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乡村产业发展趋势开展研讨,为设岗县(市、区)乡村产业振兴发展献计献策;参观吉林农业大学李玉院士菌菜基地……6月18日至19日,由省委组织部开展的首批“订单生”岗前培训会议在吉林农业大学举行,活动分为岗前培训会议、交流研讨会议和实地参观培训三个部分,有效助力我省首批297名乡村振兴“订单生”顺利到岗履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悉,为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省委组织部会同省直有关部门于2020年创新启动实施农科生“订单式”培养计划,4年来已为全省28个县(市、区)招录了783名“订单生”。今年,我省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升级实施乡村振兴人才“订单式”培养计划,实施周期为5年,实施范围扩大到全省60个县(市、区),培养方向扩展到农林水畜牧各领域,设岗单位扩充到县直涉农部门,培养规模扩大到每年500人,培养经费全部由省人才开发基金承担,通过代缴学费、戍边激励、编制保障、跟踪培养、“事编助企”试点岗位等各项政策激励,增强计划的吸引力,为实现新时代吉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大人才力量。

在“订单生”培养过程中,我省各高校瞄准为农业、为农村、为基层培养人才的根本目标,研究制定“订单生”专项培养方案,切实建立健全培养高校、用人单位、“订单生”共同参与的多元培养管理机制,打造“校内课程+社会课程”“假期实践+毕业实习”的教学新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首批‘订单生’培养计划实施单位,我们紧盯乡村振兴关键领域,整合教育科技人才优势,通过搭建‘1+N’多学院联动培养平台,创建专业教育与岗位实践双线嵌套育人模式,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创新,培养体系不断完善,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吉林农业大学副校长孙文献说。

延边大学副校长朱卫红表示,学校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优势,建优配强师资队伍,采用“通—专—岗”模式,根据“订单生”培养目标、专业和岗位特点,借助“新农科”建设,制订专业培养计划和岗位实践计划,探索“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岗位实践”教育模式,个性化培养“订单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农业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乡村振兴是大有可为的事业。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乡村振兴“订单生”们纷纷表示,要牢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秉持“强国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的理念,以扎根基层的决心、服务人民的热情、干事创业的担当,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贡献青春力量。

“在母校的学习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学校对‘订单生’培养的高度重视和精心规划。”北华大学毕业生马欣雨表示,自己将把农村作为展示自我、实现理想的新舞台,摆正自身位置,加快适应新环境新岗位,尽快实现从学校到农村、从大学生到基层工作者的转变,以积极的姿态迎接未来的挑战。

吉林财经大学毕业生张春晓动情地说:“即将奔赴工作岗位,心中充满期待,深感责任在肩。我将以实际行动擦亮吉林省‘订单生’的金字招牌,在乡村振兴一线书写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的青春篇章。”

据悉,为确保做好首批“订单生”到岗落编各项工作,有关县(市、区)党委组织部会同县(市、区)人社局、农业农村局和有关培养高校,按照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实行公开招聘制度的要求,认真履行入职前相关程序,7月底前组织首批“订单生”全部到岗履职。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抑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