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多家媒体近日披露,外相上川洋子(Yoko Kamikawa)计划近期出访东南亚国家柬埔寨。

“展示日本的存在”

6月18日多位匿名日本政府官员向部分日本传媒透露了外相即将出访柬埔寨的消息。

据传闻称,上川洋子原本行程中近期只有一项出访任务,即联袂防卫相木原稔(Minoru Kihara)于7月8日访问菲律宾,和菲律宾外长、国防部长举行例行日菲“2+2”部长级会谈。吹风官员称,日方计划安排在此之前访问柬埔寨。

传闻表示,上川洋子“希望通过此次访问确认日柬两国合作的稳步进展”,并“展示日本的存在感”,并特别提到柬埔寨“是东盟中与中国关系密切的国家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报道援引传闻称,上川洋子此行计划“礼节性拜会”柬埔寨首相洪马奈(Hun Manet)、兼任参议长的前首相洪森(Hun Sen,洪马奈之父),并会晤柬埔寨副首相兼外长宋金达(Sok Chenda Sophea)。目前尚不清楚此行具体磋商的事项,吹风官员只提及“一定会讨论对日本通过官方发展援助(ODA)支持在柬埔寨清除遗存地雷工作的进展情况检查”。

吹风官员称,目前外务省尚未传出外相打算在此次东南亚行程中增加更多访问目的国的消息和意向。

上川洋子属于岸田派,是内阁中最受首相岸田文雄(Fumio Kishida)倚重和信赖的心腹阁员之一。她是2023年9月13日内阁改组时出任外相的,当月底出访美国并出席在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大会,作为其外相任上首访,第二次出访暨第一次专门国别性访问的目的国之一就是柬埔寨——当年10月8日起她先后访问了文莱、越南、老挝和泰国,因此对于她而言,访问柬埔寨有着特别的意义。

配合美国还是自成机杼?

6月4日,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Lloyd J. Austin)在出席新加坡第21届香格里拉对话会议后专程访问了柬埔寨,这也是他此行唯一的附加访问行程。在金边,他会晤了洪马奈、洪森和柬埔寨国防部长迪赛哈,此前不久(6月2日),美国中情局(CIA)局长伯恩斯(William Burns)也访问了金边,并秘密会晤了洪森,而正轮值担任东盟秘书长的柬埔寨前部长高金洪(Kao Kim Hourn,任职至2027年底)也于日前刚刚访问了华盛顿。

日前有传闻称,美国有意利用洪森退位、洪马奈接班的空档,借助洪马奈的“美国情结”(他是奥斯汀的西点军校校友)拉拢柬埔寨“疏中亲美”,甚至具体提到“希望恢复2017年被柬埔寨取消的‘吴哥哨兵’柬美联合军事演习” (Angkor Sentinel military exercise)。在访柬期间,奥斯汀多次公开表达了“对中国的担忧”,其离间柬中关系、拉拢柬埔寨配合美国远东战略的意图昭然若揭。众所周知,美日同盟是美国远东战略的基石,此次上川洋子拟访柬埔寨,且又安排在敏感的日菲“2+2”行程途中,不免给人以“是否有意配合美国”的联想。

分析家们普遍认为,鉴于日本自民党历届内阁一贯倚靠美日同盟,日菲关系的构架本身也带有明显的配合美国远东战略意图,其在此时安排柬埔寨之行,当然不可避免地带有这方面意图——但这远非日方的全部意图。

自上世纪60年代经济起飞后,日本一贯重视拓展其与东南亚国家间的关系,其在“泡馍时代”精心构建、寄托厚望的“雁阵模式”,正是将日本过剩制造业、尤其出口导向劳动密集型加工业转移到以东南亚国家为主的“后雁”,从而增大日本的国际发展空间和纵深。尽管由于泡沫经济破灭,日本力不从心,“雁阵模式”虎头蛇尾,但总体上日本在东南亚经济、基建、双边交流等方面的发展一向较为密切,东盟国家也一直是日本传统上较为可靠的“经济后院”。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崛起,日本在东南亚制造业、基建等领域的传统优势不短遭到挑战,不安情绪滋生,因此不论此前的安倍内阁、菅内阁,还是如今的岸田内阁,都力图在东南亚打个“翻身仗”,因此加大了响应政策和资源的倾斜。

而日方的这种态度和趋势,被有意拓宽外援来源的柬埔寨官方所捕捉。

今年早些时候,柬埔寨政府推出预算高达366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复兴”计划,包含雄心勃勃的174个项目,计划在10年内落实完成,以期彻底改造柬埔寨落后的国家交通及物流网络,希望借此推动柬埔寨在2030年成为中上收入国家,2050年成为高收入国家。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根据世界银行物流绩效指数,柬埔寨虽经历了20多年快速经济增长,但其基础涉事却仍是东盟最差的,正日益成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掣肘,而柬埔寨国小力弱,必须仰赖外援才能实现如此庞大的基建蓝图,正如柬埔寨公共政策智库未来论坛(Future Forum)研究员安诚波(Chhengpor Aun)所言,“虽然柬埔寨政府力争开拓多元化外援渠道,但主要争取目标只有两个——中国和日本”。

