒曼完成“2030年远景”,其中一条就提到沙特引进中国的高新技术,让自己成为新型工业国家。为此,沙特甘愿成为中国高科技的试验场,让更多更好的中国智造出现在中东沙漠。

相信中国给到沙特的不仅仅是EH216-S这样的成品,还可能将产业链部分转移,让沙特具备独立制造的能力。勿小觑中沙合作,因空中交通涉及到测控、电子、信息传输、计算等多个领域,从某种角度上讲,沙特的国防技术也在无形中大幅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欧做梦都没有想到,以新能源、新能源车、空中交通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竟由中国首先发起。不仅如此,中国还无私分享科技成果,与朋友互助互利,相信这一定会打破西方对发展中国家的封锁,让现代文明惠及到千家万户。

重复一下:使用无人飞行器和用于载客的空中小巴,可令沙特管理者足不出户,实现对朝觐之路的实时监控,避免有好事者从中制造事端。另外,沙特有钱,中国有技术,相信合作一拍即合,一定会达成双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