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一连串的爆炸声,泽连斯基收到了一个噩耗,前线战况越打越糟糕,无奈之下,泽连斯基隔空喊话中国,希望能给乌克兰一个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瑞士举办的“乌克兰国际和平峰会”期间,乌克兰在哈尔科夫地区发起了反攻战役,这场行动不仅是军事上的一次尝试,也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基辅政府希望通过在哈尔科夫地区取得进展,为泽连斯基总统在峰会期间呈现强硬的政治立场提供支持,同时争取来自西方国家的更多军事援助。然而,实际的军事情况与基辅的愿景相去甚远。

乌克兰军队在缺少电子战能力、地面火力支援、装甲突击力量以及制空权的不利条件下,对俄罗斯军队发动了前线进攻。

这种情况下,乌军的“死亡冲锋”显得是那么无知无畏,但也暴露出了深刻的战略漏洞。俄军利用其在空中火力支援、无人机监视等方面的优势,使乌军的进攻变得异常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沃尔昌斯克城北工厂区的战斗尤为激烈。乌军通过在沃夫恰河上游搭建的临时浮桥,将大量增援部队投入战斗,试图通过控制工厂区周边的高层建筑来驱逐俄军。

在技术和装备上处于劣势的乌军,面对俄方空天军的空中打击和FPV无人机的密集侦察,其主动进攻的战略显然是风险极高。

此外,第57机械化步兵旅在围绕沃尔昌斯克砂石骨料厂的激战中遭到重创,被迫从前线撤退休整。

随后,乌军调派其精锐的第82空突旅赶往前线接替,但仅一周时间该旅就遭到俄军的猛烈打击,不得不撤退。接着,第36海军陆战旅和第71猎兵旅又被派遣至前线,结果导致更多的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乌军在缺乏足够火力支援和重型装备的情况下,仍然选择向俄军深度设防的区域发起进攻。这种战术,加之炮兵支援力量不足,无人机经常受到俄军电子干扰,以及通信频繁受到压制等问题,导致乌军在这次战斗中陷入极为不利的局面。

这场为期4周的残酷战斗,并未使乌军实现其目标,相反,因为过度消耗兵力而使局势更加紧张。如何为第36旅和第71旅提供救援,以及是否继续增援成为了乌克兰军队指挥官面临的关键问题。

在这个背景下,泽连斯基也逐渐清醒,西方国家没有一个靠得住。

泽连斯基承认,在西方国家的援助下,乌克兰赢取这场战争的可能性相当渺茫。这一表态不仅反映了乌克兰在军事资源上的压力,也暗示了乌克兰对更为广泛的国际支持的渴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泽连斯基公开表示愿意进行和谈,但他所设定的前提条件是俄军必须立即撤出乌克兰,从俄罗斯的角度来看,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的立场更是坚决,拒绝了泽连斯基提出的和谈条件,认为泽连斯基无权与俄罗斯谈判,并指责泽连斯基先前多次拒绝对话的机会。

此外,俄罗斯对于停战的条件,诸如乌克兰必须撤出乌东并承认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的独立等,无疑是企图通过政治手段确保自己在冲突中的利益,进而将泽连斯基置于一个十分困境的地位。

面对这样一种僵局,泽连斯基将希望寄托在了中国身上。

尽管此前泽连斯基对中国的立场表现出明显的抵触,但在形势严峻之下,他再次向中国喊话,希望中国能够提出和平建议,并强调中国一直是乌克兰的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大国,在俄乌冲突中一直持续发挥着调解者的角色。尽管乌克兰在寻求支持过程中的立场出现了波动,中国对于调解俄乌冲突,推动实现区域稳定所持的积极态度并未改变。

中国的这种立场,不仅体现了其作为大国的责任感,也展示了在复杂国际问题上寻找和平解决方案的智慧。

总体来看,俄乌和谈之路漫漫,更加说明了国际社会在解决此类冲突时所面临的挑战。同时,中国在这个过程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也值得美西方反思,何为大国!何为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