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一场关于地图与定位的论坛中,一位演讲嘉宾指出,目前SD地图和HD地图的定义和标准都很清晰,但近两年出现的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类地图,哪怕作为从业者也不能进行明确的区分,更是没有统一的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对于对智驾技术感兴趣的我们来说,或许只需要对这些概念有基本认知。在本期科普中,RoboX尽量用简洁的语言,大致介绍目前智驾系统应用的几种地图。

HD阵营:

  1. HD地图:即大家都很熟悉的高精地图,具有厘米级精度的超高分辨率地图。它能够提供复杂路段和极端场景的先验信息,弥补感知受限情况下的智驾能力。
  2. 「HD-」 地图:这并非一个标准术语,但可以理解为“简化版高精地图”。我们参照四维图新推出的轻量化地图产品HD Lite——它适度降低了数据精度,以米级精度为主,但大幅提升覆盖广度和数据鲜度,也降低了成本。

SD阵营:

  1. SD地图:精度相对较低,通常在米级左右,主要用于满足日常导航需求。
  2. 「SD+」地图:增加了部分高精信息的导航地图。这类地图通常具备车道数、车道拓扑关系等精细化的属性,但精度低于高精地图低,不提供高精度车道级的几何形状数据,更侧重于导航功能的增强。
  3. 「SD Pro」地图:介于导航地图和高精地图之间的一类地图,它可以补充实时感知的不足,主要用于辅助自动驾驶系统。

LD地图:即车道级地图。包括车道数、车道宽度、车道线类型,路口等信息。LD地图在精度上追求满足自动驾驶的最小化需求,并加入了经验图层、安全图层,实时图层等,以提升自动驾驶安全性。

专家观点:

极氪汽车导航专家 杨度:

从2023年开始,大部分车企已经开始采用SD Pro地图。因为大家已经通过BEV+Transformer及占用网络,大幅增强了感知能力,同时降低对高精地图的依赖。可能只需要一些简单的车道拓扑,以及坡度曲率相关信息,就可以满足自动驾驶的需求。在接下来的迭代中,感知能力应该会更强,对地图的依赖也会不断减弱,或许就变成实时感知+SD地图就够了。

百度集团副总裁 尚国斌:

传统HD高精地图是图商经过采集、融合、识别、标注等数十个工艺环节“生产”出来的,95%以上环节都是由数据标注人员标注出来的;生产环节非常重,成本非常高,季度更新往往都很难。但是百度的LD地图会使用数以千计的L4级采集车采集地图数据,99%将通过端到端大模型生高精度LD地图,只用1%的人力解决最后质量的问题。

极越汽车智能软件副总裁 潘云鹏:

无图化一定会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即使是开发了无图方案,也不可能立刻将已有的有图方案全部撤掉。在现阶段,有没有先验信息对用户体验的影响非常直接。所以目前的无图方案,本质上来讲也是混合方案,即有的地方无图,有的地方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