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最好的答案#

距离高考成绩公布仅剩 6天了,想必在一些机构的渲染之下,许多家长和学生已经按捺不住内心的急切。在此,我要送给大家一个字: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成绩和位次都不知道,因为2024年的《招生计划》(本科:大绿皮,专科:大蓝皮)还没有公布,所以高校招生计划选考科目还不清晰,艺术类和体育类的综合分位次不明确,只有看到《招生计划》才能具体知道哪些专业对选考科目的要求。那现在应该怎么报志愿?怎么出方案?难道就干等着干着急吗?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是不能草率地拿出方案,以防急中出错,后悔都来不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经常看到几个专家在说:高考估分十分重要,那么现在副科都是等级赋分,那么各科成绩的等级分怎么估分?是提升还是下降?会有多少分的波动?既然不具体,何来估分的准确性?这样只会让家长和孩子更加焦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各位家长和同学们,一定要做到“稳”,要有耐心。趁着没有出分,可以先去做些别的事情,比如可以趁着假期长去学车,争取把驾照拿到手;或者准备一下外语口试;实在想要提前规划的同学,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选考科目,比如政史地、物化生、物化地等,查找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和院校,对它们进行进一步了解。当然,也可以外出旅游、参观,来放松放松。内心稳定胜过一切。像报志愿这样可能影响一生的大事,更应该放稳心态,一定要多方面咨询,获取更多更优的专业信息。一定要擦亮眼睛,越是这种时候,越要保持心态稳,头脑清醒,别被花言巧语忽悠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顾志愿填报的历史进程:在 2000 年之前,各方面信息都极为闭塞,那时志愿填报基本都是依靠学校老师推荐,再由自己参考。曾在某年,某省重点中学因奖金问题,强力给学生推荐某高校的护理专业,后遭学生举报并被判赔钱,自此学校老师对学生志愿指导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这也是学校老师不再指导高考志愿填报的一个原因。新高考以前,艺术类、体育类志愿填报很难寻觅到相关指导;而在新高考实施后,艺术类、体育类填报专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艺术类从只能填报 1 个高校增加到 12 个,再到 60 个,所谓的艺术类高考志愿填报师也成倍增加。在旧高考时代,实行的是院校志愿;而新高考时代,则是专业志愿。可以说,现在很多所谓的“专家”,真正经历过多次志愿填报改革的并不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考志愿规划的核心要点,并非只是单纯地让学生得以被录取,实际上想要被录取并不难,只要位次符合要求,大体上都能被录取。然而,更为关键的是要为孩子寻觅到一个真正适合其一生发展的专业方向。对我们来自贫困地区的孩子而言,务必要脚踏实地,切不可老是幻想坐办公室“摸鱼”,办公室也不是铁饭碗,若想在办公室稳稳立足,那就必须具备真正的才华与实力,拥有独特的技能。不然的话,又怎能坐稳办公室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有契合自身的,才是最为妥当的。就如同在雨天时,没带伞的孩子必须学会奋力奔跑,而绝不能只想着躺平。让我们在这一关键时期,始终维持沉稳的心态,为即将来临的志愿填报做好全面且充足的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