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一次的补给行动中,菲律宾显然是吃了大亏,造成人员受伤和船只破坏,但关键时刻,美菲当局都怂了。

据权威菲媒《马尼拉时报》称,事发当天,中国海警成功登上了想要闯岛的一艘刚性船体充气艇,直接缴获了船上菲律宾特种作战小队的8支自动步枪,并塞进大口袋。另外,这次行动中至少有8名“海豹突击队”的特种兵负伤。其中1名特种兵受伤较重,手指因为被卡在两船之间被当场切掉。而从后续照片可见,他的手指并没有接上,不知道是不是手指掉进海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被切断手指的菲军特种兵)

据悉事发当天,除了这一路菲军外,还有5艘菲军舰艇进行了闯岛,但没有一艘能闯进仁爱礁。菲军这次行动可谓“全军覆没”。

这次海上执法,算是让菲律宾方面见识到了我国海警的真正实力。我们还没出动海军,光是海警就已经把菲军精锐打得找不着北了,要是海军军舰和陆战队出手,恐怕菲军后果更不堪设想。可以说,我国海警这次行动,对菲律宾形成了强有力的震慑,这点从菲律宾国内各方反应就能看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海警不仅擅长打水炮)

大家知道,美国和菲律宾在1951年签了个《共同防御协定》,这个协定的核心内容就是,一旦太平洋海域的任何国家,对美菲任何一方的领土,或者对美菲在太平洋的任何军队、船舶或飞机,发起武装袭击,那么《共同防御协定》就会被激活,两国必须按照协定,对付共同危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海警拦截试图闯岛的菲律宾快艇)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采取闯岛行动的菲方人员,不是以往经常闯岛运补的菲律宾海警,而是军方直接出面。所以不管这次闯岛的菲律宾舰船有没有攻击力,都不是一般的菲律宾船只,而是隶属军方。因此这两天菲律宾媒体认为,这次冲突已经满足启动《美菲共同防御协定》的条件。于是菲媒在国内刊文热议,菲律宾现在究竟该不该援引《美菲共同防御条约》,让美军介入南海局势。

实际上,《美菲共同防御条约》关于“武装冲突”的定义并不清楚,最终解释权还是在美国手里。但无论最终是否援引,菲媒的做法都会起到故意煽动国内民粹情绪的效果,逼迫菲律宾当局在南海采取更为激进的手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解放军055大驱此时此刻就在南海)

不过菲律宾智库“国际发展与安全合作组织”主任,却在接受菲媒采访时称,现在还不是援引《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的时候,菲律宾不想发动战争,还有其他补救措施,比如通过外交手段化解危机。

尽管这个智库不足以代表菲律宾官方意见,但从事发当天,菲律宾政府选择沉默来看,小马科斯现在还没有底气和我国撕破脸。菲律宾政府的反应让政府内部一些人都看不下去了,有人表示菲律宾政府保持沉默的行为,感到很沮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

从这次菲律宾政府事发后反应来看,小马科斯其实心里也很清楚,真动起手来,损失最为惨重的一定是菲律宾。所以他接下来估计会加紧动用外交手段,通过联合更多域外国家,妄图对中国施压,通过斗而不破的方式,在南海攫取更多的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在事发第二天,美国就对我国海警在南海的雷霆行动发出了多次警告,称这是中菲在南海发生的最严重对抗之一,美国有义务保卫它“亲密的条约盟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副国务卿坎贝尔)

与此同时,美国副国务卿坎贝尔和菲律宾副国务卿就此事交换了意见,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米勒称,他们两人都认为中国的行动威胁到了南海和平与稳定。所以坎贝尔重申了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的意义,警告我国不要轻举妄动。

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坎贝尔叫得越凶,说明美菲在和中国撕破脸这件事上越没有准备好。如果美国铁了心要为菲律宾出头,哪怕没有任何理由,它也会派出航母武力说话,2016年的对峙就是典型例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军航母编队)

事到如今,菲军特种兵的手在冲突中都“残废”了,美军却没有半点动作,航母离南海远远的,就说明美国还是在这次中菲交锋的事情上怂了。

当然,美菲两国就算这次怂了,但我们也不能低估美国在南海挑事的决心,必须拥有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做好最坏的打算,以及最好的准备,迎接南海即将到来的任何变数。