此前中国已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由中国路桥工程公司 (CRBC)承建了包括金边大桥、金边-西哈努克港高速公路(柬埔寨第一条高速公路)等重点项目,正动工兴建柬埔寨第二条高速公路、连接金边和柬越边境城市巴域的高速公路(投资高达13.5亿美元),柬埔寨还有意说服中国投资金边-暹粒-波贝(在柬泰边境)高速公路(造价40亿美元),升级提速金边-波贝、金边-西哈努克港铁路(预算分别为19.3亿和13.3亿美元),建设金边和暹粒轨道交通系统(35亿美元),以及富有争议的柬埔寨湄公河运河(长180公里,宽100米,计划投资17亿美元)。尽管中方此前完成的项目被公认为“非常成功”,但后续项目投资巨大,中资企业的可行性研究趋于谨慎。

研究柬埔寨航运业的东京大学副教授、全球物流研究员柴崎隆一表示,日本“在柬埔寨基础设施投资领域与中国差距巨大,希望利用当前有利时机找到利基市场,以填补空白或调整投资以适应更广阔的视角”,计划通过日本国际协力机构 (JICA) 积极争取更多柬埔寨基建份额,JICA本就是带有浓厚政府色彩的机构,外长出面“助推”在情理之中。

事实上,3月13日,日本副外相高村正弘(Masahiro Komura)就已访问了金边,称“日本将继续按照两国政府首脑之间的精神和协议,在贸易和投资、工业、旅游、数字、国防和安全等领域加强和扩大与柬埔寨政府的合作”,当时洪马奈对双边合作表示赞赏,并称两国关系自去年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来处于最高水平。特别提到了柬埔寨五号国道、污水处理厂和西哈努克港自由港深水泊位等日本投资项目的成就和进展,且对日本通过吴哥国际协调委员会 (ICC-Angkor) 为保护暹粒省的柬埔寨考古遗址提供的支持表示感谢。该机制已扩大到邻近磅同省的三波坡雷古遗址,最近又延长了十年。此次访问期间,高村签署了为地区医院发展项目提供1.54亿美元优惠贷款的换文,并出席了吴哥窟国际商会/三波坡雷古中心的会议。

作为高村的顶头上司,上川洋子此次到访势必会作出更多姿态和许愿,并力图得到更多、更有榜样效应的柬埔寨基建项目合作意向。

此外,她也会力图在诸如防务合作等其他领域有所收获。

2023年柬埔寨已和日本建交长达70年之久,历史渊源深厚,尽管中国在 2007 年超过日本成为柬埔寨官方发展援助的主要来源,但日本仍然是柬埔寨的重要参与者。自 1994 年以来,柬埔寨已接待了210 个日本投资项目,总额达 31亿美元。2022 年,日柬双边贸易额达到 19.5 亿美元。2023年建交70周年之际,两国宣布将双边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CSP,在柬埔寨三级伙伴关系中处最高一级,2010年以来曾专属于中国)。正如柬埔寨皇家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金平(Kin Phea)所言, “自从升格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来,两国关系似乎正在加深,人员往来也日益频繁”。

应该看到,“拓展东南亚存在感”是日本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一以贯之的国策,也是典型出口导向型和加工业过剩型经济的日本命脉所系,单纯将之视作“配合美国战略”有失片面。

难度有点大

柬埔寨深知,如此大的基建胃口,单凭一国很难满足,因此今年以来积极在全球“化缘”,除了中、日、美,洪马奈1月18日出访了法国,柬埔寨高官还频频出没于利雅得、迪拜、多哈,力图游说中东“油大户”慷慨解囊。

通过上川洋子迫不及待、见缝插针的出访安排,日方“积极介入”的意愿昭然若揭。但意愿是一回事,能否兑现则是另一回事。

最新民调显示,因为种种原因,岸田内阁支持率已跌至16.5%,长期执政的自民党也“地动山摇”,此时此刻若对远离普通日本纳税人视野的柬埔寨基建项目“大手大脚”,很可能引发公众对内阁和自民党更大不满。

柬方在此前奥斯汀到访并游说时就曾明确表态,柬埔寨不会在中美间“选边站”,而会同时发展和各国的友好关系。很显然,这一原则也会适用于中日柬这另一个“三角”,日方拓展自己在柬市场目的不难达到,但倘意在挖中方“墙角”则很难,柬埔寨同样不会因争取日方援助、投资而疏远中方的。

正如柬埔寨欧洲商会(Europe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ambodia)运输和物流委员会副主席欧文(Matthew Owen)所言,柬埔寨为庞大基建蓝图争取各国资金的努力“并不是一场比赛,而是试图吸引许多国家同时争取成为柬埔寨最好的朋友”,对这种心态和“比赛”,我们应抱持一种冷静、理性、务实的态度。

鉴于目前柬埔寨基建“摊子”已铺得较大,接下来的项目、尤其传说中的“九大项目”个个是吸金大户和“啃骨头项目”,我方企业应秉着“友谊归友谊,生意归生意”的原则,科学、慎重地进行可行性评估,切勿因在意日本或其它国家的“同行竞价”而贸然出手,从而平白增添和承担不必要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