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的时候看到一些消息的时候,确实需要一颗强大的心脏,否则真的受不了。

网友们还是喜欢余琦其桀骜不驯的模样,这种嚣张跋扈的神情。

这种叫嚣的姿态确实很符合电影当中反派描写的主观模样,不得不感叹,现在的一些人一旦有了资源和能力之后,往往利用自己本身的优势去将这种资源扩大化,从而损害大家的利益。

在明知道违规停车的时候,在明知道触犯道路交通法的时候,在明知道影响道路行人安全的时候,不仅不去反思自己的问题,反而进行一系列的质问,知道什么是使馆车辆吗?

知道外交豁免权吗?

种种的关键词组合在一起,确实引起大家非常的不适。

一股优越感扑面而来,给人的直观感受就是正在利用自己的身份去损害大家的利益。

这些视频被网友传到互联网上之后,迅速引起了巨大的讨论,从评论区当中可以清晰的看到几乎是一边倒的批评和嘲讽声,能够引起这么大的舆论,我相信余琦肯定也想不到。

或许在他的眼里,这只不过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怎么到了互联网上就能引起巨大的争论?

自己的工作受到了牵连,还被约谈,自己的形象也遭受到了巨大的损失。

不是想不通,而是这种人在平时的日常生活当中,已经习惯了。

一股优越感在自己的内心挥之不去,这也就形成了一种惯性思维,总是觉得自己的身份与众不同,所以无论是说话还是办事,都依赖自己的惯性思维来思考和判断,才造成了今天这样的一种形象和结局,说白了,自己平时飘在云端实在是太久了,早已经忘记普通人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子。

总觉得自己是不一样的,总觉得自己是高高在上的。

给人的直观感受就是,网友在多管闲事,你们什么身份,我什么身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站出来道歉,进行了深刻的检讨,还在视频当中鞠躬,很多网友依然不买账,不满意。

我相信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昨天还嚣张跋扈,桀骜不驯,今天就深刻检讨认识错误,如此巨大的反差给人一种直观感受,好像一切都是身不由己,说白了三个字,不得已。

互联网上的舆情和舆论有的时候确实能够起到推动事情发发展的作用,如果不是因为互联网上巨大的舆情和舆论,我相信这样的道歉肯定不会发生。

这里面还有一个细节也确实让网友感到魔幻。

余琦确实是亚太国际空间组织的秘书长,就是这样的一个秘书长,如此的职位依然在大街上做出让大家感到愤怒的事情。

确实让人感到难以接受。

现在当事人道歉了,感到了深深的自责。

说句老实话,我是不相信的,如果真的感到自责和不安,当天就不可能干出来这件事。

其实逻辑很简单,无非就是闹大了,赶紧平息舆论,别给单位造成二次影响,甚至有网友认为,这是害怕了,如果在被深挖下去,指不定有什么事情被曝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的情况就是余琦被媒体进行了通报。

无论是发表不当言论造成了社会影响,还是车辆违法交通情况,这样的形象都很不好,交管部门也对违法交通情况做出了罚款的举动。

停在马路中央的一辆车造成了这么大的舆论,我相信余琦是绝对想不到的。

其实换一个角度看,在明知道自己违反道路交通,影响行人的情况下,面对网友的质疑,依然口无遮拦,依然强词夺理,如此嚣张跋扈。

在当时丝毫没有觉得自己有任何的过错,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了真性情,也就是说,很有可能余琦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只不过经过了舆论的发酵之后,现在站出来道歉,这种强烈的巨大反差也让很多网友觉得难以接受。

甚至很多网友一直在调侃,还是喜欢余琦桀骜不驯的模样,还是喜欢余琦嚣张跋扈的神态。

现在道歉,很多网友不满意,大多数网友还是喜欢与其之前的神态,这种嚣张跋扈的姿态最起码表达了真想法、真性情、真观点。

何必进行道歉呢?

既然选择了这样做,现在道歉是不是有一点不打自招的直观感受,现在进行道歉是不是有一种幡然醒悟的姿态,这样的姿态大家不喜欢。

还是喜欢选择硬扛到底,既然做错了,那么就要坚持到底。

很多网友在评论区有人嘲讽,有人冷笑,这件事情确实相当的魔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