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战争中存在这样的现象,就是某些比较高深的战术,在没有推广的情况下,就可以被各大部队里的指战员熟练运用,就像毛主席制定出来的分散牵制消灭敌人的策略,这都是在军事领域中,没有经过系统知识解释的。可是毛主席却将其发明出来,并且让红军的指战员快速学习,运用到了作战当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许很多人觉得这很不可思议,毕竟毛主席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为啥他会对战术这么了解,还能够自创战术呢?而且毛主席的这种战术还被称为极限拉扯,可是对于这个概念很多人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

在1947年3月陈赓带着兵团支援陕北作战的时候就利用了这个战术,当时胡宗南带的部队总数在二十万左右。而陕北地区彭老总的兵力不过两万多,这一对比就是天地之差,想要与敌人硬碰硬压根就不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央就决定让陈赓的兵团来到延安进行支援,不过这个计划在最后是被否决的,就西野的兵力情况来看,中央提议让陈赓带着兵团在晋西北防范敌人,然后在这个地方的南部与敌人进行大规模的作战,就这样就可以引起胡宗南的注意。

不过在这之前中央是想要陈赓带着部队直接来延安同西野配合一起攻打胡宗南的,不过在陈赓来到晋西南作战战果更好的情况下,中央就决定不让陈赓的兵团来延安,就在那个地方与敌人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两个地方作战,就可以牵制胡宗南二十多万人马,正是这个方案让毛主席看到了机会,因此毛主席就直接给彭老总下发命令,让西野与陈赓的部队分开作战,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毛主席提出了分散牵扯的战术。

其实这个战术与之前我军集中兵力作战相违背,不过这却是另外一个层面的高深计策,集中与分散属于辩证关系,不过什么时候集中,什么时候分开,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看。不过在这样的情况下,毛主席并没有将这个战术在部队里推广,可是我军的高级指战员们却能够将其运用到战场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像陈云在坚持南满的事情上,就是运用了拉扯战术,而且还将其运用的非常高深,也许很多人觉得陈云并没有在前线指挥作战,为啥他就能够熟练运用这样的战术呢?不过他这个文人却能够与毛主席有着相同的战略目光,这也就让他们能够熟练运用毛主席的这个战术。

1946年国民党开始进攻南满我军的根据地,当时东北地区是被分成三个部分的,也就是说我军在东北这三个地方分散,然而南满地区的兵力是比较弱的,国军也选择进攻最弱的南满,想要将整个东北掌控在自己的手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国军进攻南满,我军在这里就只剩下四个县了,并且部队人数也不过两个纵队这么多,可是敌人的数量却是比我军多很多,这样下去根本就不可能战胜敌人,所以不少人觉得应该将南满放弃,然后部队向松花江靠拢,在与北满的部队汇合后,就可以继续与敌人作战了。

没有办法同敌人作战,在打不赢的情况下就逃跑,这就让我军陷入了怪圈,如果总是这样想要打赢敌人可是费很多时间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陈云与萧劲光不想继续这样,不然对我军的发展很不利,所在他们觉得分散敌人兵力,逐个歼灭,既然敌人的实力强劲,那么我军就应该将其分开,只有削弱了他们的战斗力,这样就可以让我军在困境中赢得胜利,另外粟裕运用这样的战术也是游刃有余,尤其是在解放战争中,粟裕指挥了不少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这就是利用了拉扯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