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开国上将朱良才深思熟虑,向组织提出辞职退休。毛主席得知此事,派聂荣臻元帅挽留朱良才,却被他婉拒了。

当时,朱良才还不到60岁,为何选择辞职退休呢?

1900年9月,朱良才出生于湖南省汝城县的一个书香世家,自幼饱读诗书,培养深厚的文化底蕴,锻炼出敏锐的思维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岁月的流逝,朱良才意识到,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正饱受外敌的欺凌,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年轻的他怀揣着改变国家命运的朴素愿望,开始踏上革命的征程。

1925年,朱良才成为一名小学教师,利用这个机会深入接触到广大劳动人民,了解他们的疾苦和需求。

期间,朱良才积极参与毛主席领导的湖南农民运动,为农民争取权益,点燃革命的火焰。

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使许多革命者陷入迷茫和困惑,朱良才在这个关键时刻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

次年,朱良才参加湘南起义,开始崭露头角,担任资兴县委组织部长,为起义的成功作出重要贡献。

朱良才跟随朱德上了井冈山,成为红四军军部的第一任秘书,与谭政等同志并肩作战,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岁月。

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反围剿”,长征等重要经历,都有朱良才的身影,他坚定的革命意志,出色的能力,赢得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器重。

抗日战争爆发后,朱良才被任命为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秘书长,期间充分发挥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为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和抗战胜利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良才积极组织群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宣传党的抗日政策,为前线将士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新中国成立后,朱良才被授予上将军衔,这位久经沙场的英雄,其身体却承受着战争岁月留下的沉重痕迹。

多年的奔波作战,枪伤与各种身体损伤如影随形,再加上长期的劳累与疾病积累,使朱良才的健康状况逐渐恶化。

一次突发的身体危机,让朱良才将军一度陷入昏迷,经过紧急抢救才得以脱险。这次事件,让朱良才深刻认识到,自己已无法再像过去那样承担繁重的军事和政治工作。

1958年,朱良才将军提出退休的请求,希望能够回家休养,安度晚年,起初他的请求并未立即得到批准。

同事们纷纷劝说朱良才带职休养,不必辞职,深知他的才华和贡献,不愿失去这样一位优秀的领导者。

毛主席对此事给予高度关注,特地派聂荣臻前去劝慰朱良才,希望他能够继续留在部队,为国家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朱良才坚持自己的决定,深知自己的身体已经无法胜任繁重的工作,更希望将机会留给年轻的同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9年1月20日,在北京军区党委全体会议和军区一届二次党代会上,朱良才正式提出免职休息治病的请求。

经过深思熟虑,毛主席和中央军委领导最终批准朱良才的请求,自此以后,朱良才离开部队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