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非遗之美 点亮未来之光
——教育部新时代“双名计划”

  教育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培养基地第九次集中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有关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的通知》和《关于推进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建设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教育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培养基地决定举行第九次集中学习暨“任正慧名园长工作室”和“马灵君名园长工作室”联合学术交流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次活动是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学术活动,由国家级“任正慧名园长工作室”、“马灵君名园长工作室”联合开展。活动于6月18日、19日在贵阳市观山湖区举办,将围绕“非遗”与学前教育的融合、“非遗”对学前教育的价值和路径等课题展开交流和讨论。“非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简称,是各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此相关的实物和场所。近年来,全国多家幼教机构都在不同程度的探索非遗对学前教育的意义和方法,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果。但从全国角度,以“非遗”作为核心主题举办这样的学术交流活动,尚属首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贵阳市观山湖区教育局长陈娟致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龙佑铭作主旨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本次学术交流活动上,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龙佑铭主任、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余琳园长、海南省直属机关第二幼儿园李琴园长作主旨报告。活动同时设立“看见非遗,聚焦幼儿活动”“对话非遗,浸润童心”两个分论坛开展学术交流,来自宁夏、河南、福建、北京、新疆、陕西、山西、上海等地的园长进行实践分享和论坛发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观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第一幼儿园小朋友们制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

本次活动由教育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贵州省教育厅主办,贵阳市观山湖区第一幼儿园承办。近年来,观山湖区第一幼儿园在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支持和指导下,努力探索、挖掘贵州作为全国非遗大省的相关资源,在学前教育方面开展了积极有益的尝试,使幼儿园“非遗”研究得到了高度的专业支持。今年4月,获得该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幼儿园教育示范园”授牌。目前,共有刺绣、编织、剪纸、银饰、扎染、古法造纸、泥塑、傩面具、蜡染、龙艺、熬熬茶等11项贵州省“非遗”代表项目在幼儿园开展常规美术和手工技艺活动,并有吹画、水拓画、青花古韵、扇画、油纸伞、古法香包、拓片、漆扇、簪花、纸鸢、植物拓染、捏面人、宫灯、皮影、书法、年画等16项全国“非遗”项目在园落地开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观山湖区第一幼儿园将结合幼儿认知特点、积极营造愉悦氛围、激发幼儿兴趣、创新教育方法,进一步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和教育价值,有效提升幼儿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上,教育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缴润凯主任、贵州省教育厅副厅长周进等同志作了讲话。(邓柴润 龚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